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对策思考

时间:2022-09-23 07:18:12

经济社会发展对策思考

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终极基础,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是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近期市委成立联合调研组,对全市人力资源和人才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调研,通过综合归纳和分析,对如何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和转化提升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初步的对策建议。

一、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基本估价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徐州市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比较重视人力资源储备,人才资本转化优势不断积累。至**年底,我市总人口为99.11万人,人力资源已达55.17万人,全市各类人才总数为5.6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1%,占全市人力资源的10.26%。二是不断加大改革力度,人才转化机制日趋完善。特别是**作为省第一批6个“人才特区”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储备保障机制的意见》、《**市延长高级专家退休年限的暂行规定》、《**市关于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得到优化,人事人才管理逐步实现由传统的大一统的干部管理向面对所有人才的分类管理,由注重城市人才管理向城镇和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延伸。三是宏观调控能力有所增强,人才转化条件逐步成熟。市委、市政府已经把人才工作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了对用人主体和人才主体的服务支持力度,建立了功能较为完备区域性人才市场,拓宽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服务领域,人才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市场化人才调节功能已初步显现。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体实力不强。虽然人力资源总量上比较丰富,但素质普遍较低,特别是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十分缺乏,人才整体竞争力、影响力不强。二是人才分布不合理。从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分布来看,全市16294名专业技术人才中,有14491名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和党政机关单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88.93%,而需要重点发展的工业企业所拥有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仅有436人,从事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的中高级人才也只有141人,与先进国家和发达地区80%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相比,形成强烈反差。三是人才结构不协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严重偏低,在经济发达地区,高、中、初级人才比例一般为1:5:11,而**的比例为1:11:25。全市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人员417人,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56%。四是人才引进比较困难。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整体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偏低,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机制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有不少差距,人才引进缺乏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等,不但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已经引进的人才也难以留住,加之我市产业层次较低,劳动密集型企业偏多,人才个人价值实现空间较小,个别企业单位甚至几年没有引进紧缺的人才,本市生源的大学本科生也不愿回**工作。

二、加快人力资源转化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源,是能动的资源、倍加的资源。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勇于占领人才的至高点,就会获得发展的先机。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是这样,国内也是如此,从1989年到2001年,广东经济平均增长率达13.4%,广东尤其是深圳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国优秀人才的聚集。全国百强县昆山市、江阴市、常熟市、绍兴县,为引进高层次人才都制定了非常优惠的政策,设立了人才开发专项基金,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丰厚的条件,汇聚了多方人才,又提升了本地人才,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综合实力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实现洼地崛起和后发先至,必须更加紧迫地认识到人才培养、开发、使用、吸引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优先积累的理念,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强化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推进人力资源转化载体建设和机制建设,以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为主线,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重点,大力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快开发培育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以高层次人才的吸纳集聚,人力资源的转化提升,人才结构的不断优化,强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

三、推进人力资源转化的对策措施

(一)研究提出人力资源开发和转化的总体目标。

根据**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提出中远期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构想,力争到2012年,全市人才总量应达到146455人。其中:党政人才达到2558人,年均增长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1940人,年均增长5%;专业技术人才达到26240人,年均增长10%;技能人才达到28980人,年均增长20%,其中高级技工1500人以上,中级技工人数要占技术工人总数30%以上;农村实用人才达到82337人,年均增长30%;社会工作人才达到4400人,年均增长10%。努力使各类人才队伍的数量、素质能够基本达到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建设需要,使人才队伍的结构和分布能够不断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协调。

(二)加快研究制定系统和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

在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关于鼓励企事业单位引进紧缺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意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同时,大力开展以项目和产业吸引、集聚人才,以引进人才来带动项目和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围绕市委五年任务四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和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研究制定人才开发、流动、激励和保障措施,不断提高人才层次,扩充人才总量。

一是制定《**市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开发的实施意见》,结合现有的项目和产业,加大本市人力资源培育开发力度,促进现有人力资源的尽快提升和转化。

二是研究制定加快人才使用与合理流动的政策意见。制定《**市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雇员制的意见》,创新人才选用模式,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制定《**市人才柔性流动管理办法》,坚持“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广泛开展“借才引智”活动,拓展引才途径。制定和完善《**市专业技术人员业余兼职管理办法》,改革专业技术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开辟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向企业一线流动的通道。

三是研究制定鼓励、扶持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制定和完善《**市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设立**市科技创新基金,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结合、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途径,积极开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着力培育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源。进一步修订完善《**市优秀人才管理办法》,提高优秀人才津贴待遇,激励现有各类人才创新创业。

四是建立健全人才开发的保障机制。设立市人才开发专项基金,人才开发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力争每年财政对人才开发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健全和完善《关于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储备保障机制的意见》,落实好人才的待遇和保障,解除人才后顾之忧。

(三)积极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载体。

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培育和转化的基地建设。借助**区位优势和省“人才特区”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创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区域性的、适应东陇海产业带发展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利用好江苏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优势,举办专业技术人才高研班,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举办各类岗位技能培训班,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二是加强区域性的人才市场建设。力争把“江苏省东陇海人才市场”建成苏北、鲁南一流的、有广泛影响的区域性人才市场,着力发挥人才市场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调节作用,把人才市场建成东陇海产业带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市场化配置的集散地。

三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载体建设。创建企业博士后科技工作站。扶持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博士后工作站。制定《**市博士后工作站管理规定》,落实博士进站、出站条件和科研经费等管理制度,吸引高层次人才,促进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创建东陇海留学人员创业园,在锡沂工业园区建立留学生高新技术创业园,实施人才、项目、技术、资金对接,集中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提供科研基础设施、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和科技数据、技术标准信息库等基础性平台,为科技创新和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

四是强化人才开发的服务载体建设。制定《人才手册》,每年根据全市的人才需求和预测,滚动人才专业需求目录,及时向国内外公布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岗位招聘信息。实施“联系百家高校,服务百家企业”“双百”工程。根据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和高校专业设置,定期邀请百家高校分管就业负责人及专家学者来我市参观考察,组织百所高校师生与企业供需见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订单式”培养合作意向,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联系桥梁,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人才资源和技术信息。定期举办“三会”。每年召开**市夏季公益性人才招聘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金秋人才技术洽谈会、外地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企事业单位引进紧缺人才搭建平台。建立“**市人才网站”,创办“**人才信息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开展人才供求信息互动交流,向全国全省的人才和企业,特别是为本地人才和企业提供人事政务信息服务。

五是建立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聘请省内外知名学者、人力资源专家,为我市重大人事制度改革、重大人才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咨询,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和其他重大决策水平和质量。定期开展“**市百名优秀人才”、“**市创新创业人才”评选和表彰奖励活动,营造人才创新创业氛围。

(四)加快现有人力资源的提升和转化。

实施公务员能力提升工程。用3年时间对45岁以下公务员轮训一遍,探索差别式、按需式、开放式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熟悉经济管理,外经外贸,财税金融,城市规划等知识,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公务员。每年选送50名左右科级干部赴高等院校培训,选送100名左右的单位中层干部到先进发达地区或发展一线学习锻炼。

实施经营管理者培训计划。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20名左右中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到大企业、大集团和商务基地去学习。充分利用各类现有的培训资源,积极组织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经理人培训,努力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职业经理人。

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加强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的培养力度,构建“基地-项目-人才”一体化培养机制,努力打造优势学科专业人才群体、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群体、青年创新人才群体和支柱产业人才群体,实现优秀人才集群化发展。

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依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省内有关大专院校,建立各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同时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加快培养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及实用型人才,特别是各类高技能人才。

实施乡土人才开发工程。大力加强农村党员群众技能化建设,认真实施农民科技素质培训工程,依托新农村建设服务团、专家党课村村行等有效载体、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辅导、外出学习考察等多种方式,加速培养一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型创业人才,实现农村劳动力由打工型向创业型转化。

实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开发培养计划。不断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推行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职业资格聘任制度,通过3~5年的努力,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社会工作人才配置机制,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民间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

创办人才论坛。每年定期在市委党校开设人才论坛,邀请高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举办讲座,或请本市优秀人才现身说法,介绍创新创业经验,激励引导人才创新创业。

(五)不断健全和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以德才兼备和业绩能力为前提,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标准。对党政人才重在群众认可;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行政认可为主向市场评价为主转变;对专业技术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对高技能人才要依托专业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进行评价。到201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继续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坚持“个人申请、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的职称改革方向,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职业资格制度和专业技能水平认证,逐步实现职称、职业资格的社会化评价。

(六)加快推进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制定《**市人事公共服务标准》和《**市人事公共服务指南》,规范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程序、服务管理。

二是成立专业招才引智队伍,广泛开展招才引智活动。由市委、市政府牵头,抽调职能单位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招才团”,每年5月份、10月份,分别赴省内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宣传推介**,引进我市急需紧缺大学毕业生。建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对本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颁发“人才绿卡”,并凭此卡享受市民待遇和有关优惠政策。并建立“一站式”人才引进服务窗口,手续随进随办。

三是健全人才信息与反馈机制。运用信息搜集、处理和等手段,及时向国内外公布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岗位招聘信息,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等信息。进一步完善全市人才信息库,对各类人才信息及时进行维护更新,并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帮助人才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

四、加强对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规划、协调全市的人才工作。市委组织部负责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提供宏观、政策、协调等服务,并负责市人才开发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各镇和市直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人才工作组织网络和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强化组织领导,最大限度地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努力形成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合力。

二是建立健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的人才意识,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工作主体到位、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切实使各级、各部门做到在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在制定发展规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在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

三是大力推进人才多元化建设。在加大力度做好引进高层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同时,坚持两手抓,不断推进本地现有人才的提升和转化,通过持续、不间断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使一般性的人才转化提升为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使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提升转化为高层次人才和各部门行业的专家。在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认真谋划与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相匹配的其他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金融、物流、中介、文化、传媒、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建立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组织部、人事局以及专业技术人才比较集中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都要联系1-2名专家或优秀人才,定期走访座谈,加强沟通,掌握情况,关心慰问人才,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五是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重大的科研成果、对企业发展或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人才的典型经验和事迹,宣传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奖励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定期召开人才大会,表彰奖励人才开发的先进单位和有突出成就的各类人才。

上一篇: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通知 下一篇:青年干部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