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麦冬汤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热退咳嗽31例效果观察

时间:2022-09-23 07:27:26

沙参麦冬汤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热退咳嗽31例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热退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味(沙参、麦冬、百合、玉竹、花粉、冬桑叶、杏仁、桔梗、生甘草、生扁豆)配合西药奥司他韦胶囊治疗本病31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67.7%,总有效率96.8%;对照组痊愈率40.0%,总有效率73.3%。结论:沙参麦冬汤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热退咳嗽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热退咳嗽;沙参麦冬汤;奥司他韦

[中图分类号]R4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1-0069-02

自2009年10月-2010年2月笔者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味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热退咳嗽3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61例均有流感样症状,经定点实验室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系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经治疗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好转,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未愈,甚或加重。均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无严重心、肝、肾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7-31岁,平均(16.40±5.18)岁;发热1-4 d,平均(2.33±O.95)d,平均体温(38.63±1.62)℃;血常规正常9例,白细胞计数减低12例,粒细胞百分比减低16例,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14例,胸片正常26例,肺纹理增粗5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8-33岁,平均(15.00±5.90)岁;发热1-5 d,平均(2.4l±0.97)d,平均体温(38.52±1.08)℃;血常规正常8例,白细胞计数减低11例,粒细胞百分比减低14例,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13例,胸片正常27例,肺纹理增粗3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发热病程、血常规和胸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在病初发热时,及时常规给予口服奥司他韦胶囊(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国药准字J20040058)75 mg(小儿用量酌减)2次/d,疗程5 d,以及对症退热治疗。热退咳嗽者:治疗组以沙参麦冬汤加味,药物组成:沙参、麦冬、百合各15 g,玉竹、花粉、冬桑叶、杏仁、桔梗各10 g,生甘草、生扁豆各6 g。低热未解加、连翘、银花各10 g;咽干咽痛加牛蒡子、射干10 g;咳剧加前胡、白前各10 g;痰粘而咳加川贝母(研末冲服)10 g;痰中带血加白茅根、藕节各15 g;乏力气短加黄芪30 g;咳痰黄稠加鱼腥草20 g,知母、黄芩各10 g。小儿用量酌减。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共3―6剂。对照组口服急支糖浆10 ml(小儿用量酌减)3次/d,共3-6 d。

1.3 疗效标准:痊愈:咳嗽停止,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咳嗽减轻过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咳嗽有减轻,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或咳嗽和临床症状无改善,甚或较前加重。

2、结 果

服药6 d治疗组31例,痊愈21例(67.7%),有效9例(29.0%),无效1例(3.2%),总有效率96.8%;对照组30例,痊愈12例(40.O%),有效10例(33.3%),无效8例(25.8%),总有效率73.3%。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 论

自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蔓延,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世界卫生组织后又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当属中医“时行感冒”、“咳嗽”等范畴。因该病发于秋冬季节,气候转寒,又急性起病,病初以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等肺卫症状为特征,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又当属中医温病学“风温”病范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对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敏感,具有肯定的抗病毒作用,因此治疗中必须尽早使用。流感病毒可导致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起病4-5 d后基底细胞层开始增生,形成未分化的上皮细胞,2周后纤毛上皮细胞重新出现和修复,肺炎型则有肺脏的病理变化。临床上以急起高热等全身症状为主,持续2-3 d发热等全身症状多逐渐好转,但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却更显著。针对热退咳嗽症状,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中医标本兼顾,辨证施治则可为甲型H1N1流感热退咳嗽提供积极、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有所帮助。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人感非时之气,病初风热病邪,侵袭肺卫,病至后期的恢复阶段,则多呈肺胃阴伤。治疗应滋养肺胃津液、润肺止咳、清泄余热。因此,笔者采用了吴鞠通《温病条辨》方剂沙参麦冬汤为基本方加味,原方主治余热未净,肺胃阴伤,咳嗽之证。加味用于甲型H1N1流感热退咳嗽,方中沙参、麦冬、玉竹、花粉滋养肺胃津液为主药,辅以百合、杏仁、桔梗以助养阴润肺、利咽止咳,佐以冬桑叶清泄余热,生甘草、生扁豆和养胃气。诸药合用可共奏润肺止咳、泄热利咽、和养胃气之效,兼证有别,或余热未解,或咽干咽痛,或咳剧,或痰粘而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或乏力气短,或咳痰黄稠随证加减用之。中医药治疗不仅针对咳嗽症状,还扶正固本,标本兼顾,促进机体修复。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达到了咳嗽症状缓解好和病情恢复快的良好效果。

上一篇:闭合性肾损伤20例诊治分析 下一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诱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