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门诊就诊人员梅毒检测情况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时间:2022-09-23 11:06:37

性病门诊就诊人员梅毒检测情况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性病门诊就诊人员的梅毒检测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5月某性病门诊的就诊人员共1037例,对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PA检测(梅毒确诊检测),对检测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037例性病门诊就诊人员当中,249例患者梅毒检测显示阳性,检验的阳性率为24.0%;而在249例阳性患者中,男性58例,占23.3%,女性191例,占76.7%;未婚56例,占22.5%,已婚193例,占77.5%。组间差异均以P

关键词:性别门诊;梅毒检测;就诊人员;检测结果

梅毒指的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发的系统性、慢性的性传播疾病,其主要是通过性途径进行传播[1]。目前临床上将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潜伏期和胎传梅毒。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200万的梅毒新增人员,且这些发病者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亚以及次撒哈拉非洲[2]。我国的梅毒发病率也呈现出了迅速增长的势头,已经成为了病例数最多的性病,其中潜伏期的梅毒最多,一期和二期梅毒也较常见,而胎传梅毒的病例数也呈现出了增长趋势[3]。在本次研究中,对某性病门诊就诊人员进行了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PA检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梅毒的发病情况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某性病门诊就诊人员共1037例,其中男351例(33.8%),女686例(66.2%);年龄在20~48岁,平均年龄为(32.2±10.8)岁;未婚421例(40.6%),已婚616例(59.4%);299例(28.8%)患者从事自由职业,311例(30.0%)患者从事经商活动,297例(28.6%)患者在家从事家务劳动,130例(12.5%)患者为其他职业。

1.2方法 对1037例患者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PA检测:抽取患者的静脉血2 ml,对血清进行分离并检测。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性病防治手册》进行操作,通过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检测进行初筛,并通过TPPA检测进行确诊[4]。根据说明书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χ2和t值进行检验,差异性用P值进行判定,P0.05代表无统计学研究意义。

2 结果

1037例性病门诊就诊人员当中,249例患者梅毒检测显示阳性,检验的阳性率为24.0%;而在249例阳性患者中,男性58例,占23.3%,女性191例,占76.7%;未婚56例,占22.5%,已婚193例,占77.5%。组间差异均以P

3 讨论

梅毒是人类特有的疾病,无论是隐性梅毒患者还是显性梅毒患者均是传染源。研究发现,感染梅毒的患者的血液、皮损、分泌物当中都含有梅毒螺旋体,在受到感染的最初2年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在4年后其传染性会大幅度下降[5]。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孕妇的梅毒病期越早,那么胎儿的感染几率就会越大,即使孕妇患者是隐性梅毒,但仍然存在传染性,对胎儿和自身的健康和生命都造成威胁[6]。

有研究认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性观念会更加开放,再加上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在客观上促进了梅毒的发病和蔓延[7]。本研究发现,梅毒的发病率在女性中多发,而大部分女性由于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即使在出现了明显症状后就诊的主动性也较弱,属弱势群体,因此大部分患者是被动感染。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此外,研究发现梅毒在已婚人群中的发病率更高,分析主要是因为已婚人员的性观念会更加开放,且大部分女性患者是家庭主妇,没有固定的职业,缺乏精神寄托。而未婚患者的发病率也逐渐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趋势,提示年轻群体缺乏相关的卫生知识。我国首次的年龄在不断提前,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网络、黄色书籍等的影响下,过早的有了,同时由于性知识缺乏,没有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因此提高了梅毒等性病的传染几率。所以必须对大中院校的学生加强道德教育,并进行行为的干预和指导,让他们掌握有效的防范防御措施。

综述,在性病门诊就诊人员当中,梅毒的发病率较高,且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已婚显著高于未婚,因此必须加强对就诊人员的安全教育,并结合血清学监测,切实加大梅毒传播的控制和预防力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控制、早治疗。

参考文献:

[1]苏霞.17977份住院和门诊患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荟萃,2012,27(21):1907-1909.

[2]赵颖,何毅,张星剑,等.成都市2005~2011年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08):771-772.

[3]性病门诊892例患者血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11(05):64-64.

[4]梁慧杰,王凤山,王慧媛,等.萝北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口岸卫生控制,2013,18(06):41-43.

[5]吴肖冰,洪福昌,张春来,等.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和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梅毒监测与病例管理[C].第七届全国皮肤病与性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59-63.

[6]李玉爱,翟海涛.艾滋病自愿咨询人员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2(07):219-219.

[7]孙茂利,孔颖,刘大鹏,等.3种方法检测特殊人群梅毒的与结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21(40):146-147.编辑/张燕

上一篇:宫颈肌瘤15例诊治分析 下一篇: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