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师舞蹈课堂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9-23 04:26:38

关于幼师舞蹈课堂教学的思考

我校是一所综合性师范学校,所涉及的学科较多,作为音乐专业和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舞蹈素质是必备的。针对学生普遍来源于普通中学,且大部分是农村学生。他们入校前从未受过舞蹈专业训练,舞蹈艺术素质普遍较差,对他们的训练就必须从基础开始。要在有限的几年内把她们培养成能跳、能教、能编、能导的小学幼儿教师,那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舞蹈课堂教学极其重要。针对学生的现状,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和舞蹈教学固有的特点。我认为《舞蹈》杂志99年第四期张琳仙在一文中提出“口传身授,主体参与”型课堂教法比较科学,值得采用。根据张教师的课堂教法,结合自己十多年来师范舞蹈教学的实践,我认为幼师专业的舞蹈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引导入门法

我校幼师新生入校后,对所学舞蹈知识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学了舞蹈有何用。这时候,激发兴趣就很重要了。激发兴趣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看舞蹈录像。以“节目”中那些健美的身体姿态、优美舒展的动作、丰富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常常在新生进校不久,就组织她们观看舞蹈资料,尤其是本校高年级学生进行舞蹈训练以及到外面演出和比赛的光碟。当她们对此发出惊叹,很羡慕高年级的姐姐们时,趁机教育她们。凡是都是从零开始,今天她们看到的这些自己也会做到。有时还带她们参观高年级的课堂,让她们有一个直接的目标,引导她们积极向上。激发兴趣后就是引导入门。引导入门,则是在学生对舞蹈产生兴趣的基础上,用学生熟悉或易懂的音乐编配出合适的动作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到训练中去。学生才开始接触舞蹈课堂,一般是从基本功的训练开始。而基本功的训练则是枯燥而又艰苦的。我经常对学生说,练基本功是“痛并快乐着”。压腿、踢腿、搬腿、开胯、下腰等软度和韧带练习,要不断的重复训练,忍受才开始的痛楚。但是,几个月坚持下来,当看到自己能够劈叉、下腰等,自己很有自豪和满足的感觉,也为以后的学习训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课程教学中,基本功训练的伴奏音乐尽可能的结合学生熟悉的音乐,还可以在课堂中加入学生喜欢的现代舞基本训练。这样,学生逐渐对舞蹈产生兴趣,慢慢入门了。

二、口传身授法

口传身授是指教师在训练时不仅以优美、规范的动作作直观形象供学生模仿,而且还要用生动、准确、精炼的语言把本节课所学的动作名称、规则、标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及达到的教学目标表达出来,可避免学生走很多弯路,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点对舞蹈课的教学来说是重点。舞蹈课的教学主要来自直观教学,也就是示范法。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跳的时候比说的时候多,尤其是新生。她们才开始正处于模仿阶段,通过对教师的镜面示范和背面示范来学习动作。同时,我们还有加以生动、准确、精炼的语言来解说动作要领及重难点。高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讲解引导比示范要多得多。更多的是激发她们的潜力,发挥她们的想象,培养她们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口传身授法更适用于一二年级的学生。

三、相互观审法

舞蹈课堂中由于学生舞蹈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领会和掌握舞蹈知识就会有快有慢。如果光凭教师来指导较慢的学生,效果不是很明显,且时间会花费很多。相互观审法指在学生分组轮流练习、集体观审的教学过程中、让领会掌握较快的同学在练习时,对领会掌握较慢的同学在练习时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以引起大家的注意,避免错误动作的重复出现。这样,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好沟通,也避免其他同学做相同的错误动作。

四、启发创作法

启发创作是指在即兴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让学生根据音乐旋律、节奏特点,结合自己所掌握的舞蹈语汇和技艺,创作出能表现自己水平的舞蹈句子。舞蹈的启发创作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一般来说到了三年级时,我们就要求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创编幼儿舞蹈。先根据音乐旋律、节奏特点创编简单的幼儿律动,再是幼儿歌表演,最后才是集体舞蹈和表演舞蹈。

五、轮流总结法

轮流总结是指每节课的结束之前,要由轮到的同学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教师觉得不够完善的,练习时作适当的补充,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我们培养的是幼儿教师,因此教学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有些学生舞蹈素质很高,表演能力也很强,但叫她进行教学讲解,就结结巴巴,讲不到要点,甚至不会讲。这类学生,就要对她进行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鼓励她多说,把自己怎么掌握的方法讲出来,对自己及他人进行学结。

六、鼓励成功法

鼓励成功法是指学生在训练疲倦时或不得法时,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在学生有所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成功的信念。这种方法无论对于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学生,都很适用。学生进行舞蹈训练时,往往因老学不会或练不好一个动作而气馁,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关注和鼓励,帮助她们度过难关。我有个学生,进校时就是舞蹈零基础。把她引导入门后,她对舞蹈很热爱,也很刻苦,常常一个人在课余时间加练。可能是强度练得太过,她开始觉得身体疲惫了。正好我们所学的新舞蹈动作较难,她又有几个动作始终完成的不是很好。所以找到我说她不想学舞蹈了,没有天赋,不是这块料。我问清楚她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先给她指出她所学不会动作的原因,让她首先感觉学会的快乐;其次,先表扬她刻苦训练,再给她讲明练习舞蹈的规律,要劳逸结合,不能蛮练,让她明白道理。最后鼓励她克服困难,再接再励。最后这名学生通过不解的努力,成了我校的舞蹈尖子。毕业后也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教师。她毕业后回来看我,对我说:“刘老师,感谢你当初没有放弃我,鼓励我一直学下去”。所以,我认为,教师的鼓励会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会成为学生成功的桥梁。

幼师舞蹈课堂教学中,这种“口传身授、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的设置,既可以发挥舞蹈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使学生获得应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舞蹈基础较差的情况下有较大的提高,为学生将来从教奠定基础,培养能力。

(作者单位:618000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

上一篇:浅议中学生灾害教育的科普实践 下一篇: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