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PBL教学法初探

时间:2022-09-23 11:15:47

血液内科PBL教学法初探

1课程设计

1.1授课老师采集临床工作中的典型病案,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将病史、体格检查等信息提前发给医学生,让学生分组课前预习讨论,每组综合意见后由1-2名同学总结发言。

1.2课堂上学生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提出可能的诊断意见,提出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并列举出各种可能诊断的依据、需要补充的病史、下一步检查计划。

1.3授课老师总结各组意见,并针对学生提出的检查计划,列出相应的检查结果,让学生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应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骨髓制片、染片、阅片的过程,观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过程,观看染色体制作的过程,以及PCR操作过程。

1.4学生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更进一步的诊断意见,并提出诊断该病例的治疗意见。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往往涉及多个系统、器官,授课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全面、系统地解决患者的所有实际问题,预防各种尚未出现的合并症。

1.5授课老师最后总结学生的诊断、治疗意见,并进行补充。白血病的治疗是长期的过程,授课老师不仅注重首次治疗,而且要让学生有白血病长期、完整治疗的框架。

2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2.1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传统授课方法学生被动听讲,很难做到课前预习。课前的病例讨论使学生积极准备,勤于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很难出现传统教学中学生打瞌睡的现象。病例分析能使学生很快掌握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形象地掌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点,能圆满达到授课目的。

2.2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内科教学是医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结合的重要纽带,也是学生培养临床思维的重要阶段。有些学生较难抓住病例的主要问题,有些学生缺乏整体观念,应用PBL教学法可以帮助授课老师发现学生临床思维中的这些弊病,及时教育疏导,培养医学生如何思考,注意思维的逻辑性,开阔思维空间,把理论知识灵活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3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医学生进入大学后多局限于医学知识的学习,语言表达能力有下降趋势,而目前形势下医患关系复杂,恰当的沟通在医疗活动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课堂中的辩论,学生不仅可以增强表达能力,而且促进思维进一步严谨完善,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4帮助学生复习其他系统疾病由于个体差异,一种临床表现可以是多种疾病或一种疾病表现为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医学生在刚刚接触疾病时不易作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启发学生扩开思路,不要局限于血液系统,提出各种不同的意见并进行辩论,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巩固各种疾病。

2.5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通过对各种实验室手段的初步介绍,学生可以了解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的MICM条件,并激发学生进一步的研究兴趣,主动了解各种实验室方法的原理及步骤,为将来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学生有基础关注进一步的研究、治疗进展,快速与国内、国际的先进技术、方法接轨。

2.6提升授课老师的教学技能授课老师应用PBL教学方法后,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敢于创新,并将临床工作与单纯授课融合起来,使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方法丰富,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

21世纪医学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是使医学形成必要的信念,为以后终身进行医学知识、技能的获取奠定坚实的基础[3]。PBL教学让学生成为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利用“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引领实习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掌握患者身心特点,整体把握血液内科基础理论及操作等临床实践,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大幅度推广PBL教学法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4],使其很难真正实施,今后各院校及授课老师应当努力创造条件,进一步推广应用PBL教学。

上一篇:本科临床医学教学评析 下一篇:沼气农业创建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