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企业税负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23 11:52:20

当前中小企业税负问题研究

2003年3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和吕梁中心支行国库部门从“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和“经理国库”的职能作用出发,对吕梁中小企业税负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判断中小企业是否仍然存在税负重的问题,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一、中小企业税负情况分析

调查中,我们从了解不同行业税负情况的角度出发,有代表性地选取了三户企业,搜集了这些企业2010年至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利润等数据。根据调查,三企业三年缴纳税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6%、9.1%、3.4%,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7.0%、77.7%、43.0%。房地产业和制造业仅上交税金一项,就占其利润总额的一半或以上,企业税后利润可用于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扩大生产规模等投资的资金较少。企业经营者也普遍反映,吕梁中小企业并未充分享受国家财税政策的优惠,企业所承担的税收和费用较重。

二、中小企业税负未明显削减的因素分析

1、财政资金的政策导向性不足。一方面,由于财政部门的扶持政策覆盖面过广,“阳光普照”的特点较为突出,未能有效结合地方的发展规划与产业特色。另一方面,政府资金资源相对有限,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较少,分配制度不够完善,不利于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与政府集中力量引领优势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初衷相违背。

2、中小企业的优惠税收体系不完善。当前的税收法律体系中没有一套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制定的税收政策法规体系,造成相关政策执行起来随意性强,受人为因素影响大。与此同时,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中有很大一部分仅仅停留在解决残疾人就业、废旧物资回收再生等低技术层面,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的针对性、适用性不强。

3、增值税、所得税对中小企业的限制。现行的增值税制度规定销售额不达标的企业(商业企业年销售额达180万,工业企业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征收较高的税率(工业6%,商业4%),使其税负高于一般纳税人(工业4%,商业2.5%);同时,目前实行的只允许抵扣购进原材料进项税额的生产型增值税制还存在着对资本的重复征税问题,使得即使被划入一般纳税人管理的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也承受着较重税收负担。

4、中小企业税外收费情况严重。地方行政行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干预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本应由政府财力负担的企业所在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亮化美化工程等费用,向企业摊派。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负担,也弱化了税法的刚性,冲击了税收调节分配的主导作用,导致了税费不分、以费代税、费强税弱的严重后果,令大量的中小企业不堪重负。

5、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执行模式尚需完善。税务部门现行的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征收税款模式方便了纳税人的同时提高了征纳双方的办税效率。但这种模式需要一定的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来支持和维护的,这对于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无形中增加了其纳税成本。

三、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的对策建议

1、完善政策导向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1)优化调整财政政策。应根据地区、行业、发展等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政策。如对微型企业放宽免税条件,对产业化经营的企业无论产值大小实行统一的奖励扶持政策等,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必须进行实时调整,在执行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政策效果的行政障碍,选择更为合理的政策工具,从而增加相应政策的边际效益。

(2)扩大财政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规模。资金短缺一直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政府需要不断扩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规模,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金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的倾斜力度,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在开拓市场、扩大就业、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建立系统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整合现有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平等竞争、减轻税负、促进发展的原则,取消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建立统一规范的中小企业税收框架,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出台。同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和政策扶持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调整和完善增值税、所得税政策

(1)调整增值税政策。①改变认定企业规模的标准。只要有固定经营场所、财务制度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的会计核算资料,遵守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没有偷税行为的企业,都可按一般纳税人对待。②调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工业企业实行5%的增值税率;商业企业实行3%的增值税率。③实行加速折旧政策,用于折旧的资金免增值税。④逐步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以鼓励企业投资,加快技术进步。

(2)完善所得税政策。①尽早统一内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所得税政策,减少由两套税制而导致的税收管理上的不公平,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②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的税前费用列支标准、税率和优惠税率,以实现公平税负,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④加强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支持,逐步普遍推行科技投资税收抵免、技术开发费用扣除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4、杜绝对中小企业的不合理收费

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扩大减免正常性收费的幅度和范围;逐步剥离目前由企业承担的一些公共事务与社会职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项费用。同时,整顿和取消不合理收费,实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经常开展中小企业收费负担的调查工作,建立起中小企业负担监督管理体系,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上一篇:全员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探究 下一篇:优化我国纳税服务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