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出天地外 思出鬼神表

时间:2022-09-23 03:56:18

【设计思想】

《蜀道难》作为李白的成名之作,其成就主要表现在艺术方面,突出特点是运用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所形成的豪迈雄放的艺术风格。李白以他丰富的想象,卓越的艺术构思,纵横飞扬、流转华美的辞采,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的例子。学习这首诗,应引领学生充分感知并进入这种艺术境界之中。让学生尝试欣赏诗歌,领会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特征即极度的夸张、奇丽的想象,运用神话传说等。加强朗读是入诗境、品诗味的钥匙。其次,应该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应给予学生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把握篇章结构,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内容,背诵全诗。

2.感受本诗豪迈雄放的浪漫主义风格,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

3.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音韵美,使学生获得审美趣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知道当时的文坛泰斗贺知章看了还没有什么声名的李白的诗作《蜀道难》的时候,称他是什么吗?(谪仙人)从此李白就有了一个“诗仙”的美称。据说杜甫读了《蜀道难》,称赞他“笔落经风雨,诗成泣鬼神”。《蜀道难》可以说是李白的成名作。现在请你谈谈你所了解的李白或李白的诗。

二、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对照注释自由读全诗,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自己初读的感受。(要求读准字音,疏通诗句)

2.教师范读或播放名家范读录音,请学生一边听一边体会。找出这首诗的主旨句。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学生个别读,师生共同探讨读法,感受诗的画面美和声韵美。

(《蜀道难》气象雄奇奔放,感情激越跌宕,朗读时应于抑扬顿挫中突显诗中词语的情韵意味,于舒缓疾徐中突显长短诗句错落有致自由奔放的气韵风神,于轻重缓急中突显情感语气的起伏跌宕。)

三、品读,审美探究

1.悟情感

请找出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诗句,体会这首诗的的情感主旨。(设计意图:寻找关键诗句,依据情感语言把握思想感情。)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问君西游何时还?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诗反复咏叹蜀道难行,蜀地不可久留。

教师总结明确:后世关于李白《蜀道难》的主题众说纷纭,争论的焦点是有无寓意。明代学者胡震亨的《唐韵癸签》和明末学者顾炎武的《日知录》一致认为:“蜀地不可去,不可居”是这首诗的表达要义,《蜀道难》“即事成篇,别无寓意”。教材也采用了这一说法。从诗意来看,这是一篇送友人入蜀的诗歌,反复咏叹蜀道难行、蜀地难居,对友人入蜀进行劝戒。

2.明思路

思考:全诗三次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一次咏叹的内容是否一样?在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设计意图:把握篇章结构,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和情感变化。)

学生讨论后总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在诗中三次出现,是感情的爆发、延续和收束。第一次出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点出了主题:“危途难行”,并定下全诗的基调,豪放中带有惊叹;第二次是咏叹蜀道之惊险,对友人进行劝戒,豪放中有惊惧;第三次咏叹蜀地之凶险,再次劝戒友人,豪放中满含忧虑。在内容和情感上形成了层层深入的格局。此外,相似结构的主旨句反复出现并贯穿全文,不仅鲜明地体现出诗歌结构的严谨和感情的起伏跌宕,又像乐曲的主旋律,具有回环荡漾的抒情性和音乐美。一唱三叹,感情强烈。构成了全诗的感情主干,并将全诗凝聚成一个完满的艺术整体。

3.赏手法

清人沈德潜评论《蜀道难》“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人殷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主要指这首诗表现出的雄奇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李白是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你认为《蜀道难》雄奇奔放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教师相机与学生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交流总结并明确:

(1)极度的夸张。人们常把绝对办不到的事比成比登天还难,而诗里却极端夸张说蜀道难行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扪参历井仰胁息”,也是绝妙的夸张之笔。“扪”“历”两个动词的连用,显出友人出没在星宿之间,那山之高就不言而自明了。这与“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连峰去天不盈尺”比后世民谣“离天三尺三”的说法更具夸张性。“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也以猿鹤面对高峻的山崖无可奈何的夸张描写,反衬蜀道的高峻。

(2)奇丽的想象。诗人的想象无拘无束,无所不到。如从鸟兽的角度来刻画蜀道之高险:六龙回日、黄鹤难飞、猿猴愁攀;从行人的感觉来具体描写蜀道之艰险如“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等。在抒发旅愁的时候,诗人写到:“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这里古木参天,气象森严,鸟声凄厉,回荡其间。丰富的想象,精心的构思,把人们引入一个悲凉、惨淡的艺术境界中。写蜀道上奇险壮观的景象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那连绵的山峰,几乎顶天而立,枯老的苍松倒挂在悬崖绝壁之间,飞泄的瀑流争相吼叫,崖击石发出震撼千山万壑雷鸣般的声响。这里既有群峰屹立的雄伟壮阔景象,又有枯松倒挂的特写镜头;既有充满诗情画意的静景,又有令人触目惊心的动态;既有视觉的摹写,又有听觉的感受,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不得不叹服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3)引用神话传说。全诗用了很多神话及传说,如“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及“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等。这些神话传说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开拓了诗歌的意境,同时使全诗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4)澎湃的激情。李白诗歌形象高度个性化,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彩。无论叙事或者写景,都融汇着诗人的豪放性格。他那极为强烈的情感,在诗中常反复咏叹出来。如开头“噫吁”叹词的连用和“危乎高哉”同义词的反复使用,以独特的强调手法显示内在情感的份量,造成先声夺人的气势。接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一唱三叹,层层强化了情感。

(5)灵活的诗句。《蜀道难》是乐府古题,这种诗歌体裁没有严格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的限制,李白充分运用了这一特点,使诗的语言形式自由活泼。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他长短句,层次错落,如行云流水,一气贯注。诗的前半部分多用长句,语言奔放畅达;后半部分多用四字短句,显得简劲有力。这种灵活多变的语言形式,才能酣畅淋漓地表现诗人的飘逸浪漫。

(此环节学生的回答是零散的,不全面的,教师重在巧妙引导,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整合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掌握李白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构成的元素。)

四、师生总结

《蜀道难》饱蘸着诗人豪放浪漫的激情,突出地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和奇异的神话传说刻画了蜀道的高峻险要,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种种令人望而生畏、惊心动魄的画面,形成雄放飘逸的艺术风格,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可谓“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晚唐皮日休)

五、作业

1.背诵《蜀道难》。

2.以“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为题写一篇短评。

作者单位:甘肃靖远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先学后教,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下一篇:作文教学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