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环境因素的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23 01:50:37

纳入环境因素的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及低碳经济理念的深入人心,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已不再完全适应新型的企业经济形态。本文就如何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并基于平衡积分卡原理构建新型的企业综合业绩评价体系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企业业绩评价;环境因素;平衡积分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缺少对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反映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现代企业的新要求。企业在评价自身经营业绩时,必须在经济业绩评价的基础上,加入环境业绩甚至社会业绩评价的内容。整个企业业绩评价的观念、范围、内容、方法、指标体系必须因之而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就如何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并基于平衡积分卡原理构建新型的企业综合业绩评价体系问题展开探讨。

一、企业业绩评价及其发展历程

1.企业业绩评价的重要性。企业业绩评价是指评价主体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效率、发展成长等经营业绩和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评判。业绩评价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有效的企业组织必定设定目标。作为联结企业目标、报酬计划的中间环节,业绩评价能在评判企业目标实现程度,激发管理者积极性,降低成本和道德风险,以及报酬计划的设立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2.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历程。企业业绩评价是一个长期以来不断被赋予时代活力的研究和实践领域。这是因为,一是持续不断的提高企业业绩己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和手段;二是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发展始终是和企业最新管理实践以及所处的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企业业绩评价活动的目的、内容、重点乃至整个评价体系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研究比较晚,重视程度也不够。直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才认识到业绩评价的重要性,很多国内学者也开始对这方面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积极开展了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研究,形成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二、现行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现行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标准区分为定量指标(占80%)和定性标准(占20%)两大部分。定量标准部分从财务效益、资产运营、偿债能力和发展状况四个方面设置了若干财务比率指标。定性部分则从经营者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基础管理水平、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发展战略、在岗员工素质、技术装备更新水平和综合社会贡献八个方面设置评价指标。现有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定量和定性因素,兼顾了企业现有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并将综合社会贡献纳入了评价体系,能较全面地评价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管理能力。但是该评价体系不能有效反映企业对资源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效,不利于反映企业的真实盈利和业绩,不利于企业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存在以下不足:

(1)过分依赖财务指标。现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较原来虽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指标体系的设置仍侧重于财务业绩评价指标,注重财务结果的评价,对绩效动因的评价不足;财务指标权重过大,尤其是利润指标,非财务指标权重偏小,尤其是生态效应及社会效应指标并未引入。而且都是评议指标,没有给出计量方法,主观随意性较强。(2)注重短期评价。重视短期评价却轻视长期评价。这样易助长管理者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短期投资行为,造成企业不愿进行可能会降低当前盈利目标的资本投资去追求长期战略目标,从而损害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企业管理者为了达到预算利润或投资报酬率指标,会有意减少研究发展经费、员工训练费、环境保护等必要支出。(3)忽略了对资源环境成本的有效计量和反映。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随着资源的日益稀缺,资源价值呈上升趋势。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环境资源使用和开采权,不能补偿对资源的耗费。环境成本是指为了履行环保责任而发生的可用货币计量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环境污染预防、治理成本,废弃物再利用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等。但与现有评价体系匹配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在确定企业净利润时,对环境成本的计量只局限在排污费、相关税收补贴及罚款等显性成本方面,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可见,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治理我国资源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是鼓励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得力手段,也是对完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举措。

三、纳入环境因素构建新型企业综合业绩评价体系

在当前各地重视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的大环境下,企业的业绩评价方式不能再仅仅是追求和注重某个方面、某个维度,而是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开展综合业绩的评价,构建纳入环境因素后的企业综合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创新应用平衡计分卡等新型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是针对传统的以财务业绩为主的评价系统理论的缺陷而提出的,主要强调非财务业绩和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通过对财务、顾客、内部作业流程和制度、创新与学习等四个各有侧重又相互影响的方面的业绩评价,达到沟通目标、战略与企业经营活动的三者间的和谐关系,实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以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纳入环境因素后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各个业绩层面上应添加的评价指标主要应该有以下一些指标:

(1)财务层面。在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方面,应添加环保资产报酬率、环保成本费用比率等指标;在资金周转能力评价上应添加环保资产周转率、环保资产比率等指标;在偿债能力的评价方面应添加环保资产负债率、环保流动负债比率、环保非流动比率等指标;在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方面,应添加环保产品销售增长率、环保投资比率、环保产品销售比重等评价指标。(2)顾客层面。顾客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动力。如何确认、增加和保持这项资产的价值,对取得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在顾客层面的业绩评价中,应添加顾客对环保产品的认同度、环保供应商比重等评价指标。(3)内部作业流程和制度层面。在企业内部作业流程和制度层面的业绩评价方面,应添加环保型节约型新产品开发能力、产品工艺清洁度、原材料清洁度、能源清洁度、能源投入产出率、清洁原材料投入产出率、水循环利用率、水消耗产出率、废弃物处理率、排污费、绿化费等评价指标。(4)创新和学习层面。在创新与学习层面的业绩评价中,要添加企业环境保护状况、企业员工环境和能源意识、企业环保创新手段等定量和定性描述性指标。添加新的指标体系后的新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既继承了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和平衡积分卡的指标体系的优点,又弥补了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和平衡积分卡指标体系的不足,体现了企业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特点。

国内外关于企业业绩评价的研究逐渐呈现出财务业绩与非财务业绩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主体,而且是社会主体和生态主体,企业应坚持经济、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关注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证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社会资本的共同保值与增值。现有业绩评价体系没有考虑企业对环境的影响问题,不能有效激励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必须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价考核企业的经营绩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波.企业业绩评价理论演变[J].北方经贸.2007(9):74~75

[2]张惠忠.公司财务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刘晓平.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

上一篇:基于业务的资金预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论巴塞尔协议III》的推出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