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床联合碘伏外涂在预防褥疮发生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3 11:27:41

气垫床联合碘伏外涂在预防褥疮发生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气垫床联合碘伏外涂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褥疮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有无改进护理干预措施将2014年6-12月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180名老年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褥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褥疮; 预防; 气垫床; 碘伏; 评估量表

doi:10.14033/ki.cfmr.2016.32.0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2-0077-03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破损和坏死[1]。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呼吸功能受损,活动能力下降,少数患者长期卧床,住院时间长,活动力差,加上因年龄增长导致感觉功能衰退,保护性反射迟钝,皮肤软组织新陈代谢降低,导致褥疮发病率升高。预防是控制褥疮的关键,对褥疮进行科学、合理、有效护理,减少褥疮发生,可以减轻老年卧床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2]。本文针对老年褥疮发生高危患者,应用气垫床联合碘伏外涂方法,探讨其对预防褥疮发生的临床价值,总结预防褥疮的护理经验,以达到减少临床褥疮发生,乃至零发生的护理目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12月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80例,年龄大于60岁,排除入院时已出现褥疮、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院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患者,采用Braden评分均为高度及极度危险患者,其中男98例,女82例,年龄65~92岁,平均 (69.3±8.1)岁,按照入院单双号方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统计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评估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统一Braden评估量表包含感知力、潮湿、活动力、移动情况、营养状况、摩擦力和剪切力等六个方面。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2 h内完成评分,量表评分总分范围为6~23分,分值越少,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9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

1.2.2 护理干预措施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预防褥疮护理方法:(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经常更换使骨骼突出部位交替地减轻压迫。鼓励患者常翻身。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每2~3小时翻身1次,间隔时间最长控制在4 h以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缩短间隔时间,可每小时翻身1次。协助患者翻身时宜尽量采取翻滚方式,尽最大努力不要损伤皮肤,翻身时动作轻柔,侧卧时应保持床铺与背部呈一定夹角(30°),在易受压部位如骨骼突出处可垫水垫、海绵垫或软枕等。(2)避免局部受刺激,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无皱折及碎屑,保持衣物清洁、干燥,患者排泄完成后及时利用温水擦拭皮肤并保持干燥清洁。(3)定期检查、按摩受压部位,每天早晚使用温水擦浴1次。(4)饮食方面,宜尽量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多吃蔬菜、水果,如果无法M食者可用鼻饲法或静脉营养。

试验组患者在入院时即给予气垫床护理方法:(1)气垫床充气并按照患者的体重调节所需要的压力,气垫铺在褥子上面,气垫上铺床单,床单上可铺中单、尿垫等。注意确保床上无锐利物品,避免针头、别针等尖锐物将气垫刺破。注意远离热源。定时查看患者是否在未充气的情况下使用气垫。(2)观察组患者除每日常规护理方法外,对患者骨突出部位采用碘伏涂抹,方法:对主要骨突出部位,包括骶尾部、髋部、肩胛部、肘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耳廓、枕骨等11处,应用消毒棉签蘸1%碘伏每日早晚2次涂抹,并晾干。

1.3 观察指标

(1)在入院5~14 d 观察主要11处骨突出部位有无出现皮肤发红、硬结、水泡、破损等体征,若出现为预防无效,反之则为有效。(2)患者对常规护理、气垫床及碘伏外涂治疗感觉舒适度,在治疗结束后进行调查了解,分为满意、不满意。(3)在患者治疗结束后,对责任护士进行调查,了解各种护理操作难易程度,分为困难、容易。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皮肤体征观察及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未出现皮肤发红、硬结、水泡、破损等体征,对照组发生臀部有不同程度的压红3例,水泡1例,皮肤破损1例,总预防有效率94.4%;观察组患者压疮总预防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长期处于低氧状态,保护反射、感觉功能减退,皮肤软组织愈合能力差,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或局部摩擦,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使其成为发生褥疮的高危人群。老年患者常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因身体向下滑,使局部组织受压产生相对性位移,应防止患者身体下滑产生的摩擦力和剪切力对创面的损伤[3-4]。

气垫床与普通床垫相比,更有利于预防褥疮的发生。压疮防治气垫床系由双气囊构成,气垫床是通过规律循环,间隔25~30 min交替充气放气的方式,进行交替供气,使床面振动,缩短局部受压时间,不断更换身体与床面的接触位置,加上气垫表面的波浪式气垫交替充气,或定时将气垫变软后再充气,帮助患者缓慢翻身,相当于每小时给患者翻身7~10次,远远高于人工翻身次数。高频率的翻动起到了全身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肌肉松弛的作用,以减轻压力导致的疼痛,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同时患者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散热减少,致使温度升高。当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血时,同时流动空气对局部皮肤的干燥有着重要的作用,气垫床从喷气微孔喷出气体,能够促进皮肤干燥,同时起到散热、降温、按摩等作用,又可使气垫与患者皮肤之间形成空气流动,减轻汗液浸渍进而加速血液循环,提高皮肤的抵抗摩擦剪切损伤的能力。能够延长翻身间隔,减少翻身及按摩次数,进而减少由于翻身及按摩次数过多而产生的摩擦力和剪切力,从而防止局部组织缺血、低氧、坏死形成褥疮,保证患者的休息,减轻护理工作强度[5]。使用气垫床的同时也要定时翻身,保持皮肤的干燥,气垫床上不能铺透气性差的垫子塑料等,否则影响微孔的空气喷出,效果就会大大降低。气垫上印有上面的,使用时必须朝上放置,如上下颠倒放置无治疗效果。使用气垫床的同时保持翻身和床垫被褥的平整以免皱折变成压力点,压疮发生率基本为0[6]。

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当碘接触到皮肤、黏膜时逐渐分解,缓慢释放出活性碘,氧化细菌原聚蛋白中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的氨基化合使其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对细菌、芽胞、真菌和病毒都有很强的杀灭能力。碘伏具有杀菌力可使组织脱水,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和消散硬结的作用,对黏膜无刺激,无腐蚀性,涂于局部可在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杀菌薄膜,缓慢持久地释放出有效碘,能保持长时间的杀菌作用,防止细菌的侵入。碘伏无味、低毒、无刺激性,患者感觉舒适,容易接受,并且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7-9]。

本文显示,对高危人群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显著减少褥疮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发生压疮0例,观察组发生压疮5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银花,江华容.压疮形成机制及预防对策的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13,28(22):28-30.

[2]张小东,陈爱萍.褥疮的预防与治疗护理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1):920-922.

[3]李莉.老年患者褥疮的防治新进展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45-46.

[4]奚雪梅.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褥疮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5,13(25):127-129.

[5]何晶晶,吴莹嘉,邵红岩.对长期卧床患者的陪护人员褥疮预防认知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157-158.

[6]马康源.气垫床预防长期卧床职业病患者褥疮的护理观察[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5,33(6):439-440.

[7]曾斌,杨琴,李勤. 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ICU病人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6):1494-1495.

[8]李秀,刘亚平,刘正英.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预测不同患者群体压疮发生的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3):1-3.

[9]张玉红,蒋琪霞,郭艳侠,等.使用减压床垫的压疮危险者翻身频次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9):1029-1035.

(收稿日期:2016-07-10)

上一篇: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疾病控制效... 下一篇:血清降钙素原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对外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