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方法探讨

时间:2022-09-23 04:57:48

关于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方法探讨

摘要:在土建工程的施工中,框架结构应用较为普遍,如何控制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是当前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策略

引言

对于土建工程来说,框架结构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而浇筑成的承重梁柱来为房屋的主要结构,构件的面积通常比较小,所以其结构承载能力通常不大。

1框架结构常见问题概述

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上应用十分普

遍,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抗震防风效果,在我国城市基础建设中其应用非常广泛。然而,当前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多施工质量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1.1梁柱问题在土建工程中,梁柱的施工异常中要,而且非常复杂,因为节点够着相对而言并不单一,钢筋的分布也十分密集,在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往往施工难度非常之大。尤其在施工中间柱时,往往由于钢筋交错程度高,钢筋非常不便于绑扎,很多工程中通常利用整体沉梁,导致节点下面的钢筋绑扎不到位,有的甚至在梁的节点处没有放置箍筋或少量放置箍筋,这样对整个工程都会形成严重的安全以及质量问题。有的土建工程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施工中,施工人员非常了解节点内部箍筋绑扎十分困难,便采取相关非规范手段进行箍筋的拼合,比如利用两个开口箍筋进行组合,甚至在所有节点区域均采用开口箍筋,这样的措施,完全不符合规范上的技术要求。因为,箍筋的密实性以及其末端弯钩的技术要求,是有效约束混凝土的必要条件。在实际施工当中,运用分层套箍法,是比较好的方法,但是其需要将节点区域的模板进行拆除,才能保证箍筋的牢固度,这样施工起来,极其不方便,施工难度相当大。而有些施工单位或施工人员普遍采用原位绑扎法,所谓原位绑扎法,即通过梁底模的安装完毕后,在其上面进行钢筋的绑扎,然后安装侧模板,通常这样施工会造成相关的质量缺陷。

1.2模板施工问题模板工程是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达到设计要求的抗震设防能力。所以,模板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构件轴线位移原因:①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②轴线测放产生误差。③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④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⑤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⑥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⑦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2框架结构施工优化策略

2.1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由于梁柱节点钢筋分布密集,箍筋绑扎困难,便存在节点不放箍筋或少放箍筋的现象,给工程留下隐患,这种现象在先立模后绑轧钢筋在整体下沉的施工方法别容易出现。众所周知,梁的箍筋返工最麻烦,所以必须在梁骨架落入梁模之前,对照设计图纸,全面复查各处有无错漏,复查结果完全正确之后才可将梁骨架落入模里,对于确实已落人梁模而梁箍筋又需加密的,必须返工加密。

2.2模板施工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2.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3.1底板反粱及墙体浇筑在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其墙体在第一次浇筑底板时,必须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具体外置必须保证在反梁30cm以上的位置,首先将减石子砂浆(与混凝土配比相应)添置于施工缝内,然后再进行浇筑,分层振捣。

2.3.2墙、柱混凝土的浇筑在墙板的浇筑过程中,必须采取分层浇筑方案,并分散性布置下料点,保证浇筑过程既连续又循环。控制堆料的高度,一般在1m以下为宜。保证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在2m以下,如果超过2m,则必须用串筒或其他设备来保证洞口两侧的混凝土高度一致,在下灰过程中,保证下灰的统一性,并采取同时振捣,防止洞口的形变产生,对于大洞下部模板(通常是1:1)应采取补充振捣措施,便于避免漏振。柱以及墙体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必须首先清除底部的软弱层,将于混凝土配比相当的水泥砂浆进行填充,填充厚度为50cm-100cm,这样可避免底部出现混凝土烂根。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必须连续,在进行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必须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并且每一层都需要振捣,直到无气泡产生。

2.3.3梁板混凝土采取同时浇筑的方式,在浇筑过程中,必须从一端下灰,并且配置振捣器进行振捣,充分保障混凝土的推进方向

是由梁底起,梁前止,计算梁高来采取相应的分层浇筑,浇筑进行到板底后,采取联合板浇筑措施。梁板混凝土必须进行流水段的划分,按流水段来进行梁板的建筑。对于梁而言,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方式为快插慢拔,保障这道均匀,对于板来说,以平板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为宜,充分保证表面平整度,可利用木抹子进行抹平,抹平时注意顺序,应为从前到后的顺序。

参考文献:

[1]夏銮,宁国栋.框架结构混凝土的施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6):84-85.

[2]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上一篇:浅析现代工业园区规划与管理 下一篇:300 MW机组启动旁路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