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技术

时间:2022-09-23 05:13:55

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技术

经过反复摸索探讨及临床试验,根据三叉神经第三支的神经走行即三叉神经第三支的下齿槽神经,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并由颏孔浅出的特点,针刺下颌孔、颏孔可以治疗疼痛,所以我们采用直接针刺神经的入点(下颌孔)、出点(颏孔),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经第三支的神经,达到止痛或缓解疼痛的目的,发明了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的新技术,丰富和发展了现代解剖、神经医学与传统中医经络学说相结合的理论。

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面颊部的阵发性疼痛,持续几秒至几分钟。

疼痛至少有下列特点中4项:①疼痛沿三叉神经第三支散布;②特征为突发、剧烈、尖锐、浅表、刀刺样或烧灼样;③疼痛剧烈;④由扳机点触发,或因某些日常活动诱发,如吃饭、谈话、洗脸或刷牙;⑤发作结束后,患者完全无症状。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扳机点受到非有害刺激可以诱发疼痛。

病史、躯体检查及必要时所做特殊榆查可排除导致面痛的其他原因。

适应证

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患者,临床分级为轻度、中度患者为佳。

禁忌证

①过于饥饿、疲劳者禁针;②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禁针;③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局部禁针。

操作方法

器械准备 30号1.0-2.0寸弹性良好的不锈钢毫针;电麻仪。

详细操作步骤

腧穴定位 “二孔”即解剖学的颏孔、下颌孔(见图1。

颏孔(长春二号穴位):位于下颌骨体的外侧面第1、2磨牙间的下方,下颌骨体上、下缘中点的稍上方。即鼻翼下方引一条水平线,以下颌尖为中点作水平线的平行线,在口角旁向这两条线作垂线,垂线的下1/3就是颏孔的进针点,相当于地仓穴向下垂直线与承浆穴水平连线的交点处。

下颌孔(长春一号穴位):位于下颌骨体的内侧面,在口角与耳根作一连线,在同侧的眉梢向这条连线作垂线,垂线的延长线与下颌骨内侧缘的交点就是下颌孔的进针点,也就是下颌骨角前1.0cm处,按之有凹陷,凹陷的内侧面便是下颌孔的进针点。

操作方法 ①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②用75%酒精常规消毒局部;③颏孔进针时针尖朝下颌角方向,采用平刺法刺入0.8~1.0寸;下颌孔进针时针尖沿下颌骨体内侧面向上直刺1.2-1.5寸;④患者有酸胀麻木,或沿神经走行方向触电样放散感。⑤医者下针有沉涩、紧滞如入槽缝感。⑥1次/日,每次留针30分钟;⑦留针期间连接电麻仪,用低频连续波型,连续开关调至8-9,输出开关调至1.0-2.0,使面部肌肉有抽动麻木感,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

治疗时间及疗程

治疗1次/日,留针30分钟/次,10天为1个疗程。

关键技术环节

针刺部位要准确,针刺点要到位,患者一定要产生放射性针感。

注意事项

因孔内有神经、血管通过,所以不能提插,不能捻转。

起针时应注意缓慢起针,并按压2~3分钟。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如果出现出血,一定要按压止血,同时用冷水冷敷以促进血凝,24小时以后,用热水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收。

不良反应/事件

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未见不良反应。

康芝药业有奖知识问答上期答案

1.正确答案:C

2.正确答案:B,D

3.正确答案:D

4.正确答案:A,B,C,D

上一篇:飞防植保还需突破四道关 下一篇:遇见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