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一舞 风云动

时间:2022-09-23 09:46:37

在孔府中,悬挂着一组描绘孔子生平事迹的古代图画―― 《圣迹图》。它的第一幅是《孔子出行图》,只见孔子腰悬长剑、器宇轩昂地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他的弟子颜回。

孔子的佩剑,叫作“紫微剑”。 据说这一名字来源于天上的紫微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北极星。 因为紫微星很耀眼,又有很多星星绕着它转,所以古人对它非常推崇,认为它是万星之首,代表着至高、至真、至善。后来,人们把孔子的佩剑叫作 “紫微剑”,就是为了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推崇。 相传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就随身佩戴着紫微剑。但孔子的这柄宝剑,不是用来惩奸除恶的,而是一把象征着身份的文人剑。

剑是古之圣品,是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而入玄传奇。又因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所以历朝王公帝候,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

剑是兵器,可以杀人,剑也是艺术,可以舞蹈。

剑之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所以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历传不衰。尽管剑的实用价值和显赫军事地位,只存在于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初期,但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力却从未削弱,尚剑之风发展为以“剑”代“武”,后来与侠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剑文化。

在中国古代,冷兵器可谓是品种繁多,眼花缭乱,虽有中国18般武器之说,但是真正数起来,中国的武器远远多于18种,不管是从常规武器、特殊武器、暗器来看,都是同时代的欧洲的不管是罗马军团还是哥特骑士、条顿骑士、圣约翰骑士团等等,任何军事集团都无法比拟的。

说到武器就不得不说一说剑。

剑在中国起源于商代,历来被冠以“百刃之君”“短兵之王”等多种封号,在我国数以百计的冷兵器中始终占据着至尊地位,享有崇高的声誉。

剑是短兵相接用的“匕首”,可手持和佩带,作为战场上的武器,基本只存在于历史早期,青铜和铁混用的时代,接下来就渐渐被刀所代替了,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剑的制作工艺复杂,上手难度大。但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剑成为了权贵的专宠,尤其是打造细腻装饰精美的剑。

冷兵器时代的武器很多,刀、剑、长枪、矛、锤子、缠手、棍棒、袖箭、飞刀等等。但是公认的冷兵器排行第一的是刀,刀拼的是霸气,使刀的,多是将才。比如关云长一柄青龙偃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比如兰陵王鬼面单骑,十步一杀,闻者丧胆。

剑走的是轻灵,用剑的,多是侠客。

白衣仗剑走天涯,斩尽恶人狂笑去,骨子里便透着份独来独往的飘渺仙气。

虽然以杀伤力而言刀要比剑强出许多,但是侠客们大多爱用剑。

秉承儒家文化的文人们创造出来的侠客也用剑居多。剑是兵器中的君子,侠客是孤傲的君子。所以剑比较符合侠客的气质。

印象比较深刻的剑客有两个:古龙小说中的西门吹雪,一提到他,就会想到:无边无际的茫茫雪地上有一片梅林,鲜红美艳的梅花花瓣飘飞,天空兀自飘洒着鹅毛般的大雪,一个白衣人衣袂翩跹地孤独地站在梅林中,仰头望着天空,若不是腰间的那柄墨黑色的长剑,仿佛他整个人便要与漫天风雪融为一体。

这个经典形象似乎是人们对侠客的印象,带着浓浓的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和忧郁。

另一个是《三侠五义》中的南侠展昭,少年英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开封府尹包拯包龙图的左膀右臂。一柄巨阙,铲奸除恶,匡扶正义。御猫展昭在江湖与朝堂的边缘,身为江湖人,放弃自由的生活,追随在包拯身边,为正义,为百姓,为忠诚舍生忘死。他的兵器是上古名剑巨阙。名字都带着古雅的味道。

《三国演义》曾写到蜀国大将赵云赵子龙大战长板坡,夺得青虹剑,远者枪挑,近者剑劈,七进七出,血染战袍,勇不可当,剑仿佛成了勇猛和忠诚的化身。后来,随着时代的改变,侠客们的剑不但可以致敌于死地,还把武功变成了艺术。

有一段关于铸剑的传说,铸剑师干将受吴王之命铸剑,然剑在炼火之中久经锻造而不成形,历时三年,干将恐吴王问责连累家人愁眉不展,他的妻子莫邪为解丈夫的忧愁和顾虑跳入熔炉之中,炼火中的剑居然慢慢成形。干将见妻子跳入炼火之中,而宝剑正逐渐成形,心伤之下也随之跳入熔炉。而炼火中居然自然成形了两把宝剑。

名剑干将莫邪由此而来,也是有名的雌雄双剑。

当然传说只是传说,笔者也不懂为什么剑不成形,非要以人为祭。干将莫邪鹣鲽情深,这个传说让笔者觉得震撼也有所怀疑。后来看了一期关于古代铸剑的节目,那个苍老的师傅在谈及这些传说的时候,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人乃百兽之首,以君铸剑,剑自然是有灵气的”,才有些顿悟。

说到剑就不得不说梁羽生先生的名著《七剑下天山》:游龙、青干、静心、日月、莫问、天瀑、舍神,七柄长剑的名字那么寓意深远,和他们的主人于红尘中一起经历着跌宕起伏的人生。

剑之于武者如笔之于文人,本身只是利器,却可因主人而亦正亦邪。

上一篇:直线ISG/发动机系统台架构建及启动试验研究 下一篇:决定甲午胜败的历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