中药熏蒸联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护理

时间:2022-09-24 12:40:24

中药熏蒸联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护理

摘要:颈椎病系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导致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我科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采用中药熏蒸联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同时配合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中药熏蒸 理疗 颈椎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30-01

颈椎病系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导致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我科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采用中药熏蒸联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同时配合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75例患者中,男90例,女85例,年龄35~81岁,平均58.2岁。患者病程9个月~12年,平均3.7年。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

1.2 治疗方法。采用中药熏蒸联合理疗进行康复治疗。在熏蒸前应做好患者的指导工作,讲解熏蒸及湿热敷时皮肤的感觉,温度的适宜情况,卧位的姿势,时间的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及作用机制等。

1.2.1 中药熏蒸将当归、红花、桃仁、艾叶、秦艽、狗脊、伸筋草、丹参、防风羌活、独活、骨碎补等中草药装入特制的药袋,置于K-2000A标准型中药熏蒸汽控治疗器的高压锅中水煎,10min即可利用其产生的蒸汽熏蒸颈部疼痛部位,熏蒸温度为50±2℃,每次40min,每天1次,14d为1疗程,休息2d,再进行第2个疗程。

1.2.2 理疗采用北京翔云电子设备厂生产的电脑中频多功能治疗仪,选用9cm×6cm电极2块,置于颈椎部,用内储处方20治疗,20min/次,1次/d,12次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方法及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大于等于90;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大于30小于9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小于30。

2 结果

175例患者治疗时间为4~14d,平均8d,其中治愈140例(80%),显效19例(11%),无效16例(9%),无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有效率91%。

3 讨论

3.1 中药熏蒸联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机理。颈椎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长期处于“低头型”工作的人群以及肌体抵抗力下降,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来说,极易患病。中医学认为[2]颈椎病的发生多由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其中以风、寒、湿三者杂至而致病者为多。病机以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为主。中医中药治疗优于西医西药治疗,同时配合完善的护理是保证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使药物蒸汽直接作用于患处,使病人疼痛部位毛孔开放,中药有效成分可自皮肤渗至患处而发挥作用。通过药力与温热刺激下,使病人患处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提高自由基清除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3],起到清除机体多余自由基的作用。而理疗也可以起到消炎、消肿、止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治疗神经根炎症或椎间盘退变作用,两者结合,效果更佳。

3.2 护理要点。

3.2.1 治疗前的护理。①心理护理:颈椎病为慢性疾病且反复发作,病人由于疼痛带来的不便,对疾病愈合的不乐观估计及手术的恐惧等产生许多心理问题。护士应主动与病人交谈,讲解此病的发展规律、治疗方法、预后情况以及如何配合治疗护理、自我保健等问解,解除心理负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②治疗前指导:治疗前向病人详细介绍此项治疗的注意事项,使病人了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热疹或过敏反应,并告知病人如有不适时,应及时告知护士。③严格把握治疗禁忌症:有严重心肺疾患及传染病、糖尿病病人禁用、中风后感觉迟钝、体质虚弱、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3.2.2 治疗中护理。①准备:病人取平卧位,充分暴露熏蒸部位,并嘱病人全身放松,使病人感觉舒适。②控制熏蒸温度:熏蒸时温度过高会灼伤皮肤,温度低则达不到应有效果,一般应将温度调节在50±2°为宜,或根据病人对温度的感受情况随时调节药物流量或改变喷口与病人之间的距离。③防止皮肤灼伤:在熏蒸时护士应密切检查熏蒸部位皮肤情况,以防皮肤出现热疹或灼伤局部皮肤。④预防过敏反应:严密观察熏蒸部位局部皮肤情况,观察局部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皮疹等过敏反应,如有反应者可用皮炎平外涂,严重时停用熏蒸。

3.2.3 治疗后健康教育。①颈部功能活动指导:治疗过程中当病人头昏头痛、颈肩活动受限、颈肩疼痛症状减轻时,及时指导病人进行颈部功能活动。②生活指导:嘱病人平时少看电视,少做低头运动,保持正常姿势。需长时间伏案工作时宜坚持颈部多方向运动,另外建议病人使用低枕头,以平卧使头与躯干保持水平为准,侧卧时枕头与肩同等高度,避免头偏向一侧,枕心不宜过硬,同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7

[2] 盛正和.颈性眩晕的中医辨治[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3):37

[3] 王峰,张佐伦,刘立成等,颈椎眩晕的病因及其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2):149~151

上一篇:1例产后输血致TRALI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观察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