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言的情、意、境

时间:2022-09-23 09:33:52

关注语言的情、意、境

【摘要】我们很多时候忘记了教育是立人的,为人之师,必须要种好自己的“三亩田地”,深度备课,以教材为起点,深读教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深刻解读教材,关注语言的情、意、境,以文立人,简约而不简单,让家常课也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语言 感情 含意 境界

一、“情”——动情诵读,触摸文字灵魂

面对新课程的洗礼,当我们在课堂上更多地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更关注“语言文字的温度”,带领学生动情诵读文字,触摸文字的灵魂,学生才能被真情真意感染、唤醒。笔者在教学苏教版第十册《爱如茉莉》第九自然段这一重点段落时,紧抓“文字也有温度”的主旨,用另一种创新的方式,带领学生诵读文字,触摸灵魂,让真爱感染唤醒了学生。

师:这里有一副画面,有没有特别留意,读读看,给他取个名字?

生:我想给它取名“恩爱图”,因为我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恩爱。

生:我取的是“紧握图”,因为紧握的双手让我觉得感情的深厚。

师:说得真好!老师觉得这岂止是一幅温馨的画,这也是一首充满温情的诗。不信,你们瞧!(以诗的形式出示第9自然段文字)

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优美的画面如何深刻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需要的是激发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在读中渐悟,在读中动情。有时候,我们不需要拼命地割裂文字来理解,那样会将本来充满诗意的文本弄得面目全非,但我们必须要创造性地创设情境,比如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巧妙地将“文本转换成小诗”,然后配乐动情诵读,学生一下子就被带到了那种真爱无痕的境界中,被文字感染,也唤醒了内心的真爱,它可能是内敛的,但却是永远铭记在内心的,可能将影响他的一辈子,难道,我们的教学不该追求此等境界吗?

二、“意”——深度研读,触摸语言极限

窦桂梅老师曾指出课堂缺乏深度的现象:“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在远离言语的地方蹒跚徘徊,或者刚进入语言的浅处就折道而返,课程资源遭到浪费的原因,是教师缺乏挖掘的能力。”案例一中的教师,大概崇尚“简单语文”,但又没有将简单语文的深刻含义吃透,简单的应该是复杂的结构,是繁琐无用的提问和训练,其中的语言智慧丝毫不能简单,如果不能吃透文字,触摸文字的灵魂,那和“浸泡的阳澄湖大闸蟹”有何区别呢?

有人崇尚简单语文,也有人提倡深度语文,而两者是和谐统一的,只有“深入”才能“浅出”,而看似简单中却包含了深刻的大语文观,案例二中的教学,以“尝试多种方式朗读,说说理由”为主线,引领学生触摸自己语文能力的极限,在一系列的读、讲、评、再读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教者课前的充分预设,将厚厚的课本读得薄薄的,才有了课堂上写意的教学方式,才为学生创造了发挥自己学习主动性的空间,心有多大,天空就有多宽广,在那一刻,让我们看到了语文课堂的智慧,在这样充满深度的语文课堂上,孩子们的人生才能被照亮。

三、“境”——课外阅读,触摸广阔天空

如果我们能在精心解读教材,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拓展课堂广度,那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一定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那才是让我们向往的课堂。

苏教版第十册的《月光启蒙》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孙有田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我偶然在一次市级观摩活动中聆听了一位张老师的倾情演绎,使我对如何紧扣文本,阅读拓展,增加课堂的广度有了新的认识。

教者在教学完全文后,播放伤感的音乐二胡曲《病中吟》,出示了孙有田回家乡看望母亲的一段文字:

多少年过去了,许多往事已消失在记忆的长河中,而这一幕却宛如昨天。年迈的母亲因患老年痴呆症,而永远失去了记忆。当我赶回老家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上,依然那么和蔼,慈祥,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起她的往事,不再谈起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我多想用泪水熨平母亲的皱纹,我多想用泪水唤醒母亲的记忆……

(伤感的音乐,配合上教者深情地诵读,催人泪下)

师:此时的作者,面对自己的母亲,会怎样想,怎样说呢?

生1:他会轻轻地说:“妈,我回来了……”然后泪流满面。

生2:他会使劲地抱住母亲,告诉她儿子回来了,回来看她了。

生3:他会想:“母亲,您辛苦了,当儿子的不孝啊,没有好好照顾您。”

(真挚动情的话语触动了所有人内心那份脆弱的神经,此刻我们的内心被真爱彻底感动。)

师:微风吹散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坐在面前的母亲虽然已经忘却了她给作者的那份爱。但是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引读最后一节内容:是母亲用……)

作为教师,应该给我们的学生一些什么呢?是单纯的会写会默会背,学好一本语文书吗?面对如今的信息化社会,我们当然会拒绝这样的老师,我们要给予的是饱满的稻麦、新鲜的蔬菜,它就是我们学生赖以生存的基础,字词句段的吸收,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工具性训练下,掌握文字的运用规律。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填充知识,那充其量只是另一个容器罢了,我们更要为学生营造一座美丽的花园,在花园中,让学生领略风花雪月的美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惆怅,要让学生通过反复地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其中浓厚的文学味,进而感受祖国母语无尽的人文性魅力,才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作者单位:常熟市商城小学)

上一篇:论中职德育课程评价机制的改革 下一篇:关于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