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酸灵”这样长大

时间:2022-09-23 09:03:22

压库催生“冷酸灵”

说起“冷酸灵”,不能不说它的孪生兄弟“氯化锶”。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腔卫生。当时的重庆牙膏厂抓住这一机遇,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很快,一种以主要成分“氯化锶”命名的新型脱敏牙膏问市。

投放市场后,“氯化锶”得到了“喜鲜族”的追捧,但大多数人并不买账。看着那一箱箱堆放在仓库里的“氯化锶”,厂领导急得团团转。1986年,企业陷入空前危机。

好产品为何“叫好不叫座”?经过一番分析,症结出在名字上。当初为了抢上市,没有在名字上多琢磨,“氯化锶”既别扭,又不好记。

不换产品就换名。情急之下,厂里发动职工集思广益想名字。几经周折,一个名字令大家眼前一亮――冷酸灵。这个名字既动听,又好记,还说明了产品的功效。

为扩大“冷酸灵”的影响,牙膏厂第一次打起了广告:“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疼痛难忍,怎么办?重庆牙膏厂冷酸灵牙膏能帮助您解除口腔遇冷热酸甜的痛苦,买支试试吧!”

没想到,就是这次情急之中的改名,“冷酸灵”竟一炮走红。很快,库存的牙膏全部脱手,企业渡过了难关。

咬定口腔做品牌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计划经济时代,重庆牙膏厂以一支牙膏打天下,“冷酸灵”多年稳坐重庆和四川牙膏市场第一把交椅。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牙膏品牌异军突起。“冷酸灵”的利润越来越低,在一些非传统市场上,差点被经销商赶下了柜台。

为了寻找出路,厂里一度做过微波炉、开过酒店,还准备涉足房地产……由于专业不对口,这些项目个个胎死腹中。面对血淋淋的教训,厂领导认识到:只有依托老本行搞多元化,才是出路。多方论证,他们最终确定了“咬定口腔不放松,此根扎在口腔中”的发展道路。不久,“冷酸灵”系列牙膏陆续上市。

但是,仅有产品是不够的,要竞争,必须把品牌做响。

当时,有销售人员到武汉一商场布点,不料碰了一鼻子灰。人家毫不客气地说:“在我们这儿上架的都是国际品牌,杂牌货哪能上这儿!”

“杂牌货”这三个字深深刺痛了厂领导的心。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摘掉“杂牌货”的帽子。

199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奥美传播公司进入厂领导的视野。这是一家全球性行销著名企业,专门从事品牌策划及广告营销等业务,被业内人士称为“品牌管家”。

厂领导亲赴北京,主动跟奥美接触。在此以前,奥美公司只与跨国企业合作,从来不跟国企合作,但这一次,奥美被厂领导的诚意、超前的品牌意识和塑造强势品牌的决心所打动,决定破例给“冷酸灵”当一回“管家”。

不久,经过深入的市场研究,奥美公司与重庆牙膏厂一道推出了那句经典的广告语:“冷热酸甜,想吃就吃。”在奥美公司的打理下,牙膏厂完成了全新的企业CI系统,树立起系统的品牌形象。

2001年,“冷酸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年冬天,在重庆牙膏厂的基础上,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成立后,引进多条先进生产线,还与重庆医科大学等合作,开发出新一代“冷酸灵”系列牙膏。

凭着一股冲劲,登康公司的品牌战略成效显著:2002年,“冷酸灵”喜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称号。

从此,“冷酸灵”步入“正规军”行列,成为“牙齿抗过敏专家”。

凝神定气练内功

在登康公司大门前,有一尊奋蹄欲奔的金牛雕塑。金牛刚劲有力,气势逼人,但牛尾是夹着的。公司董事长韩泰军笑着说:“我就是要提醒员工,要踏踏实实做事,夹着尾巴做人,练好内功,莫轻狂。”

如何练好内功?从登康用人可见端倪。

“在登康,没有领导和工人,只有朋友。”公司市场部经理邓全富袒露了自己在登康8年的感受。

1998年底,刚从大学毕业的他成了“冷酸灵”的一员。在入厂教育的第一天,董事长韩泰军刚下飞机,就直奔会议室。他开门第一句话就把大伙逗乐了:“你们都是厂里的宝贝,只要好好干,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席话,说得应聘的大学生个个心潮澎湃。

按照公司规定,每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前三个月每天都要背两箱牙膏到市场上去练摊。邓全富第一次练摊,一支也没卖出去。他没有气馁,总结经验后,第二次出去练摊,卖出了半箱牙膏。到第三次时,他空着两只手回来了。

一年后,邓全富被公司派到山东担任大区经理。由于工作能力突出,一家外资公司想以高薪挖他,被他婉拒。他说:“没有公司,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离开公司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公司不再需要我了,将我开除;另一个就是我落伍了。”

“有德有才,要重用;有德无才,要培养;无德无才,不会用。”这是登康的用人理念。

除了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外,登康还加强与客户的交流和沟通。“外资品牌主要靠利润笼络人心,民族品牌除了利润,还要更多地靠情感凝聚民心。”公司副总经理邓嵘讲出了登康的客户情结。

每年,登康都要举行一次面向客户的“感恩节”。每次过节,公司领导都会亲自到场,大家欢聚一堂,共叙友情,展望来年,情感交织,其乐融融。“每一次都有新的面孔,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动。”邓嵘不无感慨。

长期以来,登康一直奉行“一流服务,用户至上”的营销理念,以感恩的心态回报客户。有一次,跟登康有着贸易往来的华东片区分销公司陷入危机,登康知道后,决定赊货给那位经理。看着公司的大仁大义,那位经理感动得热泪盈眶。

感恩的心态使登康和客户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同等条件下,客户总是优先将货款支付给登康。这些年来,登康和客户之间几乎没有“三角债”。

狭路相逢必“亮剑”

“‘冷酸灵’是中国人的品牌,在洋品牌面前,狭路相逢必‘亮剑’。”谈到捍卫民族品牌时,韩泰军毫不含糊地说。

1990年代,“高露洁”、“佳洁士”等相继踏入国门。这些洋品牌凭借财大气粗,发动了一波又一波兼并风潮,众多民族品牌纷纷中招倒下。当时有一家外资公司也打起了“冷酸灵”的主意,他们主动找上门来,愿意出6亿元买下“冷酸灵”。登康公司不为所动,选择了拒绝。“这些狡猾的‘狼’收购‘冷酸灵’,就是想用软刀子扼杀民族品牌,然后垄断市场,谋取暴利,最终吃亏的还是中国的老百姓,我们当然不同意。”韩泰军一语中的,点出了洋品牌的企图。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今年初,某国际品牌公司放出话来,将在云南开展销会,蓄意抢占“冷酸灵”的传统市场。其实,登康人心里明白,一个二级企业要和一个顶尖级高手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但如果不给以回击,那么连锁反应就可能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后果不堪设想。经过再三权衡,登康人决定“亮剑”。经过周密部署,“冷酸灵”先发制人,率先召开展销会,成功挫败了洋品牌的阴谋。此番对阵,“冷酸灵”大获全胜,雄踞云南牙膏市场老大地位。

“品牌强,企业才能强,工业才能强,国家才能强!与‘狼’共舞,我们深知肩上的重担,对手太强大,要挤掉对手几乎不可能,我们只有在夹缝中求生存。”说起今后的商战,韩泰军神情凝重。

目前,“冷酸灵”年产销牙膏数量超过2亿支,年销售收入突破4亿元,年利税约6000万元。

在与“狼”共舞中,“冷酸灵”越长越大,越长越壮……

上一篇:“特派员”进村以后 下一篇:幸福村的“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