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里沧桑百余年

时间:2022-09-23 09:09:23

在人们对国产电影的吐槽里,喜剧和恐怖类型被喷得最严重:国产恐怖片之所以恐怖,在于该类型虽不上道却还连绵不绝,而国产喜剧各种不得法的尝试,很容易让人误认为中国电影人在拓荒,甚至到了提及国产喜剧就自动呵呵的地步。

这中间肯定有误会。从1913年张石川和郑正秋拍摄《难夫难妻》、黎北海掌镜《庄子试妻》,喜剧类型在中国至今已走过百余年,期间也诞生过不少喜剧佳作与名人,如在第54届威尼斯电影节提名的《有话好好说》,和享誉国际的周星驰等。

但也尽要正视,误会向来不空穴来风。国产喜剧确有不如人意之处:类型混搭、情节拼凑、逻辑神展开、剧情跑火车……似乎凑齐一些明星、编好几个段子、再加些许俏皮话就够了。

可这种认知并不全面。你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就像你不能把《煎饼侠》当成国产喜剧的高峰。倒不妨在喜剧电影充当主阵地的贺岁档节口,爬梳国产喜剧的百年历史,对国产喜剧的历史和现状,来一个全面认知。

喜剧的历程

严格来算,从张石川给《难夫难妻》注入喜剧元素的1913年至今,国产喜剧已经走过102年:解放前的中国尽管水深火热,但喜剧却占据着当时市场的半壁江山;改革开放前,尤其是十七年的特殊时期,战天斗地的乐观精神,依旧能在电影里见到;新千年前后,喜剧随市场繁荣而昌盛,却在商业大潮里越发显得迷茫空洞。

滑稽剧 舶来品

西方喜剧起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时的狂欢歌舞和滑稽戏,但中国喜剧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却是一个几乎说不清楚的问题,更遑论“喜剧”作为美学范畴,也是近代西学东渐的结果。若非要给中国喜剧揪出个源头,当是《诗经》里“善戏噱兮,不为虐兮”:从最开始,中国的喜剧及其后果,就被官方纳入到伦理轨道,它重视的是喜剧行为的伦理效果,而不是“乐”或“笑”,也就是喜剧本身―这也就揭示了为何中国的民间笑话比较发达,而完整意义上的喜剧并不多见的原因。

就电影而言,喜剧性可谓是它胎里带的特征:卢米埃尔拍的《水浇园丁》,其故事本身就是一场笑话,它最早建构了喜剧电影的原型模式。但这种建构太粗糙,需要一代人去打磨雕琢,所以有了梅丽爱的《月球旅行记》(1902)、麦克斯・林代的《七年厄运》(1921),其后才有后人熟知的查理・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而对中国早期喜剧电影产生极大影响的,正是法国喜剧巨星林代,和好莱坞喜剧大师卓别林。1922年3月,张石川和郑正秋与其他三人,联合成立了明星影片公司,拍的第一部电影《滑稽大王游沪记》,就杜撰了卓别林到上海后的滑稽场景。

从片名就可以知道,这部电影继承了喜剧电影最早的特色:闹,而且闹得滑稽,剧情荒诞动作夸张。尽管现在已经看不到原始的影像资料,但从现存的文字资料看,这些滑稽短片基本上是单纯的逗乐搞笑,更接近中国民间的笑话形态―据不完全统计,到1923年共产出电影50部左右,确证为喜剧的有24部之多,其中取材民间的滑稽剧就有14部。

嬉闹相 婉讽心

滑稽剧毕竟是喜剧电影的雏形,缺乏完整的故事情节,且在表演上极度癫狂,极易引起观影疲劳。但在逐渐繁荣的电影业里,它终究会得到发展。1922年,张石川拍摄了《劳工之爱情》,对中国喜剧电影而言是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取材于现实生活,饶有兴趣地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原本是木匠的水果摊贩,怎样想方设法赢得爱情的滑稽故事。

与纯粹逗笑的滑稽故事有所不同,《劳工之爱情》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并在情节的发展中注意到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影片开始就通过锯瓜刨蔗等搞笑细节,点明了水果摊贩是个出色木匠,并为后面他改造楼梯埋下伏笔;电影还通过他殴打无赖,刻画了他敢打抱不平的个性,为赢得女主芳心留下因由。也就是说,虽然在影片中没有看到他为追求爱情的具体作为,但其风趣的行为和果敢的个性,却赢得了包括观众在内的赞赏,所以尽管电影里有他把人推进热水锅的恶作剧,人们却仍为他的良善折服―这正是喜剧的智慧和力量。但在洪深看来,《劳工之爱情》终究是嬉闹剧,算不得“高级喜剧”―在中国喜剧电影史上,洪深是第一个把社会批判意识融入喜剧的导演,给当时的喜剧电影创作,带来了难得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四月里底蔷薇处处开》(1926)。影片描写一个银行经理家有一妻一妾,但还是与婢女调情,在外犹如狂蜂浪蝶,后来他爱上了一个女性“拆白党”(上海俚语,泛指上海地区一群纠党并以色相行骗的男性,偶有女人出现,行事手段类似于“仙人跳”),终被妻妾婢联合揭穿了拆白党的诡计,使银行经理警悟,一家人重归于好―影片一方面讽刺了男人的花心,另一方面却又为了获得喜剧效果,有意无意渲染了“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的阴暗心理。

该阶段与洪深持有相同喜剧理念的人不在少数,王元龙(《殖边外史》《探亲家》)、侯曜(《一串珍珠》《伪君子》《月老离婚》)、朱瘦菊(《马介甫》《呆中福》)和杨小仲(《儿子英雄》)等。这些导演和他们的喜剧电影,几乎都秉承洪深“高级喜剧”的理念,即“喜剧应当描写愚蠢的人和事,表现不带毁灭力量、不致使人痛苦的人类‘劣根性’,所以喜剧的目的应当是‘婉讽’”。

悲喜剧 轻喜剧

到20世纪30年代,意识形态的作用开始在电影领域凸显,从总体看分为三种:一是以夏衍、阿英和郑伯奇为代表的“向左转”的革命意识,认为电影具有宣传革命的阶级属性;二是以陈立夫为代表,要求电影宣传“中国固有道德如忠孝仁义信”的官方标准;三是以刘呐鸥和黄嘉谟为代表的“向右转”派,认为电影应当回归娱乐本质―30年代的电影创作,尤其是喜剧电影的创作,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些不同理论的影响:“向左转”派推出了以《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为代表的悲喜剧,“向右转”派则产出了以《化身姑娘》为代表的轻喜剧。

除了上面说的三部电影,该时期还有不少喜剧佳作,如《无愁君子》《天作之合》(沈浮)、《都市风光》(袁牧之)、《小玲子》《新旧上海》(程步高)、《小五义》《王老五》(蔡楚生),汤杰的《王先生》系列,以及张石川和郑小秋的《李阿毛》系列―这些电影背后,是对中国喜剧片做出极大贡献的电影人。

比如沈浮。在《无愁君子》里,他讲述了两个绝对乐观主义的流浪汉,热心帮助一位穷困姑娘和她年迈祖母度过寒冬的故事。该剧摒弃了传统滑稽短片的无聊胡闹,转而以喜剧的形式和手法,处理了悲剧性的内容,并借题发挥地对畸形社会的种种不合理进行了嘲讽,极大地提高了喜剧电影的创作水准。遗憾的是,在《天作之合》后,沈浮就放弃了喜剧路线,在他看来“喜剧并不好搞。这时代太苦难,大多数人都在哭,如果我自己在那笑,且还要引人发笑,岂不很煞风景?”时代苦难下催生的,就是悲喜剧,如袁牧之的代表作《马路天使》。尽管是个悲剧性的故事,但他并没有以“悲”写“悲”,而是以喜剧手法处理悲剧性内容,虽然基调沉重,却也营造出轻松诙谐的氛围,各种笑话和噱头更是信手拈来,其中不少喜剧段落和场景都令人忍俊不禁,以致当时就有人评价说它“发噱处使人笑破肚皮,哀痛处使人哭出眼泪”。

相对而言,方沛霖的《化身姑娘》就轻松很多。该剧以“易装”包裹性噱头,在“同、异、假男真女、假男真男、真男真女、忽男忽女”的性喜剧游戏里,观众对男女那点事儿的羞涩。但该片生不逢时,公映时正值“华北事变”,举国上下都沉浸在“亡国灭种”的悲愤里,它也自然而然地受到舆论指责,甚至被上纲上线的民族大义去批判。

井喷期 狠讥讽

作为的官办电影机构,“中电”本应拍摄反映官方意识的电影,但他们却在20世纪40年代拍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批判和揭露意义的讽刺喜剧,有些讽刺还相当尖锐和犀利,这在当时绝对堪称奇迹。在这些电影里,最杰出的讽刺喜剧大致有《衣锦荣归》(赵丹)、《街头巷尾》(潘孑农)、《假凤虚凰》(黄佐临)、《乌鸦与麻雀》(郑君里)、《还乡日记》《乘龙快婿》(张骏祥)、《幸福狂想曲》《遥远的爱》(陈鲤庭)、《郎才女貌》《三人行》(陈铿然)和桑弧与张爱玲联手打造的《太太万岁》《哀乐中年》。

尽管都是讥讽喜剧,但这些电影的指向却并不相同。以张骏祥《乘龙快婿》为代表的喜剧,不仅讽刺了抗战结束后“接收”人员的腐败,还通过陆太太、文兰等人把重庆来的政客当做“天之骄子”的描写,戏谑了小市民将一身荣辱系于官方体制的丑陋―从上到下的扭曲,是张骏祥对现实社会洞察的结果,而竭尽所能的揶揄调侃,则是他通过电影给出的响亮耳光。尽管打击范围如此广泛,但《乘龙快婿》依然获得很高赞誉,这得益于它“姐妹换嫁”的喜剧手法,既避免了《还乡日记》中一旦插入便喧宾夺主的“滑稽剧”情境,又在情感线上给观众了一个美满期许。

桑弧编剧、黄佐临导演的《假凤虚凰》,则直指人性之丑恶:“要钱不要脸、要脸不要钱”。该剧讲的是四对男女假扮有钱人去相亲,本打算在对方身上捞油水,结果却适得其反,直到身份被戳穿才幡然悔悟。作为一部讽刺喜剧,《假凤虚凰》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喜剧电影的创作水平和格调:首先,它的喜剧结构精致,且脑洞开得较大―影片从假定性很强的情节中不断引起冲突,“征婚”的是个假凤,“应征”的是个虚凰,见面时你虚我假不亦乐乎,待“虚”“假”暴露后两败俱伤,这种身份与情境变化造成的剧情张力,处处充满着喜剧笑料;其次,它将人物的职业习惯扣入日常性格与行动,既使它与规定性的喜剧情境环环相扣,又反过来推动喜剧情节的发展;最后,电影对噱头的运用虽然层出不穷,但却极度克制,且懂得包袱抛出的先后顺序。

黄佐临曾对桑弧说,“喜剧讲究三字诀:‘懂、动、松’―‘懂’就是要通俗易懂;‘动’就是电影里总得有几处打动人心的地方;‘松’,就是要让观众看后感到轻松愉悦。”这对桑弧产生了极大影响。在讥讽中产阶级家庭道貌岸然的《太太万岁》里,他联手熟悉好莱坞“谐闹喜剧”的张爱玲,对中产家庭的情感与金钱纠纷,以略微超脱的态度剖析嘲弄,并在偶然巧合的情节和诙谐机智的对话里,糅进中国社会独有的“婆媳摩擦、亲友势利”等内容,以至于即便现在的观众欣赏影片,丝毫不会觉得有过时之感。

赵明和严恭的《三毛流浪记》,则通过流浪儿三毛的传奇遭遇,对旧时代的阶级差异及社会黑暗,进行了辛辣讽刺。影片擅用对比凸显喜剧效果,如童子军教练一边高喊“儿童是国家未来主人翁”,一边对三毛鞭打棍抽。该片在1949年8月公映后,为表示对上海解放的庆祝,同年12月再次上映,导演还特意在这个版本里加了三毛迎接的镜头。

新时期 拔白旗

1958年,电影界掀起“拔白旗”运动,不仅喜剧片遭受重创,甚至整个电影创作都几乎陷入绝境,反倒是所谓的“纪录性艺术片”横空出世,被无视艺术发展规律的人称为新中国电影的一次“”。“拔白棋”的直接结果,就是1959国庆十周年献礼时,够得上标准的电影仅有18部,其中喜剧电影只有两部,分别是王家乙的《五朵金花》和鲁韧的《今天我休息》―鉴于这两部喜剧片取得的空前成功,它们被命名为“社会主义新喜剧”(后来也被评论界称为“歌颂性喜剧”)。那么,歌颂性喜剧与传统喜剧究竟有什么根本不同?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旧时代的旧喜剧离不开讽刺,而歌颂性喜剧则恰恰要排斥讽刺―否定和排斥讽刺,正是歌颂性喜剧对传统喜剧的根本性革命。也就是说,以《五朵金花》和《今天我休息》为代表的歌颂性喜剧,分别在乡村和城市两个领域,展示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喜剧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于善意的误会。这种没有讽刺只有赞扬的喜剧种类,在当时被认为是找到了社会主义喜剧的新方向,在它的影响下,才出现了后来的《没有完成的喜剧》(吕班)、《锦上添花》(谢添)、《哥俩好》(严寄洲)、《魔术师的奇遇》(桑弧)、《女理发师》(丁然)、《大李、小李和老李》(谢晋)、《抓壮丁》(陈戈)和《李双双》(鲁韧)―这其中的集大成者,当数《李双双》。

就《李双双》而言,无论是它的戏剧冲突,还是这种冲突所展现的主人公的喜剧性格,都强烈体现着民间文化的喜剧精神。电影的主线是李双双与她丈夫之间的矛盾,副线则是李双双与金樵、孙有等人的对立―两条线相辅相成,烘托出李双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女性形象。当然,它也有特殊年代的特殊问题,即不敢充分发挥喜剧想象力,致使电影在喜剧与正剧之间摇摆。导演鲁韧自己也曾说过,他并没有将电影按照喜剧的方式去处理,而它之所以仍能成为中国影史上的喜剧经典,其实在于其所蕴涵了民间才有的喜剧精神。

多元期 泛喜剧

1987年是中国电影的重要转折点,在评论界被视为“新时期”和“后新时期”的分水岭:往前推到1978年的这段时间,电影创作的活力渐趋复苏;往后推则是录像带、VCD、DVD以及互联网兴起的时期,港台及国外地区的电影逐渐进入内地,极大拓宽了内地观众对电影的体认。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朱延平、成龙、王晶、刘镇伟、周星驰等让观众看到了喜剧电影的多种可能性―这既改变了内地观众的观影习惯,还顺势催生了对国产电影“恨铁不成钢”的纠结情感。

这当然有失公允!单就喜剧电影而言,在此之前,除了直指“”的《月亮湾的笑声》《笑出来的眼泪》和《小巷名流》,和曾在戛纳电影节获得提名的《阿Q正传》,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其实是两位导演,赵焕章和张建新―赵焕章执导了农村三部曲(《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张建新则拍摄了属于黑色幽默的《黑炮事件》,和带有荒诞喜剧质感的《错位》;在此之后,电影创作越发个性化,诸如王朔、冯小刚、张刚、杨亚洲、张建亚和陈佩斯父子等,共同将中国的喜剧电影抬到了全新的高度。

这里且不提赵焕章的《喜盈门》曾创造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也不说《阿Q正传》在戛纳获提名的荣誉,连陈佩斯父子对国产喜剧的拓荒也不讲,只说黄建新的《黑炮事件》,和1988年的“王朔电影年”。

《黑炮事件》是黄建新的处女作,描写了工程师赵书信出差时丢了一枚棋子,为找回而发了一封被党委书记怀疑的电报,最终导致国家工程报废。这是个既有着悲剧内核,又有着喜感剧情的荒诞故事。它在当时也被评为“红色幽默”,因为电影折射的是人们对中国前景和中国人生存现状的焦灼与不安,这种充溢着理想主义色彩的忧患意识,却困囿在电影红色调的影像里―即便搁到现在,能跟《黑炮事件》比肩的国产电影也寥寥无几。

1988年有四部根据王朔作品改编的电影:《顽主》《大喘气》《轮回》《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直到九十年代初,王朔都是影视圈里的现象级存在。由他小说改编,或跟他气质类似的电影,在当时被称为“调侃电影”。这些电影的主角都很“顽主”化,他们既不相信占统治地位的主流价值观,也鄙视精英分子构建社会新意义的努力。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浪潮下,这种玩世不恭很快退居次席,以冯小刚为代表的电影人,成为新的文化英雄。从《甲方乙方》开始,冯小刚既保持部分的王朔精神,又淡化乃至祛除王朔作品中过于反主流文化的部分,在王朔反知识分子的情绪,和纯正精英主义文化立场之间,取得了巧妙的平衡―他放弃了对社会对传统的强烈批判,肯定了当下生活和在场世界的美好。

《劳工之爱情》是中国喜剧电影的奠基之作,也标志着早期中国无声滑稽短片的成熟。

中国早期的喜剧电影,大多为动作夸张的滑稽短片,其本质更接近中国民间的笑话形态。

滑稽剧 舶来品

西方喜剧起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时的狂欢歌舞和滑稽戏,但中国喜剧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却是一个几乎说不清楚的问题,更遑论“喜剧”作为美学范畴,也是近代西学东渐的结果。若非要给中国喜剧揪出个源头,当是《诗经》里“善戏噱兮,不为虐兮”:从最开始,中国的喜剧及其后果,就被官方纳入到伦理轨道,它重视的是喜剧行为的伦理效果,而不是“乐”或“笑”,也就是喜剧本身―这也就揭示了为何中国的民间笑话比较发达,而完整意义上的喜剧并不多见的原因。

就电影而言,喜剧性可谓是它胎里带的特征:卢米埃尔拍的《水浇园丁》,其故事本身就是一场笑话,它最早建构了喜剧电影的原型模式。但这种建构太粗糙,需要一代人去打磨雕琢,所以有了梅丽爱的《月球旅行记》(1902)、麦克斯・林代的《七年厄运》(1921),其后才有后人熟知的查理・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而对中国早期喜剧电影产生极大影响的,正是法国喜剧巨星林代,和好莱坞喜剧大师卓别林。1922年3月,张石川和郑正秋与其他三人,联合成立了明星影片公司,拍的第一部电影《滑稽大王游沪记》,就杜撰了卓别林到上海后的滑稽场景。

从片名就可以知道,这部电影继承了喜剧电影最早的特色:闹,而且闹得滑稽,剧情荒诞动作夸张。尽管现在已经看不到原始的影像资料,但从现存的文字资料看,这些滑稽短片基本上是单纯的逗乐搞笑,更接近中国民间的笑话形态―据不完全统计,到1923年共产出电影50部左右,确证为喜剧的有24部之多,其中取材民间的滑稽剧就有14部。

嬉闹相 婉讽心

滑稽剧毕竟是喜剧电影的雏形,缺乏完整的故事情节,且在表演上极度癫狂,极易引起观影疲劳。但在逐渐繁荣的电影业里,它终究会得到发展。1922年,张石川拍摄了《劳工之爱情》,对中国喜剧电影而言是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取材于现实生活,饶有兴趣地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原本是木匠的水果摊贩,怎样想方设法赢得爱情的滑稽故事。

与纯粹逗笑的滑稽故事有所不同,《劳工之爱情》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并在情节的发展中注意到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影片开始就通过锯瓜刨蔗等搞笑细节,点明了水果摊贩是个出色木匠,并为后面他改造楼梯埋下伏笔;电影还通过他殴打无赖,刻画了他敢打抱不平的个性,为赢得女主芳心留下因由。也就是说,虽然在影片中没有看到他为追求爱情的具体作为,但其风趣的行为和果敢的个性,却赢得了包括观众在内的赞赏,所以尽管电影里有他把人推进热水锅的恶作剧,人们却仍为他的良善折服―这正是喜剧的智慧和力量。但在洪深看来,《劳工之爱情》终究是嬉闹剧,算不得“高级喜剧”―在中国喜剧电影史上,洪深是第一个把社会批判意识融入喜剧的导演,给当时的喜剧电影创作,带来了难得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四月里底蔷薇处处开》(1926)。影片描写一个银行经理家有一妻一妾,但还是与婢女调情,在外犹如狂蜂浪蝶,后来他爱上了一个女性“拆白党”(上海俚语,泛指上海地区一群纠党并以色相行骗的男性,偶有女人出现,行事手段类似于“仙人跳”),终被妻妾婢联合揭穿了拆白党的诡计,使银行经理警悟,一家人重归于好―影片一方面讽刺了男人的花心,另一方面却又为了获得喜剧效果,有意无意渲染了“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的阴暗心理。

该阶段与洪深持有相同喜剧理念的人不在少数,王元龙(《殖边外史》《探亲家》)、侯曜(《一串珍珠》《伪君子》《月老离婚》)、朱瘦菊(《马介甫》《呆中福》)和杨小仲(《儿子英雄》)等。这些导演和他们的喜剧电影,几乎都秉承洪深“高级喜剧”的理念,即“喜剧应当描写愚蠢的人和事,表现不带毁灭力量、不致使人痛苦的人类‘劣根性’,所以喜剧的目的应当是‘婉讽’”。

悲喜剧 轻喜剧

到20世纪30年代,意识形态的作用开始在电影领域凸显,从总体看分为三种:一是以夏衍、阿英和郑伯奇为代表的“向左转”的革命意识,认为电影具有宣传革命的阶级属性;二是以陈立夫为代表,要求电影宣传“中国固有道德如忠孝仁义信”的官方标准;三是以刘呐鸥和黄嘉谟为代表的“向右转”派,认为电影应当回归娱乐本质―30年代的电影创作,尤其是喜剧电影的创作,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些不同理论的影响:“向左转”派推出了以《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为代表的悲喜剧,“向右转”派则产出了以《化身姑娘》为代表的轻喜剧。

除了上面说的三部电影,该时期还有不少喜剧佳作,如《无愁君子》《天作之合》(沈浮)、《都市风光》(袁牧之)、《小玲子》《新旧上海》(程步高)、《小五义》《王老五》(蔡楚生),汤杰的《王先生》系列,以及张石川和郑小秋的《李阿毛》系列―这些电影背后,是对中国喜剧片做出极大贡献的电影人。

比如沈浮。在《无愁君子》里,他讲述了两个绝对乐观主义的流浪汉,热心帮助一位穷困姑娘和她年迈祖母度过寒冬的故事。该剧摒弃了传统滑稽短片的无聊胡闹,转而以喜剧的形式和手法,处理了悲剧性的内容,并借题发挥地对畸形社会的种种不合理进行了嘲讽,极大地提高了喜剧电影的创作水准。遗憾的是,在《天作之合》后,沈浮就放弃了喜剧路线,在他看来“喜剧并不好搞。这时代太苦难,大多数人都在哭,如果我自己在那笑,且还要引人发笑,岂不很煞风景?”时代苦难下催生的,就是悲喜剧,如袁牧之的代表作《马路天使》。尽管是个悲剧性的故事,但他并没有以“悲”写“悲”,而是以喜剧手法处理悲剧性内容,虽然基调沉重,却也营造出轻松诙谐的氛围,各种笑话和噱头更是信手拈来,其中不少喜剧段落和场景都令人忍俊不禁,以致当时就有人评价说它“发噱处使人笑破肚皮,哀痛处使人哭出眼泪”。

相对而言,方沛霖的《化身姑娘》就轻松很多。该剧以“易装”包裹性噱头,在“同、异、假男真女、假男真男、真男真女、忽男忽女”的性喜剧游戏里,观众对男女那点事儿的羞涩。但该片生不逢时,公映时正值“华北事变”,举国上下都沉浸在“亡国灭种”的悲愤里,它也自然而然地受到舆论指责,甚至被上纲上线的民族大义去批判。

井喷期 狠讥讽

作为的官办电影机构,“中电”本应拍摄反映官方意识的电影,但他们却在20世纪40年代拍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批判和揭露意义的讽刺喜剧,有些讽刺还相当尖锐和犀利,这在当时绝对堪称奇迹。在这些电影里,最杰出的讽刺喜剧大致有《衣锦荣归》(赵丹)、《街头巷尾》(潘孑农)、《假凤虚凰》(黄佐临)、《乌鸦与麻雀》(郑君里)、《还乡日记》《乘龙快婿》(张骏祥)、《幸福狂想曲》《遥远的爱》(陈鲤庭)、《郎才女貌》《三人行》(陈铿然)和桑弧与张爱玲联手打造的《太太万岁》《哀乐中年》。

尽管都是讥讽喜剧,但这些电影的指向却并不相同。以张骏祥《乘龙快婿》为代表的喜剧,不仅讽刺了抗战结束后“接收”人员的腐败,还通过陆太太、文兰等人把重庆来的政客当做“天之骄子”的描写,戏谑了小市民将一身荣辱系于官方体制的丑陋―从上到下的扭曲,是张骏祥对现实社会洞察的结果,而竭尽所能的揶揄调侃,则是他通过电影给出的响亮耳光。尽管打击范围如此广泛,但《乘龙快婿》依然获得很高赞誉,这得益于它“姐妹换嫁”的喜剧手法,既避免了《还乡日记》中一旦插入便喧宾夺主的“滑稽剧”情境,又在情感线上给观众了一个美满期许。

桑弧编剧、黄佐临导演的《假凤虚凰》,则直指人性之丑恶:“要钱不要脸、要脸不要钱”。该剧讲的是四对男女假扮有钱人去相亲,本打算在对方身上捞油水,结果却适得其反,直到身份被戳穿才幡然悔悟。作为一部讽刺喜剧,《假凤虚凰》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喜剧电影的创作水平和格调:首先,它的喜剧结构精致,且脑洞开得较大―影片从假定性很强的情节中不断引起冲突,“征婚”的是个假凤,“应征”的是个虚凰,见面时你虚我假不亦乐乎,待“虚”“假”暴露后两败俱伤,这种身份与情境变化造成的剧情张力,处处充满着喜剧笑料;其次,它将人物的职业习惯扣入日常性格与行动,既使它与规定性的喜剧情境环环相扣,又反过来推动喜剧情节的发展;最后,电影对噱头的运用虽然层出不穷,但却极度克制,且懂得包袱抛出的先后顺序。

黄佐临曾对桑弧说,“喜剧讲究三字诀:‘懂、动、松’―‘懂’就是要通俗易懂;‘动’就是电影里总得有几处打动人心的地方;‘松’,就是要让观众看后感到轻松愉悦。”这对桑弧产生了极大影响。在讥讽中产阶级家庭道貌岸然的《太太万岁》里,他联手熟悉好莱坞“谐闹喜剧”的张爱玲,对中产家庭的情感与金钱纠纷,以略微超脱的态度剖析嘲弄,并在偶然巧合的情节和诙谐机智的对话里,糅进中国社会独有的“婆媳摩擦、亲友势利”等内容,以至于即便现在的观众欣赏影片,丝毫不会觉得有过时之感。

赵明和严恭的《三毛流浪记》,则通过流浪儿三毛的传奇遭遇,对旧时代的阶级差异及社会黑暗,进行了辛辣讽刺。影片擅用对比凸显喜剧效果,如童子军教练一边高喊“儿童是国家未来主人翁”,一边对三毛鞭打棍抽。该片在1949年8月公映后,为表示对上海解放的庆祝,同年12月再次上映,导演还特意在这个版本里加了三毛迎接的镜头。

新时期 拔白旗

1958年,电影界掀起“拔白旗”运动,不仅喜剧片遭受重创,甚至整个电影创作都几乎陷入绝境,反倒是所谓的“纪录性艺术片”横空出世,被无视艺术发展规律的人称为新中国电影的一次“”。“拔白棋”的直接结果,就是1959国庆十周年献礼时,够得上标准的电影仅有18部,其中喜剧电影只有两部,分别是王家乙的《五朵金花》和鲁韧的《今天我休息》―鉴于这两部喜剧片取得的空前成功,它们被命名为“社会主义新喜剧”(后来也被评论界称为“歌颂性喜剧”)。那么,歌颂性喜剧与传统喜剧究竟有什么根本不同?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旧时代的旧喜剧离不开讽刺,而歌颂性喜剧则恰恰要排斥讽刺―否定和排斥讽刺,正是歌颂性喜剧对传统喜剧的根本性革命。也就是说,以《五朵金花》和《今天我休息》为代表的歌颂性喜剧,分别在乡村和城市两个领域,展示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喜剧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于善意的误会。这种没有讽刺只有赞扬的喜剧种类,在当时被认为是找到了社会主义喜剧的新方向,在它的影响下,才出现了后来的《没有完成的喜剧》(吕班)、《锦上添花》(谢添)、《哥俩好》(严寄洲)、《魔术师的奇遇》(桑弧)、《女理发师》(丁然)、《大李、小李和老李》(谢晋)、《抓壮丁》(陈戈)和《李双双》(鲁韧)―这其中的集大成者,当数《李双双》。

就《李双双》而言,无论是它的戏剧冲突,还是这种冲突所展现的主人公的喜剧性格,都强烈体现着民间文化的喜剧精神。电影的主线是李双双与她丈夫之间的矛盾,副线则是李双双与金樵、孙有等人的对立―两条线相辅相成,烘托出李双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女性形象。当然,它也有特殊年代的特殊问题,即不敢充分发挥喜剧想象力,致使电影在喜剧与正剧之间摇摆。导演鲁韧自己也曾说过,他并没有将电影按照喜剧的方式去处理,而它之所以仍能成为中国影史上的喜剧经典,其实在于其所蕴涵了民间才有的喜剧精神。

多元期 泛喜剧

1987年是中国电影的重要转折点,在评论界被视为“新时期”和“后新时期”的分水岭:往前推到1978年的这段时间,电影创作的活力渐趋复苏;往后推则是录像带、VCD、DVD以及互联网兴起的时期,港台及国外地区的电影逐渐进入内地,极大拓宽了内地观众对电影的体认。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朱延平、成龙、王晶、刘镇伟、周星驰等让观众看到了喜剧电影的多种可能性―这既改变了内地观众的观影习惯,还顺势催生了对国产电影“恨铁不成钢”的纠结情感。

这当然有失公允!单就喜剧电影而言,在此之前,除了直指“”的《月亮湾的笑声》《笑出来的眼泪》和《小巷名流》,和曾在戛纳电影节获得提名的《阿Q正传》,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其实是两位导演,赵焕章和张建新―赵焕章执导了农村三部曲(《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张建新则拍摄了属于黑色幽默的《黑炮事件》,和带有荒诞喜剧质感的《错位》;在此之后,电影创作越发个性化,诸如王朔、冯小刚、张刚、杨亚洲、张建亚和陈佩斯父子等,共同将中国的喜剧电影抬到了全新的高度。

这里且不提赵焕章的《喜盈门》曾创造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也不说《阿Q正传》在戛纳获提名的荣誉,连陈佩斯父子对国产喜剧的拓荒也不讲,只说黄建新的《黑炮事件》,和1988年的“王朔电影年”。

《黑炮事件》是黄建新的处女作,描写了工程师赵书信出差时丢了一枚棋子,为找回而发了一封被党委书记怀疑的电报,最终导致国家工程报废。这是个既有着悲剧内核,又有着喜感剧情的荒诞故事。它在当时也被评为“红色幽默”,因为电影折射的是人们对中国前景和中国人生存现状的焦灼与不安,这种充溢着理想主义色彩的忧患意识,却困囿在电影红色调的影像里―即便搁到现在,能跟《黑炮事件》比肩的国产电影也寥寥无几。

1988年有四部根据王朔作品改编的电影:《顽主》《大喘气》《轮回》《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直到九十年代初,王朔都是影视圈里的现象级存在。由他小说改编,或跟他气质类似的电影,在当时被称为“调侃电影”。这些电影的主角都很“顽主”化,他们既不相信占统治地位的主流价值观,也鄙视精英分子构建社会新意义的努力。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浪潮下,这种玩世不恭很快退居次席,以冯小刚为代表的电影人,成为新的文化英雄。从《甲方乙方》开始,冯小刚既保持部分的王朔精神,又淡化乃至祛除王朔作品中过于反主流文化的部分,在王朔反知识分子的情绪,和纯正精英主义文化立场之间,取得了巧妙的平衡―他放弃了对社会对传统的强烈批判,肯定了当下生活和在场世界的美好。

解放前“中电”曾推出不少具有社会批判和揭露意义的讽刺喜剧,有些讽刺还相当尖锐和犀利。

上一篇:《屏住呼吸》黑处有什么?肯德基大叔? 下一篇:从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利弊看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