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妇科疾病286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23 05:28:59

女童妇科疾病286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10岁以下女童发生妇科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以降低女童妇科疾病的发生率。方法 将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门诊和住院诊治的286例10岁以下患妇科疾病的女童进行分析。结果 286例患病女童中,妇科感染性疾病216例(75.5%),损伤42例(14.8%),阴道异物21例(7.3%),卵巢肿瘤2例(0.7%),处女膜闭锁2例(0.7%),假性性早熟2例(0.7%),先天性无阴道1例(0.3%)。结论 加强女童预防保健,积极宣传女童卫生保健知识,防治女童妇科疾病,应重视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诊治,有利于减少女童妇科疾病的发生,增强女童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女童 妇科疾病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02-02

小儿妇科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倍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了解女童妇科疾病的发病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可以加强对女童妇科疾病的认识和预防,降低女童妇科疾病的发生率。现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在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286例10岁以下女童的妇科疾病发生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10岁女童妇科疾病共286例,年龄在2―10岁之间,平均年龄6.22岁,其中3岁以下(含3岁)28例,占9.8%;3岁~10岁258例,占90.2%。来自乡镇农村患儿185例,占64.7%,来自城区101例,占35.3%。

1.2 诊断方法

患儿均做妇科视诊,观察外阴、阴道口的外形、分泌物的性状及有无异常组织,了解有无腹痛、发热等症状,必要时做B超检查,常规做分泌物检查包括白细胞、清洁度、滴虫、霉菌等,同时取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查。

1.3 疾病分类

以感染性疾病居多,共216例,占75.5%(表1),其中主要是外阴阴道炎居多,201例;出现小粘连15例。损伤42例,占14.7%,其中因骑跨等外伤原因所致不同程度损伤40例,犯致损伤2例。

另外,阴道异物21例,占7.3%;卵巢肿瘤、处女膜闭锁、假性性早熟各2例,分别占0.7%;先天性无阴道1例,占0.3%。

表1 12岁以下女童妇科疾病分类

对于感染性疾病进行病原学检查(表2),发现其中大肠埃希菌感染89例,白假丝酵母菌感染58例,蛲虫2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7例,阴道毛滴虫感染15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4例,淋球菌2例。

表2病原菌感染分类

女童妇科感染性疾病中,其病因有多种,对本院接诊的216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中主要以女童外阴、部位不清洁以及间接感染的诱因发病,见表3。

表3 感染性疾病病因分类

2 治疗

2.1 感染性疾病治疗

首先查找病因,进行病原学检查,再施以治疗。治疗以口服用药(严重者静脉给药)、局部(外阴)用药物清洗及抗感染药膏涂擦相结合,严重者予以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并要求家长保持患儿外清洁、干燥,尽量减少摩擦。对于小粘连患儿由于其年龄都小,所以多选用在麻醉下进行分离粘连,术后抗感染等巩固治疗。

2.2 损伤的治疗

患儿治疗以缝合、止血为主,均在麻醉下手术,缝合时要注意患儿解剖结构和日后的生理功能,尽可能保证让其完美无缺,来院就诊的损伤的患儿中有2例合并有严重的尿道断裂,无法修补,经紧急止血等处理后转往上级医院。

2.3 阴道异物治疗

本院接诊的21例阴道异物患儿年龄均偏小,6岁左右,对于此类患儿需详细检查询问,治疗时避免损坏其正常的生殖解剖结构,难以直接取出时,需辅以麻醉及鼻窥镜才能从阴道取出异物。

2.4 卵巢肿瘤治疗

2例卵巢肿瘤患儿中有1例为良性卵巢囊肿,术中完整剥出肿瘤组织,尽量保留其正常卵巢组织,减少对其日后生育功能的影响;1例为恶性肿瘤,转往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2.5 生殖器发育畸形治疗

2例处女膜闭锁患儿10岁,因周期性下腹坠痛就诊,经详细检查发现为处女膜闭锁,其内生殖器官发育均正常,对其进行处女膜切开、整形等治疗,术后恢复正常。1例先天性无阴道转往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3 讨论

小女孩在青春期发育以前,一是外阴发育差,不能遮盖尿道口及阴道前庭,细菌容易侵入[1];二是其卵巢和阴道均未发育或发育不完善,雌激素水平低,外阴、阴道皮肤黏膜较薄且无弹性[2],缺乏酸性杆菌,抵御外邪的能力差;二是不注意外清洁卫生,特别是在农村,比如不按时清洗外阴或清洗不彻底、尿布不干净、内裤太紧、擦大便方法不正确等。三是女童与母亲同住,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间接传染,衣物(特别是内衣、内裤)混在一起洗涤,未定期曝晒、消毒。这些都是女童外阴阴道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的重要原因。

在本院接诊治疗的感染性妇科疾病女童中多有外阴痒痛或不适感,尿频、尿痛,排尿时哭闹,内裤上有黄色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外红、肿和较多的凝乳状的分泌物,无全身感染或盆腔炎症发生,主要以局部症状表现突出。

由于女童年龄较小,故在询问病史、查体和治疗时,态度要和蔼,要有耐心。对于缝合等操作时最好在麻醉下进行,并注意小孩的生殖解剖结构。

综上所述,外阴阴道炎属感染性疾病,易复发,因此要注意防治结合,尤其预防疾病至关重要,警惕家庭成员间的相互间接传染,应注意衣物分开洗涤,被褥定期曝晒、坚持专用[3],女童外清洗尤为主要,可适当用中性肥皂擦洗外阴,一定要保持外干净、干燥。加强女童的预防保健,积极宣传女童卫生保健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治女童妇科疾病在于防重于治,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注意女童外清洁卫生,有利于减少女童妇科疾病的发生,增强女童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3

[2] 黄锦,宫克,郭菲.46例女童妇科疾病回顾性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6):44-45.

[3]陈晓园,陈浮,邓霭辉等.淋菌性阴道炎122例临床分析[J]。2010,26(9):683-685.

上一篇:小切口瓣膜修复手术的临床观察研究 下一篇: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