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听力教学

时间:2022-09-23 01:18:15

外语听力教学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也是语言教学中的四个主要单项技能课。听,位于这四项基本技能之首,这既显示听力教学的重要性,也说明听力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根据笔者调查,语言学习者不管是处于初级水平,还是处于中级或高级水平,都把听力学习视为畏途。但听力理解作为一项输入性技能,是学习者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乐地“听”,是听力教学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听力学习的兴趣,如何让他们乐意去听呢?笔者认为,实际的情境教学,平常的口语理解,身临其境地体味外国人的交际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出畏惧听力理解怪圈的法宝。

1.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语言行为,听力理解应联系实际的情境,进行语篇分析,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不同语言学家对语篇这个概念的定义也有所不同。笔者倾向于“语言使用、思想传递和社会语境下的交流”这一语篇定义。因此,在进行听力理解时。就需要通过对语篇的分析,联系实际的情境,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而在语篇的理解上,笔者认为,语言的使用是基础,思想的传递是核心,而语境的感受是语篇理解的关键所在。理解语言,感受思想,却没有立足于真正的语境,那么得到的并非是真正的语义。学习外语的难点就在于,同样的语言,甚至有时是同样的语气,在不同的环境下所表达出来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听力理解学习中,实际的情境对于学习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其实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能掌握所有词汇的,也不可能理解所有词汇,甚至不可能理解已经掌握了的词汇的其它不同的意思。因此,对语境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样的词语,把握了语境,也就掌握了精髓,那么,也就抓住了听力理解的关键所在。

2.亲身融入到模拟的人文环境,多器官辅助练习。使听力理解变得更为简单。对于在中国学习外语的学生们来说,无法融入环境是最大的遗憾,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帮助不言而喻。那么,如何让在中国学习外语的孩子有亲身融入到外国人文环境中的感觉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两个途径中寻找出口。

一是观看影视资料,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外国的人文环境中。影视资料,特别是与听力理解题目原文相关的影视资料,可以帮助学习者对听力文章的理解。当学习者通过影视资料看到人们在家庭、工作以及各种社会交往中的表现,这些画面就会储存在学习者的记忆中。那么,在下次听到相应场景的对话时,学习者的记忆储存功能就会被调动起来,这些“画面”就会被大脑自动激活,作为辅助资料来帮助学习者提高听力能力。当然,储存的画面越多,就越能感受到不同的人文气息,对学习者的帮助就会越大。

二是通过身边实际或虚拟的场景,感受语义的变化。在实际听力教学中,不可能搜寻到所有与听力理解相关的影视资料,那么,就需要教授者通过真实的事例或虚拟的场景,用语言和想象把学习者带入到一个场景中,让他们去感受特定场景下的语义。

3.注意语调的区分。身临其境地体味外国人的交际习惯。语调是人们在语言交流中抑扬顿挫地表情达意的所有语音形式的总和。语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音高、音强及音长等非音质上,因此,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语调的训练,不仅要重视音高、音长,也要重视音速、音强等各方面。在区分语调的基础上,身临其境地去体味外国人的说话方式、交流习惯,从而达到真正理解。

4.注意师生互动,用交流的方式完成听力练习中涉及故事、常识、风俗习惯的部分,让学生进行模仿。在外语学习中,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积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速度和难易程度。因此,在外语的听力教学中,仅仅靠教师的单向传授绝不是好的方法,而应该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把听到的故事、常识、风俗习惯、新闻等内容,放到现实情境中,学习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背景知识,在与老师的讨论中完成听力学习任务。同时,教授者可以让学生就对话或文章中的内容进行模仿和表演,真实地再现文章中的情境,让听力理解由难变易。

在这一环节中,文化差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生活方式、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社会制度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例如,在中国,汽车的驾驶位置在左、走路时应靠右前行等,而在有的国家则完全相反;特别是一些国家的祭祀节日,更容易让学习者头疼。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二方面人手。

一是创设语言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创设语言情境,关键在于教师。需要教师运用其语言艺术,展现其人格魅力和智慧,教师用其素质和教学经验来创设适合一堂课的情境。教师不仅要学会创设语言情境,表达也很重要,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并深深地记住。

二是注重交流,在讨论中获取真知。听力理解中,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和讨论也可以称作情境学习的一部分。很多知识光靠讲解和描述有时候不见得有效果,而应在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获得。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交流与讨论,要把听到的不明白的内容提出来,然后进行交流与讨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对比中国与外国的差异性,也可以根据老师和学习者之间知识背景的差异性来讨论。交流讨论并不是要分出一个子丑寅卯,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讨论强化学生对听到的内容的理解,勇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对于听力文本的理解,从而有所收获。

总而言之,“教有法、无定法”,笔者对于外语听力教学的愚见是笔者经过近四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的,更加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课堂仿写大有可为 下一篇:倾听 让教育回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