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拉萨话辅音声学格局分析

时间:2022-09-23 09:14:03

藏语拉萨话辅音声学格局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运用语音格局理论,从辅音格局的角度对藏语拉萨话辅音(塞音、塞擦音)进行研究分析。藏语拉萨话辅音格局的分析,对于认识藏语拉萨话辅音中所表现的辅音规律以及它们各自的个性特征都是极有意义的。在应用方面,辅音声学格局研究对第二语言学习、语言(方言)对比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藏语;塞音;塞擦音;声学格局

0 引言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喜马拉雅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是我国一种主要的民族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使用人口[1]。其使用范围遍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西部和主要边疆地区。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其所具有的语音格局是藏语语音系统性的表现,语音格局的分析是把语音学方面和音系学方面联系在一起的。语音格局是语音学和音系学的交汇点,是语音系统的表现形式。语音格局的分析包括这种语言或方言中全部音位的定位特征、各个音位之间的聚合关系与组合关系等方面[2-3]。在语音格局分析中采用语音实验,把语音学和音系学结合起来分析,用数据和图表的形式显示语音的分布格局,从而可以对语音格局的概念的具体化[2]。在实际研究中,可以用于对元音的研究,也可以用于对辅音的研究,还可以用于对声调的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别语音的语音格局研究,会加深我们对语音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藏语的语音和文字体系记载和传播着民族的思想和历史文化,在中华民族语言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现代藏语的语音研究对揭示藏语的语音特点以及丰富和促进汉藏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4-5]。

1 实验理论及方法

1.1 辅音格局

在不同的语言中,对辅音格局的研究是语音格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辅音的研究使用辅音格局的方法。每一种语言和方言中的辅音音位各自形成一个格局。辅音格局是辅音系统性的表现,包括的内容可以有辅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的表现、整体的分布关等。元音以及声调在语音声学表现上一般时长较长,它们本身的声学特征相对比较容易考察比较分析,而辅音的声学研究分析则相对复杂一些。首先是因为辅音有很多的种类,主要包括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等。这些类别的辅音在发音生理特征上和在语音声学表现上都差别很大,对这些辅音要进行系统的辅音格局分析困难较大。其次,在具体的声学研究分析中,辅音的声学特征参数是很难提取到的,例如塞音,其时长非常短,一般都在数十毫秒以内。而有的辅音虽然时长较长,但如何提取到能充分反映其声学特征的辅音参数数据是很难的,例如擦音、鼻音等。对辅音进行辅音格局的研究应参照语音格局的观念和方法,参照不同辅音的特点,对其分类别进行研究分析。塞音和塞擦音是最能体现辅音特点的音,它在发音时声道形成有完全的闭塞[6]。

塞音的发音特点是:(1)主动发音器官上升与被动发音器官构形成完全性的接触,从而阻塞了口腔或鼻腔的气流通路,这就形成了塞音的成阻阶段;(2)声门下的气流被阻塞在关闭点后部,随着气流的积聚,口腔内的气压大于体外的大气压力,这就形成了塞音的持阻阶段;(3)关闭点被突然打开,释放出一股强大的气流,冲破了空气形成的阻力,形成一个类冲击波,这就形成了塞音的除阻阶段。由于发这类特点的辅音时,口腔或鼻腔被完全关闭,气流被阻塞,所以将其称之为塞音。塞音与塞擦音的主要区别是:发音时两个器官必须构成阻塞,气流不断在口腔内集聚,口腔内就会形成超压,突然释放,发出一个爆破音。因此塞音又叫破裂音:先是塞音破裂,口腔不立马打开,而是留有一窄缝,紧接着口腔内余气从缝隙中挤出,产生摩擦,发出塞擦音(呼和,2009)。塞擦音不是塞音+擦音,而是单一语音单位(鲍怀翘,2005)[7]。塞音格局和塞擦音格局的分析是辅音格局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辅音格局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的辅音格局研究主要以塞音格局和塞擦音格局为主。

1.2 塞音、塞擦音GAP和VOT的采集及绘制方法

众所周知,GAP和VOT是塞音、塞擦音声学特征的两个重要参数。每个塞音、塞擦音都具有相应的GAP值和VOT值,GAP的时长特指破裂音(塞音和塞擦音)发音时的成阻时间长度,而VOT是塞音、塞擦音从除阻到嗓音产生之间的相对时间关系[7]。

塞音和塞擦音的声学格局研究选取嗓音起始时间和闭塞段时长作为二维坐标,即以GAP作为纵坐标,VOT作为横坐标,可以根据不同塞音、塞擦音的GAP和VOT数据,在坐标中作出相应的样点。这些样点就是不同塞音、塞擦音在塞音、塞擦音的格局图中所占据的位置(石锋等,2008),这都能够很好地展现辅音的声学特性[7]。

2 塞音、塞擦音声学格局研究

语料将利用我们课题组刚研制的“藏语拉萨话单音节声学参数数据库”,分析统计嗓音起始时间(VOT)和闭塞段时长(GAP)等两个声学参数的基础上,利用该两个参数,绘制出藏语标准音塞音和塞擦音的声学格局。并从塞音和塞擦音格局的视角,对藏语标准音塞音和塞擦音进行分析,考察塞音和塞擦音自身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差别。图1是以藏语拉萨话塞音、塞擦音的GAP和VOT时长做的塞音与塞擦音的声学格局图。

(1)塞音、塞擦音格局图中音类的集聚特征。在格局图上基本分布在三个区域,形成三个聚合。不送气塞音[p]、[t]、[c]、[k]和塞擦音[ts]集聚在格局图中的最下方,送气塞音[ph]、[th]、[ch]、[kh]和不送气塞擦音[t?拶]、[?H]集聚在格局图中的中间位置,送气塞擦音[tsh]和[?Hh]集聚在格局图中的最上方。三个类别辅音基本上相互分离。同时,相同类别的塞音、塞擦音在格局图上又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即送气音总是分布在不送气音的右边。上述特点一方面说明塞音、塞擦音的类别分布具有规律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所做的格局图反映了塞音、塞擦音本身的特征。

(2)塞音、塞擦音格局图上音类的位置规律。上述格局图上,有一个较明显的规律是,送气塞擦音[?Hh]在格局图中居于最高的位置,而不送气塞音[p]在格局图中居于最左边的位置,送气塞擦音[?Hh]在格局图中居于最右边的位置,而不送气塞音[t]在格局图中居于最低位置上。显然,上述四个辅音在格局图中的位置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位置关系几乎都不变。塞音和塞擦音的位置规律可以看出来,发音部位越靠后,在格局图上更倾向于居右和靠上。

(3)格局图中的纵轴是塞音发音时闭塞段时长的反映,闭塞段的时长一般反映了发音时肌肉的紧张程度;塞音格局图的纵轴反映的是由发音时肌肉的紧张程度而产生出的松紧性质(石锋,冉启斌,2008)。显然,藏语拉萨话的塞音和塞擦音声学格局的纵轴反映的是这些语言塞音的松紧性质。

(4)从声学格局图上很容易可以得到VOT时长的排列。声学格局图的横轴反映的是塞音、塞擦音的噪音起始时间。塞擦音噪音起始时间比塞音相对长。这是由它们的塞和擦双重特征决定的。显然,格局图能较好地反映它们的语音性质方而的差异。

3 小结

本文将利用我们课题组刚研制的“藏语拉萨话单音节声学参数数据库”, 实验的样本较大,以及所提取数值误差等原因,不同的样点可能会出现重合、交叉等现象。我们从较大样本中计算出平均值,按平均值在格局中标识样点。分析统计嗓音起始时间(VOT)和闭塞段时长(GAP)等两个声学参数的基础上,利用该两个参数,绘制出藏语拉萨话塞音和塞擦音的声学格局。并从塞音和塞擦音格局的视角,对藏语拉萨话塞音和塞擦音进行分析,考察塞音和塞擦音自身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差别。这样既能够比较清楚地提取出语音单位内在的典型数值,也更容易体现出不同语音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二维图,我们可以直观观察到每一个塞音、塞擦音音位内部变体的分布特点和范围以及塞音、塞擦音音位之间的相对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藏语语音合成研究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吴宗济,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石峰.语音格局一语音学与音系学的交汇点[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8.

[3]石锋,冉启斌,王萍.论语音格局[J].南开语言学刊,2010.

[4]鲍怀翘.藏语拉萨话语音声学参数数据库[J].民族语文,1992.

[5]图雅.关于声学语音学研究方法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

[6]冉启斌.辅音声学格局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1.

[7]李玲玲.蒙古语标准音塞音和塞擦音的声学格局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

上一篇: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下一篇: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