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新加坡那样执法

时间:2022-09-23 12:35:18

像新加坡那样执法

除了地理位置是天然的外,新加坡的生活环境纯粹是人造的,还造得相当出色。新加坡没有大飞机制造业,但却营造了世界上最好的民航机队;新加坡没有地铁工业,但营造了世界上最好的地铁运输系统;在私有投行盛行的今天,新加坡国有投资机构一直是周边国家包括中国学习的楷模。新加坡,这个被从大家庭中“抛出去”的国家是一个将劣势变为优势,将所谓“”变为优质民族的典型范例,而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法制和执行力,换句话说就是坚决且不受干扰地执法。在那里,违法者不仅被巨额罚款,还有可能遭到体罚,吃皮肉之苦。

曾经的弃儿

新加坡实在是太小了,只有几百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北京一半那样大,除了大海以外没有什么自然资源,甚至连淡水都很缺乏。那里没有传统古迹,没有文化积淀,几百年前不过是个荒岛。因此,这个曾经的英国殖民地,1963年作为一个州并入马来西亚之后一直被当时的执政者认为是一个负担,终于在两年之后的1965年退出联邦,不得不独自生存。

历史就是那么具有讽刺意味!在许多国家和民族为欢庆独立而载歌载舞的年代,李光耀州长在独立日那天却在电视镜头前放声大哭。

不过,痛定思痛的新加坡在李光耀的领导下开始了十几年稳健而持续的增长,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成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典范。这个当年的弃儿,从以前那个混乱不堪的海港摇身一变,成为世上最富裕、最安全也最高效的国家之一。英文为官方语言的新加坡服务成了最佳服务,新加坡管理成了最佳管理,当然,新加坡惩罚也成了发达国家最严厉的惩罚,谁说情都没用。

尽管承袭了英国人的传统,也很洋化,新加坡人英语却不怎么样,当地人那种怪腔调全世界的人都能分辨出来,尤其当他们英文中文掺杂着说的时候。但是把人交给他们管理,西方人放心。其实,他们在中国大陆一样学得到技术和知识,但是西方人就是要花钱送他们去新加坡,要感受那里的环境。美国大陆航空公司就把中国办事处员工千里迢迢送到新加坡培训,因为那里有最好的空服人员,比美国本土还好。

贴心空姐

我乘坐新加坡航空公司班机的次数不多,感受却不少。那是一种你提了要求之后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的体验。你的要求他们会尽量满足,满足不了会跟你认真解释,那详细劲儿让你觉得只为一个人服务就费那么多时间挺耽误他们工作的。大概也是因为我在别的地方没有被这么认真对待过,包括在号称顾客就是上帝的美国。

话还没说先对你微笑,这是新航那些肤色不一的空姐的特点。她们可能不是全球空姐中最漂亮的,但服务绝对是最体贴的。起飞前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是每个空服人员的责任,碰到忘记系的乘客,新航空姐会弯下腰亲自为客人系安全带。美国那些飞来飞去的男性投行人士就故意不系安全带,让空姐们贴身过来,借机偷看。

大体上说来,空服小姐已经是服务行业中最亲切的了,但是新加坡航空公司就是要做得比别人好,因为他们很清楚,任何一家航空公司只要有钱投入,就能获得硬件,但是软件和人性化服务不是用钱就能得到的。

于是他们在仪态培训时,鼓励空服小姐跪地服务,以便跟乘客讲话时客人不必仰视。我想起许多母亲安抚幼儿时也是这样,蹲下来或者干脆跪在地上平视她们的宝贝。这种让幼儿感到温暖的方式也一定会让成年人满足, 受到孩子般关怀的同时他们会记住这家公司。

那次在我乘坐的飞机降落前,新航乘务长逐一向每个乘客问候,还始终面带笑容回答所有的问题,直到我们即使挖空心思也提不出什么意见为止。在此前从来没有见到其他航空公司人员这么认真过,以前常遭受白眼的我甚至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当然我也知道,下了飞机我们就要面对世间的无情和冷漠,就像从天上再回到地面一样。

罚款城市

从这个角度讲新加坡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个“美好的城市”――Singapore is a fine city。这句英文当地人喜欢当双关语来说,因为它在英语中还有一个意思――“罚款城市”。

新加坡严格罚款和空姐贴心服务一样闻名于世。罚款警告是公开的,其执行力也众所周知。中国旅行社对派遣的团队一个重要行前须知就是处罚警告。我同事结队去旅行,抽烟的人事先得把成条的烟拆开让不抽烟的人分别带上,免得超量被罚。

就像美国人鼓励告发家庭暴力还把这类广告张贴到地铁车厢中威慑行者一样,新加坡饭馆餐桌上都可能放着针对食客的警告:雇用非法外籍劳工罚款1.5万,或者刑期12个月,或者双项并罚。让违法者食不甘味。

在新加坡,连乱扔废弃物、在公共场所吸烟也要被重罚,还可能被。他们明码实价地公示:上公厕不冲水罚款500新元,过街不走人行道罚款500新元,吐口香糖也要罚款,还高达1000新元。由于一个新元比美元币值还高,这个价码真的是相当有威慑力。想吃口香糖的人只好去邻国买,回家偷偷摸摸吃。因为新加坡不但自己不生产口香糖,甚至不准进口,以减少口香糖造成的肮脏。

新加坡执法一视同仁,并不因为外国人或名人就可以疏通。

其实,罚款还是较轻的处罚,最让人谈虎色变的是鞭刑,我在网上看过朋友传来传去的行刑视频,真的是怵目惊心。那是当今发达世界少有的酷刑,尽管犯人在严密的监控下没有生命危险,但那可是一种皮开肉绽的体验!

行车榜样

至于交通管理,新加坡也堪称典范,他们拥有一流的地铁轨道交通。我以前在法国工作时做过地铁自动售检票的项目,知道法国人很自豪在新加坡装备了这个系统,途经那里时特意到地铁站查看了一番,发现那里的地铁站台不仅明亮如几,人流入站的速度还极快,十几年前就比法国还先进了,是我见到的最有效率的地铁,世界上只有香港可以与之媲美。

平均每四个新加坡人就有一辆车,交通堵塞一直是管理部门头疼的问题。于是多年来,新加坡秉承“使用道路就要付费”的理念,除了征收高额的购车手续费以外,还采用电子道路收费系统对所有进入市中心和商贸区的车辆征收管理费,通过安放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现金智能卡,就能在车辆进入收费区时按不同时段自动扣除金额不等的通行费用。

那次途经新加坡,就对那里畅行的车流感受颇深。因为我在巴黎开车,即便算好时间觉得不应该堵车,还是难免误事。当然,我也为这样一个华人为主的国家自豪,因为作为曾经的学生,他们的管理效率竟然超过了西方老师。

其实,新加坡根本没有北京那样宽广的路面,更不用说一个红绿灯都没有的环路了,他们的汽车拥有量和北京相仿,而且还不施行单双号限行的规定,但是人家就是不像我们那样堵车。

当然,他们行车遵守交规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和公民素质有关。但是这个素质来源于政府,把自己的百姓生生“罚”成了守法公民,以至于很多司机都表示能够理解,甚至还有些人表示费用还应再高一点效果才能更好。

西方国家也会谴责新加坡是个警察国家,严格的执法使得许多来自欧洲的西方人不适应。我认识的一个常驻那里的法国公司总裁就在饭桌上跟我严词抨击新加坡对人权的侵犯,但他还是在那里继续做生意。

我在新加坡的朋友有时也觉得政府管得太严了,人都没有自由的感觉了,但他们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快乐地方

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甜蜜得让你离开时怀念新航的空姐,但也恐怖得使你去之前就变得自律。

于是,以法律严苛著称的新加坡当选“亚洲最快乐的地方”,似乎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其实,大多数新加坡人认为自己的快乐指数可以达到8分。95%的新加坡人认为他们“快乐”或“非常快乐”,这在亚洲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这个国家由最聪明的人治理,许多西方国家都达不到这个水平。相比之下,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它在《世界快乐地图》上只名列第23位。

因为新加坡秩序井然,走在那里不必担心摩托车忽然冲过来抢包;因为新加坡路上根本看不到垃圾,干净得不得了,加上清新的空气,住在那里有度假的感觉;因为新加坡街上没有乞丐,没有发小广告的,没有乱扔纸屑的,你去那里不由自主地就会成为文明社会的一员了……

五年前,当在北京乘公交车还是一片乱象时,我在上海浦东的世纪公园前看到下了班的青年男女出地铁站后自觉地在那里排队等待出租车,像在西方国家一样,感动得不得了。现在我看到在北京乘车也开始排队,乘地铁排队,这就是说人是可以随着环境而改变的。如果内因不起作用的话就要借助外因,自发不起作用时就需要强制。

大部分新加坡人的祖先和我们祖先一样,同宗同族,不大守纪律,但现在,新加坡华人是世界上最规矩的人种。

于是,尽管这个国家那么小,世界上却没有人敢忽视他们。

新加坡人常说:“这是一个法治国家,因为法律,它才井然有序。”我觉得新加坡的成功还在于其执法能力,就是执行力,而不是将法律仅仅当个摆设。

假如说日本人靠的是民族自律的素质,新加坡人的素质则是被罚出来的。坏习惯是可以改变的,人是可以教育过来的,而这正是执政者应做的。

上一篇:被误读的“中国龙” 下一篇:东正教堂与中国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