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科学管理

时间:2022-09-23 11:27:42

探讨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科学管理

摘要: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和社会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通过对高笋塘辖区内确诊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个案管理,发现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对这一人群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康复指导的对策。

关键词:社区;重性精神病;科学管理

重性精神病,特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症状,且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包括以下六类: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将这六类重性精神病患者纳入社区基本医疗服务进行个案管理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并且进行了国家网络资源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不断的改革下,逐渐的趋于完善。在对高笋塘社区精神病患者的整个管理和随访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1 研究对象

高笋塘辖区内的十个居委会共计重性精神病患者316例,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案管理的共115人,管理率36.39%。其中,病情稳定者占68.7%。

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随访管理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资料收集困难、患者对康复失去信心、家庭经济状况困难、住址变更频繁等,在长期对精神病患者的随访过程中,根据自己对重性精神病的管理经验,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2.1资料收集困难 对辖区内确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资料的搜集,包括基本信息,个人补充信息,健康体检表,网络管理知情同意书等。每年进行1次的全面健康体检和4次上门面对面随访,进行危险性评估、精神状况检查(包括感知、思维、知觉、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躯体疾病询问、社会功能、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以掌握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情况,资料要求详细、真实、客观、准确。

2.1.1对于文化程度低而不能准确提供资料的患者,随访者询问监护人、亲属及居委会工作人员,同时要注意客观资料的收集,特别是既往住院治疗资料和各项检查资料,尤其是对患者本人的各项评估。

2.1.2一些患者及监护人不愿告知其患病信息,拒绝纳入随访管理。对于这类人群,随访者要耐心告知社区规范管理的好处,国家宏观政策等,说服监护人同意将患者纳入科学管理。

2.1.3特别注意保密原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随访资料等,都不得随意泄露,需定人、定点、上锁管理。

2.2对康复失去信心 有的患者是辗转全国多家知名医院寻医问药,仍不见好转,因此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管理和康复指导没有信心。还有部分患者是先天发育迟滞伴发的精神障碍,觉得没办法治愈,因此放弃治疗。

2.2.1对于社区的科学管理和康复指导,其相关机构和部门要加强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使其相信社区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病专项管理者必须受过重性精神病管理的相关培训,具备精神专科知识和诊疗能力,能够对辖区内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康复指导和服务。

2.2.3选择一些康复效果较好的患者作为范例,让更多的患者和家属相信社区康复意义,也让更多的社区精神病患者受益。

2.3家庭经济负担 重性精神病患者本身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一个重担,包括来自精神的和经济的压力。并且,这是一个漫长的治疗康复过程,因此,很多家庭的经济已经难以承受,连最基本的药物治疗都不能维持,导致患者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又加重了家庭的精神负担,形成了恶性循环。

2.3.1国家层面,现在的一些基本的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凭相关诊疗证明免费领取,基本解决了因经济问题不能进行基本的药物治疗的问题。

2.3.2这类重性精神病患者属于精神残疾类别,国家也有相关的帮扶政策,可以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

2.3.3目前,社区实行"零差价"药品政策,这也给不少患者和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2.4住址变更 随访过程中,随访者都会遇到患者迁移或者住址变更的问题,这就增加了随访的难度,导致随访管理不能顺利进行,难以达到预期的康复效果。

2.4.1患者变更住址和电话后,要及时向居委会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个案管理人员提供更改信息,以便随访过程能够顺畅。

2.4.2随访者要经常按时上门随访或电话随访,及时了解患者动态。

2.4.3对于已经迁移至他处的患者,通知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进行科学管理和康复指导,并将既往随访资料进行交接,同时,利用国家重性精神病管理系统继续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和康复指导。

3 取得的效果

通过对辖区内确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方法的改进和调整,个案管理的115人次,87%病情稳定,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一部分人已经重新进入工作岗位,自食其力,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也创造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对于之前存在不同程度打砸毁物行为的患者,通过康复指导后,病情基本稳定,减少或避免了对治安和人民群众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同时还有7%的患者基本治愈。在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责任越来越重大,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这类疾病的防治起到了重大作用。

目前,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给国家和家庭带去了严重的负担;另一方面,精神病患者因为不能正常的工作、学习,行使社会责任,或者由于社会歧视而丧失机会。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辖区内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免费服药、病情监测和康复指导,同时加强社区人员宣传和健康教育,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为重性精神病患者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康复环境,以利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减轻国家和家庭的负担,以便早日回归社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姚岚,巩玉秀.社区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7-308.

[2]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

[3]李幼辉,王志铭.精神病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1-323.

上一篇:思想编程体系中的简捷开发原则 下一篇:浅析高校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