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9-23 05:21:55

当前经济形势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若干思考

摘要:在此轮全球金融危机进入后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结合珠三角、长三角的民工荒,探讨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为农民工营造良好的返乡创业环境,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率。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2-36-03

在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的出口下滑严重。劳动密集型产品订单大幅减少,我国沿海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倒闭、停产和限产的现象。很多农民工受此影响。提前返乡。进入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出口也已企稳并慢慢走向复苏,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却闹起了民工荒,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朋友从最初被动失业走向了现在主动返乡,农民工返乡创业之势越演越烈。本文从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背景原因人手,探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动因

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始于上个世纪末,是农民从中西部到东部、从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外出打工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些农民朋友渴望致富,运用自己在打工期间积累的资金和技术,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而形成的一种农民“回巢”现象。农民工返乡创业高潮的兴起。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项转移的旧格局,呈现出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和双向就业的新局面。这种新局面出现的原因,并不像当初农民外出打工就为了挣钱那么简单,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产业转移是深层次动力。从国家层面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农民工返乡创业高潮兴起的深层次动力。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发现,这几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产业转移特性非常明显,很多返乡农民以前从事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作。改革开放30年来,东部地区首先沐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长期的经济高速发展。现在已经进入到相当高的发展阶段。随着土地、劳动力、水、电等生产成本的大幅攀升,东部地区开始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倾向于资本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等。而中西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基本具备了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条件。加上国家政策,如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大力推动,农民工顺势而为。回到自己家乡,返乡创业。

2.打工期间积累了资金和技术是必要条件。长期的打工生活。使农民朋友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学会了一些生产经营技术,接收了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这是促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础。据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发现,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回乡创办企业的行业与其以前打工从事的行业相同,主要集中在食品、餐饮、建筑、运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这说明长期的打工生活。对其返乡创业创造了必要条件。

3.返乡创业投资环境的改善是现实基础。2006年4月25日,总理在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一份调研报告上批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有多种途径。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条重要的路子。”中西部地区的各地政府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指示,切实转变思想,积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条件。从先前的“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和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转向现在的“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新理念。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的良性互动格局。真正实现了从外出打工“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回乡创业“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的转变。

4.农民工有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一方面,几年的打工生涯。使农民工在外部世界的刺激下。滋生了强烈的致富欲望。在访谈过程中。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朋友都说到,外出打工只能挣辛苦钱,要想致富,还得自己创业。另一方面。城市二元体制的排斥和就业形势的严峻,促使农民工想回乡创业。进入大城市打工,很难得到城市人的认同。生活成本高昂,就医问题、孩子上学问题、户口问题等长期得不到解决。加上工作不稳定、不体面,这些都促使一些有能力的农民工想回乡创业。

5.乡土情结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精神动力。一方面,在我国传统的乡土情结深入人心,都说月是故乡圆,水是家乡亲。在城市。打工的农民朋友没有归属感,在感情上受到一定的伤害。比之家乡,他们人熟地熟,有事亲戚朋友可以帮忙。所作所为也可以得到当地社会文化的认同。这些都是他们选择返乡创业的动力。

6.返乡创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很多农民朋友也想为自己家乡的建设做出一定贡献。如重庆市巴南区南彭镇的李顺华同志,其上世纪90年代在昆明闯出一番事业后,响应家乡人民的号召。在2009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返乡再创业,为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另外。有很多农民朋友返乡创业是为了照顾家人。据调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中。大多数是青壮年。农村剩下的都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为了照顾老人。教育孩子,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朋友都选择了返乡创业。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义

目前。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有人认为是“小打小闹”。不足重视;有人认为这与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矛盾:还有人认为现在提这个时机还不成熟,为时过早。其实。农民工返乡创业。不管是对其自身而言。还是对国家战略层面来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升了创业者自身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对于创业者来说。返乡创业最明显、最直接的影响是提升了其经济地位。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百县农民工调查显示,2006年。返乡创业者家庭人均年收入21700元,是全国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3587元的6倍,是外出务工人员年平均收入6577元的3.2倍。同时。创业者在增加自身收入的同时。通过雇佣当地父老乡亲或者让其入股,也增加了其他农民的收入。

2.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办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样可以吸纳更多的当地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据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发现,平均每名创业者可以带动就业3.8人。另外。从河南信阳等地的调查来看。在回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中。很多都雇佣了50岁以上的农民。这对当地中年以上劳动力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3.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在国家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强农惠农的大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携带在外打工挣到的“第一桶金”和学到的知识技术,回到家乡办企业。不管是对乡亲的思想观念。还是卫生习惯、社交

礼仪等都会起到一定的启迪和示范作用。而且,很多回乡创业的农民见多识广,返乡后成为农村发展和建设的骨干力量,一部分具有领导才能的人还担任了村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匮乏的问题。可见。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回乡创业者大多从事非农产业。据2007年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发现,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产业分布情况是:第一产业占28.3%、第二产业占30.7%、第三产业占32.1%,其他占8.9%。返乡农民工一般响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号召,依托优势农业。发展了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群,兴办二、三产业。积极发展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配件配套企业,促进了一批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5.有利于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一种新的有效机制。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教训,以前的城镇化主要是通过“农民离农。农民离村”来实现的,也就是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所说的“减小分母,增大分子”来实现的。这里有一个问题,农民离开农村进城打工。就是推进城市化了吗?我看未必。诚然。进城务工的确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不是增加所有农民的收入,而且这给城市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一般都把企业创办在镇上或者离家较近的村庄。不离开农村。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只有这样的城镇化道路才是内生的、本源的、可以持续的。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1.政府层面,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少。缺少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是一个普遍现象。对于外商大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或给出很多的配套服务,而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却不管不顾。尽管有些地方制定了一些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但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工未能及时了解到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而且,有些地方政府工作效率低下。行政审批手续复杂,“管、卡、压、要”的做法时有发生。户籍制度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也是后顾之忧。

2.市场融资层面,资金缺乏现象普遍。很多农民工返乡创业。投入的资金往往是自己几年外出打工所积累的血汗钱,但这点钱对于办企业实在是杯水车薪。据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发现,80%的农民朋友认为回乡创业最困难的是融资问题。在投入办企业的资金中,自有资金、私人借款占大部分。政府支持的资金和银行贷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农民工返乡创业流动资金、发展资金短缺成为木桶上最短的一块挡板。

3.创业用地层面,面临用地制约。创业就需要用地。但现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租用土地又不能作为企业用地。一方面,在部分农村存在大量的荒山、荒滩和镇村边角地等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想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找不到可以进行创业的用地。还有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工想在小城镇获取创业用地。却遇到了没有指标、土地出让价格过高等问题。

4.信息服务层面。返乡创业者信息资源闭塞。把握市场难。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一些返乡创业者缺乏相关的中介机构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对产品的定位不够准确,产品结构单一,没有嵌入产业链。没有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办企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5.返乡创业农民工自身层面,文化水平偏低,发展后劲不足。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据调查。返乡农民工中,40岁及以上人员最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近80%。虽然在外打工期间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毕竟受教育程度较低和知识水平有限。决策时往往把眼前利益看得太重。看问题缺乏长远眼光和一定高度。创办的企业很多都实行家族式管理。管理不规范、不严格的事情随处可见。

6.人才招聘层面。吸引力不够。技术管理人才难招。很多返乡创业者反映,急需的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招不到、留不住。这也成为返乡创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工返乡创办的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含量低,利润率低,工资薪金方面难有突破,加之所办企业一般都在比较落后的乡镇和农村,对于人才缺乏吸引力。

四、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1.地方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制定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至少做到和外资“平起平坐”。并加大宣传力度,真正让返乡农民得到实惠。二是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实行“一顶帽子”管理,一个“本子”收费。三是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免去返乡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四是对返乡创业比较成功的集体和个人,设立奖励制度,树立典型。

2.加强金融创新。拓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渠道。融资是农民工返乡创业遇到的最大难题。只有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一是政府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于比较好的项目要舍得投入。现在政府财政里面。专门有一块属于开放性生产经营项目资金。这些资金在使用方面。要尽量向返乡农民工倾斜。二是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加大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要深入农村。深入返乡农民工中间加强调研。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发适合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产品,切实解决农民工贷款难的问题。三是加大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税收扶持力度。国家应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进入的不同行业特征,对不同的经济实体确定不同的税费减免期限。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先引导和扶持尽可能多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尽可能多的经济实体,支持与鼓励其中发展潜力大、前景看好的企业做大做强,等这些经济实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且有承担税负的能力时,再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小企业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法人与自然人联名贷款等有效形式,成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基金,尽全力解决返乡创业融资难的问题。

3.着力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问题。制定和出台一些关于农民工创业用地的法律法规,将农民工创业用地纳入城乡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大力开发农村中闲置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滩,坚持占补平衡的原则,既保证返乡创业的用地需求,又不占用耕地和损害环境。另外。有条件的可以在城镇建设一定规模的返乡创业园,配套一定条件的基础设施。想法设法解决返乡创业用地问题。

4.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信息支持。只有广泛了解和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返乡创业才可能取得成功。笔者建议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多方收集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通过印发简易的市场信息报。设立市场信息专栏等,把各种信息告知创业农民工。只有农民成为信息化的农民,农民工返乡创业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和发展空间。

5.建立健全农民工创业指导和培训体系。尽管农民工在外打工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毕竟大多数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低,对于现在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知识还很缺乏。各地要针对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免费开展创业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指导中心,从实践技能入手。以引导式理论培训和关键技术培训为主。以理论知识讲授为辅。

6.优化工作环境,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的吸引力。这个问题在初期比较难以解决。我们应该尽量做好规划。对于关键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舍得投入。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最大限度的薪资待遇。另外。还可以结合赠送股份、期权等方式,提高企业吸引力。争取招到和留住关键人才。

参考文献:

[1]韩俊、崔传义,做好农民工回乡创业这篇大文章[N],中国经济时报,2007-12-31:5

[2]梁欣,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理性选择[J],凯里学院学报,2009,(04)

[3]韩俊、崔传义,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11)

[4]黄建新,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研究――结构化理论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上一篇: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体制改革及其效果分析 下一篇: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