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计划对低收入家庭幼儿教育启发

时间:2022-09-23 04:13:13

开端计划对低收入家庭幼儿教育启发

开端计划(HeadStartProject)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的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发展计划,可以为我们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开端计划”的产生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二战的结束,美国工业飞速发展,然而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在教育领域内的表现尤为明显。由于贫困,广大黑人及少数民族裔的子女往往被排斥在学前教育之外。因此,下层人民发出民主和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呼吁。1963年,迈克尔哈林顿(MichaelHarrington)发表了《另一个美国:美国的贫穷》一书,书中指出:“美国有四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标准线以下,其中有三百万人生活在极度的贫困线下。他们的子女完全得不到适当的早期教育,导致入小学后很难适应学习环境的要求。”这本书引发了由美国当任总统约翰逊提出的“向贫困宣战运动”。这场运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为生活在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提供免费补偿教育,以打破“贫困圈”。1965年夏,美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开端计划”,这一计划由经济机会办公室(OfficeofEconomicOpportunity)发起。

二、“开端计划”的发展现状

1.“开端计划”的目标、目的和管理

“HeadStart”在英文中为体育用语,有两种解释:一是提前出发,或优先;二是并驾齐驱(赛马中专用)。这两种解释巧妙地反映了本计划欲达之目的:让穷苦家庭儿童先出发(受教育),然后(入学后)与其他孩子并驾齐驱。“开端计划”把自己的使命定义为:通过为处境不利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健康、营养以及其他社会服务来提高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从而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因此,“开端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服务方案。

“开端计划”总的目标是: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综合,以改进他们的教育、社会和健康状况,为其在学校的成功做好准备。“开端计划”的目的有四:一是改善幼儿身体健康状况;二是提高认知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和概念方面的技能;三是增进幼儿的情感和社会发展,获得成功的态度和信心;四是帮助幼儿和他们的家长得到发展,增进幼儿和家庭的自尊和尊严。“开端计划”属联邦健康和人类服务部(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管辖。该部下设全国儿童、青年和家庭管理署,其下又设开端计划局(HeadStartBureau),负责管理各地方开端计划办公室(RegionalOffice)。办公室下设3个机构:指导委员会(BoardofDirectors)、地方监督(LocalGrantee)和政协委员会(PolicyCouncil),具体负责各社区的“开端计划”项目。在各个州和社区,允许这些计划在联邦指导路线的结构内灵活、因地制宜地发展项目。

2.“开端计划”的特征

(1)美国联邦对“开端计划”不断进行财政投入。美国每年都增加对“开端计划”的投入,到1997年拨款达到39.8亿美元,比1965年增长了40倍,这一年全美有80万幼儿得到了资助。截止到2003年,“开端计划”已经为超过2100万名儿童提供服务。依2003年修订案要求,2004~2008年联邦政府应在每个财政年度保证对该项目有68.7亿美元的拨款。

(2)“开端计划”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减少并最终解决社会贫困问题。“开端计划”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综合性的和发展适宜性的学前服务,以促进他们的生理、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3)“开端计划”中的一大特色是家长参与服务项目。一些美国学者把家长参与视为“开端计划”的核心之所在,家长经常以志愿者或职员的身份参加“开端计划”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同时开端计划也规定,地方项目政策小组的成员中必须有51%的人是目前参加该项目的儿童家长。

(4)“开端计划”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兼具灵活性和地方适宜性。联邦对教育的干预和控制主要是通过拨款来起作用。该计划制定统一标准和建立严格的评价体系监控各项目的实施状况,以此作为拨款与否或多少的依据,以实现宏观管理。此外,没有全国性的课程,而是鼓励各个州和社区根据当地的需要,灵活地制定课程。宏观管理与地方自治相结合,一方面保证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地方适宜性也是实现统一目标的必然要求。

(5)“开端计划”不断完善立法和拓展服务项目。1975年联邦颁布了《开端计划实施标准》(HeadStartPerformanceStandard),1996年又对其进行修订,使实施标准与《开端计划法》(HeadStartAct)一起成为保障“开端计划”地方项目服务质量的强制性法规。并且从1990年1998年,美国国会三次颁布了以提高“开端计划”质量为主题的立法修正案,使“开端计划”成为当今美国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项目之一。1972年《经济机会法》修订后,残疾儿童成为“开端计划”的服务对象,并规定不能低于地方项目的10%。

三、“开端计划”对我国低收入家庭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启示

由于中美两国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照搬其具体做法,但“开端计划”的一些重要经验仍给我们以启示,引发我们思考。

1.政府应高度重视早期教育的价值,加大经费投入,尤其重视低收入家庭的幼儿教育我国是一个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国家,教育经费只占世界教育经费总量的1%,却被用于占世界20%左右的教育对象;而只有1.3%左右的经费用于学前教育。在我国,贫困儿童、残疾儿童、农村留守儿童中的学前儿童明显处于社会中的弱势地位。然而,我国学者研究表明,我国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具有偏向城市、偏向教办园和少数机关园、扶强不服弱的特点,财政投入的地域之间、幼儿园之间和幼儿之间严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这是我国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教育公平问题。要设立中央和省级财政幼儿教育经费,为低收入家庭幼儿教育提供资助。乡镇政府一级部门,要负责和管理好幼儿教育,尤其是幼教经费的统筹安排。

2.实行依法治教,为学前教育投入提供立法保障“依法治教”是美国联邦政府保障本国学前教育投入和事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助于教育事业朝着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我国学前教育也应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应明确规定出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这也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3.应注重家长参与和社区参与,组建社区儿童服务中心,提供综合家长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大多数低收入家庭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意识,对幼儿园教育期望过高。因此我国必须重视对家长的教育,从而使他们也参与到教育幼儿过程中来。另外,我国正在以一个个社区兴起为标志,依托社区建立综合性的儿童服务中心几乎就是世界发达国家推进一个更公平、更和谐的教育的共同举措。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可以把学校、家庭和社区联系起来,同时提供综合性的服务。这样才能确实保证每个低收入家庭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机会。

“开端计划”被看作是美国最成功的反贫困项目。尽管它面临着挑战,需要改进,但是它的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在吸收和借鉴其理论的基础上,我们要立足本国实际,开发出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方案,从而有效地解决我国低收入家庭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

上一篇:农业职教下人力资本在农村家庭中价值 下一篇:工商管理运用本地化教学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