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萧红小说中的色彩意蕴

时间:2022-09-23 09:10:44

试论萧红小说中的色彩意蕴

作者简介:潘映希(1990-),女,蒙古族,辽宁人,硕士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要: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她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色彩词语,这与她对绘画的热爱有着巨大的关系,她有意地运用色彩词语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表达她对生活的体悟与理性思考,就是这种特殊的艺术手法使得她的作品在中国文坛上走得更远。

关键词:萧红;色彩;意蕴

萧红用她那质朴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充满诗意的小说画卷,向我们展现了东北这片广袤大地上生存着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抗争与无奈,他们的辛酸与苦难。翻看萧红的作品,往往会被她那不符合小说特点的特质所吸引,这种特质便是她诗性的话语,而这种诗性来源于她在小说叙述中色彩词语的独特选取与运用。

一、早年的绘画经历培养了萧红对色彩的敏感

萧红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河县,童年时与祖父在后花园的玩乐的经历为她日后喜欢绘画奠定了基础,而萧红真正与绘画接触还是在她考入哈尔滨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校与当时的美术老师高仰山认识之后。在学校里,“萧红虽然不是学校美术小组的成员,但是酷爱绘画,有一次在校园里写生被高仰山,发现将她列入重点培养的对象之一。”就是这样一次机会开始了萧红真正的绘画学习。从那以后,萧红结识了很多同样对绘画有兴趣的同学,如徐淑娟,沈玉贤等,他们组织了一个野外画会,经常相聚一起背着画夹到松花江两岸去写生。萧红在美术课上得到了专业的训练,主要学习西画,“第一年学铅笔画,第二年学水彩画,第三年学油画。”这样的专业训练让萧红对绘画有了更大的热情,甚至曾希望自己成为一名画家。后来,与萧军在哈尔滨相依为命时,萧红曾成为金剑啸的助手,帮助其承接绘画和广告业务,负责画插画等工作来贴补家用。这些经历一方面说明了萧红对绘画的热忱,另一方面说明了她在绘画上的造诣,正是这种绘画天赋和专业训练,让她对色彩具有特殊的敏感,在对生活的观察中也能捕捉到别人看不到的色彩;同时用绘画来表达感情,也为她在日后文学创作中选用色彩词语进行表达奠定基础。

二、作品中色彩词的运用表达了萧红对生活的体悟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创作的带有自传色彩回忆性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她尽情地表达了对自己童年、少年时的全部记忆与体悟。小说开篇便将读者带入到了东北的寒冬岁月,一种天寒地冻随着文字扑面而来,大地是冻裂的,人的手是冻裂的,整个世界被白色的冰、白色的霜覆盖着,“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在灰白的氛围下,作者回到了故乡,开始了看似散漫的叙述。在作者的记忆中,故乡并不是美好的,那里有冷漠的父亲、难应付的继母、不亲切的祖母,所以在回忆故乡时,作者选用了灰白这种具有强烈压迫感的颜色,笼罩着全篇小说,在呼兰河生存的人们仿佛也被笼罩在这种灰白之中。面对自然、人生,他们是麻木的、冷漠的、不求甚解的,他们的生命就像由各种颜色混合而成的灰色,自然、命运给了他们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生命对于他们,只不过就像四季一样,是一种生与死的轮回。“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这种灰白之色在《呼兰河传》中还有另一种替代――“刮风和下雨”。在小说中多处可见“刮风和下雨,这院子是很荒凉的了”的描写。刮风下雨的天必定是阴沉沉灰蒙蒙的,在这种氛围的包围下,后花园是荒凉的,“我”的家是荒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虚空,颓败。萧红对故乡的回忆是感伤的、沉重的,她批判地忆述故乡的事、故乡的人,故乡的一切封建陈腐、愚昧麻木,所以在《呼兰河传》中才会随处可见灰白的颜色。然而,萧红的童年并不完全是灰白色,祖父给了她无限的温暖与疼爱,“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和祖父在后花园的日子是萧红尤为珍视的,那段日子对童年的萧红来说是最快乐的,所以那段时光在萧红的记忆中是明亮的、鲜艳的、温暖的。在《呼兰河传》中第三章是对那段记忆的描写,在文字处理上明显地亮丽起来,色彩鲜艳起来。“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与《呼兰河传》全文笼罩的灰白颜色不同,这段描写情感上十分欢快,色彩上也很明艳,这种鲜明的色彩反差,使得悲凉格外悲凉,明艳更加明艳,充分显现了萧红在色彩的把握上的独到之处,和她在用色彩表达情感上的匠心独运。通过运用不同色彩展现对生命、生活、人性的不同体悟,在萧红这里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

三、色调背后暗含着萧红的理性思考

萧红从呼兰河逃出、从那个颓败封建的家庭中逃出,在离家的决绝中是无畏的反抗精神在支撑着她,在她的早期作品中也集中的显现了她对封建、父权的反抗,对希望、美好的追求。这种对颓败封建的批判和对美好希望的追求的思想的两面在萧红色彩的世界中就形成了黑与红、黑与白这种明与暗,消沉与新生的鲜明对比。《生死场》是萧红早期的代表作,在小说中她选用红与黑作为主色调。“像红色的水晶,像红色的梦”,“菜圃上寂寞的大红西红柿,红着了。小姑娘们摘取着柿子,大红大红的柿子,盛满她们的筐篮”。这些火红的东西是具有生命的,是能给人希望的、憧憬的、美好的,然而在这种生的希望中死神也悄然埋伏在人们的周围。“女人突然苦痛得脸色灰白,脸色转黄,全家人不能安定。为她开始预备葬衣,在恐怖的烛光里四下翻寻衣裳,全家人为了死的黑影所骚动。”“这边孩子落产了,孩子当时就死去!佣人拖着产妇站起来,立刻孩子掉在炕上,像投一块什么东西在炕上响着。女人横在血光中,用肉体来浸着血。”在红与黑的交织对比中,萧红表达出了对生与死的理性思考,对半生半死的人们的强烈的批判,对木然乏味的人们的深刻的抨击。在这种批判与抨击中又含有她对人生命的一种悲剧感的体悟,她把自己的遭遇与人物相联系传达出一种更深层次的人生悲凉。由此,这种红黑对比的色调中就一方面表现了萧红对温暖的渴望与对封建、麻木的批判,另一方面也将萧红的思考引向深处,开启了对生与死、文明与愚昧、光明与黑暗、精神与物质、人性的高贵与卑琐,以及人与命运等对立关系的思考。

翻看萧红的小说,总能感受到小说中扑面而来的黑、灰等颜色营造的压迫感与窒息感,但同时也能在这种压抑感中看到红、绿等新鲜颜色的存在,也能通过这些颜色感受到温暖与希望。萧红小说中的这种黑灰主色调与红绿副色调交织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反差,使得黑灰更沉重、红绿更鲜亮,这反映出萧红一种理性思考,她清楚的看到东北人民的悲剧,意识到他们身上那种冷漠、木然、周而复始的混沌的生命存在状态,在进行猛烈抨击、批判、反抗的同时她也渴望看到人性温暖的一面,萧红这种主题思想的矛盾性将他的的理性思考引向到了更深的层次,这也使得她的作品具有多重深刻的主题意蕴。(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季红真:《萧红全传》,现代出版社,2012年版。

[2]孙延林:《萧红研究》(二),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版。

[3]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兼谈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几个困惑点》,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一篇:如何打造频道专业化时代下的主持人 下一篇:浅论中国古代哲学中对音乐与建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