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吸引力的回顾与前瞻

时间:2022-09-23 09:03:46

摘 要 面孔吸引力是传递社会情感性信息的重要来源,面孔的平均化、对称性,性别二态性特征等因素会影响对面孔吸引力的评价,近年来,研究者对面孔吸引力的研究已拓展到动态面孔上,并采用fMRI技术发现当让被试评价有吸引力的面孔时,杏仁核、眶额叶、腹侧枕叶等脑区被激活。研究者从进化论取向与认知取向两方面来解释人们为何偏好有吸引力的面孔。以往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材料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尚存不足,这正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面孔吸引力;平均化;对称性;性别二态性;奖赏价值

分类号 B849:C91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一个新兴的研究分支――面孔吸引力心理学。这一研究领域引起了文化人类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的共同关注。参照Patzer(1985)和Hatfeild(1986)的定义,面孔吸引力(facialattractiveness)是指目标人物的面孔所诱发的一种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接近意愿的程度(史新广,2007),它传递着诸如年龄、性别、个人身份以及情绪等大量信息。在人类社会交往和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对面孔吸引力的判断具有跨文化(Cunningham,Langlois ct al,, 2000, Rhodes, Harwood,Yoshikawa,Nishitani,&Mclean,2002)、跨年龄(Bronstad&Russell,2007)的一致性,而且个体早在婴儿时期也与生俱来地喜欢具有吸引力的面孔(Rubenstein,Kalakanis,&Langlois,1999),

国外大量研究发现面部平均化(averagel~ess)、对称性(symmetry)和性别二态性特征(sexualdimorphic feature)是影响面孔吸引力评价的三大主要因素,而面部特征值(feature size)、皮肤健康状况和皮肤颜色等其他因素也对面孔吸引力的评价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由于以往研究都是采用静态脸作为实验材料,忽略了面部情绪等线索,于是近几年研究者开始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动态面孔上。21世纪初期,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研究者开始采用脑功能成像技术(主要采用fMRI),以其高分辨率、无创伤性、脑定位等特点更深层次地探索与面孔吸引力有关的脑机制。本文旨在补充和完善前人对面孔吸引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介绍近几年面孔吸引力在动态面孔和脑机制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1 面孔吸引力影响因素及研究

脸的容貌特征由许多变量构成,面孔吸引力的评价就是对这些变量进行评价。根据国外大量研究显示,面孔吸引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1.1 平均化(averageness)

面部平均化是指某一面孔与某种人群下大多数面孔相似的程度,它被认为是决定面孔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Baudouin&7iberghien,2004),

“平均化假设(average hypothesis)”的观点是,越典型的面孔越具吸引力,这一观点最早可追溯到1878年Galton的研究,他将同一名被试的多张照片同时投射到一张图板上,创造出一个组合而成的头像,结果发现合成的平均照比原来任何一张面孔都要漂亮(Galton,]878),一个多世纪后,面部融合技术(facial blending techniques)、漫画(caricature)技术、反漫画(anti-caricature)技术以及计算机变形(morphing)技术纷纷涌现,并被广泛地用于面孔吸引力的研究中。这些研究都证明无论男性面孔还是女性面孔,平均化的脸是更有吸引力的(Little&Hancock,2002;Baudouin&了iberghien,2004;Komori,Kawamura,&Ishihara,2009a,b)。

“平均化假设”一提出便遭到了研究者的批评,最初,Alley和Cunningham(1991)认为,被数字化平均的脸因具有较高程度的对称性,所以是平均化与对称性两者共同作用才让人们认为平均化的面孔更具吸引力,而并非平均化单独的作用。但这一批评被之后的研究所抨击。Valentine等人(2004)发现,只呈现每张脸的左或右半侧脸从而移去了对称线索时,人们也觉得平均化的脸更加吸引人,Komori的研究结果也证明,平均化的脸部更具吸引力,并非因为它们更具对称性,而是因为他们代表了某一人群的平均趋势(represent the mean tendency of a population)(Komori,Kawamura。&Ishihara,2009a)。

总的来说,平均化的脸是更有吸引力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面部结构越平均化的脸,其面孔吸引力水平就越高。Light等人(1981)并未发现面部平均化与面孔吸引力呈线性相关,却发现长相独特的(distinctive)脸拥有最少和最多的吸引力(如极丑和极美)。Peter等人(Ⅱ994)让被试分别评价由15和60张女性照片平均化而成的两张女性照片的面孔吸引力,结果发现虽然被试对这两种合成相片的吸引力评价水平都显著高于原始相片,但是由60张相片平均化后合成的面部相片,吸引力水平却低于由15张相片所合成的相片。而且,DeBruine、Jones、Little和Unger(2007)也同样发现具有吸引力的脸不总是平均的。

综上所述,尽管平均化的面部结构是有吸引力的,但最有吸引力的面孔并不是完全平均的。

1.2 对称性(symmetry)

对称性,即一张脸的一半与另一半相似的程度。早期,研究者发现,对称的脸并不是吸引入的 (Langlois,Roggman,&Musselman,1994;Kowner,1996)。但是,最近更多的研究结果纷纷发现,对称的脸比不对称的脸更加具有吸引力(Rhodes ct a!。,2001;Koehler,Rhodes,&Simmons,2002;Fink,Neave,Manning,&Grammer,2006;Little,Jones,DeBruine,&Feinberg,2008)。

这种研究结论上的矛盾可能来源于对面孔进行对称化处理手段上的差异,一般来说,对面孔进行对称化处理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技术:一是沿着面孔中心的垂轴对半张脸进行镜面反射而得的对称性的面孔,这样每张脸都可以得到“左一左”、“右一右”两张不同的对称面孔(马华维,俞琴燕,陈浩,2007),这种处理方法可能会造成面部特征值的变形,如相片中人物的鼻子变得更大,从而降低相片中面孔的吸引力。另一种技术是通过将原始面孔与镜面反射的面孔进行平均化来

获得对称面孔,使用这种技术创造出的对称面孔与平均化面孔更为接近,因此被认为比原面孔更有吸引力。

尽管大量研究证明对称性是影响面孔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对称性与面孔吸引力的关系在不同性别的面孔中却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例如,Scheib等人(1999)发现,只有男性的面部对称性与面孔吸引力之间呈正相关。Weeden和Sabini(2005)对13篇文献进行元分析以评估面部对称性与吸引力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男性的面部对称性对面孔吸引力的影响非常小,而女性的面部对称性并不影响对面孔吸引力的评价。Little等人(2008)却发现,不论是男性面孔还是女性面孔,对称性与面孔吸引力之间都呈正相关。最近。Komori,Kawamura和Ishihara发现面部对称的男性面孔被评价为更具吸引力(Komori,Kawamura,&Ishihara,2009a,),而面部对称的女性面孔却并未发现相同的效应。造成以上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如下:1)面部对称性体现了配偶品质(mate quality)的重要部分,如健康的基因,但这可能仅针对男性面孔(Komori,Kawamura,&Ishihara,2009a)。2)可能正如上文提及的,由于对面孔进行对称性处理的手段不同,从而导致了研究结果的不一致。

1.3 性别二态性特征(sexual dimorphic feature)

成熟男性和女性经过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展后逐步形成了体态上的性别二态性,即男性化(masculine)和女性化(femininity)。研究发现,女性化的女性面孔被认为是极具吸引力的(Rhodes,2006;Komori,Kawamura,&Ishihara,2009b),但是,性别二态性与吸引力之间的关系在男性面孔的研究中并未取得一致结论。一些研究者发现,女性更加偏爱具有男性化面孔的男性(DeBruineCt a1,,2006;Jones,DeBruine,&Feinberg,2008;Rennels,Bronstad,&Langlois,2008),但也有研究发现女性化面孔的男性更被女性喜爱(Little&Hancock,2002;Penton-voak,Jacobson,&Tribehs。2004),Peter等人(1998)还发现无论男女都偏好具有轻微女性化面孔的男性,因为他们认为女性化面孔的男性拥有更积极的人格特质,如较少的支配性、更诚实、更具合作性、更热心以及更可能成为一名好父亲。

研究者对以上结论不一致的原因进行了解释,他们发现女性对男性面孔的偏爱与生理周期相关,面孔的男性化象征着优良的遗传基因和社会优势(social dominance),,因此女性在经期比较偏好具有男性化面孔的男性(Jones ct al。,2005;Pawlowski&Jasienska,2005)。也有研究者认为,是由于面孔处理方法上的差异导致了研究结果的不一致(Rennels,Bronstad,&Langlois,2008)。

1.4 面部特征值(feature size)

许多研究者通过测量或操纵面部特征值的大小来研究面部特征值与面孔吸引力的关系。例如,Conningham等人(1995)发现拥有大眼睛、厚嘴唇、小鼻子、窄下巴、突出颧骨的女性更有吸引力,因此,Conningham等人提出了“多重适应模型(Multiple Fitness Model)”,该模型认为吸引力受多项维度影响,每一个特征都代表配偶价值(mate value)的一个不同方面。他共区分了5个维度,每种维度都与具体的面部特征有关。这5个维度是年轻(neonatal)、性成熟(sexual maturity)、衰老(senescence)、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以及妆饰(grooming)。Cunningham还认为吸引人的面孔是面部中央具有年轻的特征而面部边缘具有性成熟的特征。不同于平均化假设和对称性假设,该模型解释了两张看似都很吸引人的脸是如何被区分的。

1.5 面部皮肤健康状况(facial skin health)和皮肤颜色

在面部皮肤健康状况与面孔吸引力关系上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大多数研究发现,健康的面部皮肤会提升面子吸引力水平。普遍上,男性都认为皮肤没有疹子、胎记、痤疮、囊肿等损伤的女性更有吸引力,光滑的皮肤可能象征着较高的生育能力和健康水平(Fink,Grammer,&Thornhill,2001)。不仅是女性,Jones等人(2004)发现,对从男性左右脸颊提取出的小块皮肤吸引力的评价与男性整个面孔吸引力的评价显著相关,面部皮肤的健康状况会影响男性的面孔吸引力。此外,国内最近的一项研究同样证实了面部皮肤健康水平与女性面孔吸引力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可见这一结论具有跨文化和跨性别的一致性(史新广,2007)。

除了面部皮肤健康状况,研究者还发现,皮肤颜色对人类配偶选择同样有显著的影响,男性比较偏好皮肤颜色浅的女性,比如白皙的皮肤。因为这和较高的生育能力联系在一起(Van den,Berghe,&Frost,1986)。但是,Fink,Grammer和丁hornhill(2001)却发现,男性更偏好皮肤略带红色的女性。并且,Fink,Grammer和Matts(2006)表明,皮肤颜色分布(skin color distribution)不受脸型和皮肤表面构造的影响,独立地影响女性的面孔吸引力,皮肤颜色分布均匀的女性被认为更年轻和更具吸引力的。

2 动态面孔与面孔吸引力

近20年来,面孔吸引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厚的硕果,大量研究发现面部平均化、对称性、性别二态性特征等因素会影响面孔吸引力,但这些研究有两个共同点不容忽视:1)研究者都是通过对人类面孔进行结构化分析来研究面孔吸引力,2)研究者都是采用静态的面孔。对静态面孔的知觉涉及到对面孔特征的结构化分析,但这种结构化分析法尚不足以用来定义动态面孔的吸引力(Rubenstein,2005)。并且早在1994年,Bruce就对面孔吸引力的研究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面孔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静态面孔,因为在现实社会交往中,真正展现的是动态面孔而并非静态面孔,对静态面孔的研究会忽略影响吸引力的一些非结构化特征,如情绪表达、年龄、身份、知觉到的人格特征以及其他重要线索。 实际上,Riggio,Widaman,Tucker和Salinas(199I)发现,动态信息是总体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Brown等人(2005)也发现,体型匀称的跳舞男子被认为更具吸引力,这意味着动态线索独立

于静态线索,体现着潜在的配偶品质。在面孔吸引力研究中,动态刺激可能比静态刺激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且具有更多的生态效度(Clark,2008)。由此可见,动态面孔的吸引力是值得研究的,对静态与动态两种情况下面孔吸引力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面孔吸引力的含义。

近几年,研究者开始把研究对象拓展到动态面孔上。Rubenstein(2005)让被试在5点量表上分别评价动态下(朗读一篇文章)和静态下女性的面孔吸引力,结果发现,这两种状态下面孔吸引力评价之间的相关是很低的,在静态呈现下被评为具有高吸引力的一张面孔,并没有在动态呈现下获得相同的评价。因此,Rubenstein提出“对动态面孔与静态面孔吸引力的评价参照了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一观点。他还指出,与静态面孔相比面部情绪对动态面孔的吸引力评价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Morrison,Gralewski,Campbell和Penton-Voak(2007)研究发现,眨眼、点头、摇头等运动被认为是女性所常有的面部运动,而更多地具有这些面部运动的女性也被认为是更具吸引力的,这可能是因为更具活力的面孔体现了一种具有吸引力的人格特征――外向性(Fink,Neave,Manning,&Grammer,2005),该结论与前人在静态面孔中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即女性化的女性面孔是吸引入的(Morrison,2007)。因此,尽管Rubenstein认为,静态面孔与动态面孔有着不一样的吸引力评价标准,但此研究至少证明了静态面孔中的性别二态性与动态面孔中的性别典型性(sex typicality)是同样吸引人的,Lander(2008)研究发现,在女性静态面孔和动态面孔的吸引力评价上,两者间呈显著相关,但在男性面孔的评价上却没有出现此结果。以上研究中面孔都是以中性情绪呈现,最近,Penton-Voak和Chang拓展了Rubenstein的研究。他们设置了积极情绪表达和消极情绪表达两种情景,结果发现无论是哪种情绪表达,女性静态面孔和动态面孔的吸引力评价都呈显著相关,但是男性面孔上只出现不显著的正相关(Penton-Voak,&Chang,2008),该结果与Lander的研究结果一致,但Roberts等人(2009)却发现,当评价者为女性时,男性面孔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的吸引力评价之间是呈显著正相关。

造成以上研究成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如下:1)Rubenstein和Lander采用的是组间设计,即对静态面孔和动态面孔的评价是来自两批不同的被试。尽管组间设计能够确保评价者在不同情境下评价的独立性,但是个体差异至少会对两种条件下的评价产生部分影响。2)Rubenstein研究中,评价者是男女混合,同性判断和异性判断可能会混淆实验结果,3)Pento-Voak,Lander以及Robe,s等人研究中采用的动态视频没有声音,控制了语义引起的混淆,但却不清楚是否Rubenstein的研究也采用了无声的动态刺激,如果确实如此,那么语音线索也可能会影响动态线索的判断。

因此,在总结前人研究不足的基础上,Robe,s等人(2009)的最新研究发现,静态面孔与动态面孔的吸引力评价是可以呈高正相关的,但相关强度受实验设计的影响:(Ⅱ)两种情境下的评价者是同一批被试还是不同被试,(2)评价者是同性还是异性,(3)动态面孔呈现的情况(如有声或无声)。例如他发现,当评价者是同一批被试,或当评价者是女性而被评价者是男性时,静态面孔和动态面孔的吸引力评价呈高正相关。

3 面孔吸引力的脑机制研究

研究显示,人们对面孔吸引力的判断具有跨文化与跨年龄的一致性(Cunningham,Langlois ctaL,2000,Rhodes,Harwood,Yoshikawa,Nishitani,&Mclean,2002;Bronstad&Russell,2007)。但这种一致性背后的脑机制又是怎样的呢?当人们面对一副吸引人的面孔时,神经系统又是如何起反应呢?这些问题都是以往研究所不能回答的。可见,深入地对面孔吸引力进行脑机制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人们对美丽面孔的反应至少包含了三种成分,即对客体本身的知觉加工,对客体的情绪反应以及对客体美丽的判断。对面孔吸引力感知的研究假设包括纯美学(aesthetics)意义和奖赏价值(reward value)两部分。奖赏被认为是个体行动的驱动力,其神经基础可能涉及到杏仁核、眶额叶、腹侧纹状体等多个脑区。杏仁核能够编码有奖赏价值的刺激以及评价社会刺激(Baxter&Murray,2002),能被诸如快乐和悲伤的情绪激活,在这些被激活的区域,杏仁核被认为是对美丽面孔发生反应的情绪效价表现(senior,2003),这些情绪效价包括对奖赏的期待和对欲望的满足。研究发现,右杏仁核与面孔吸引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Winston,O'Doherty,Kilner,Perrett,&Dolan,2007),即相对于中等吸引人的面孔,在呈现极吸引入的和极不吸引人的面孔时,杏仁核激活程度最高。

对吸引力的判断,不同于情绪唤醒,涉及到部分前额皮质,面孔吸引力同令人愉快的食物、气味、味道、动听的音乐、金钱的获得一样,作为一种奖赏刺激引起了脑中奖赏回路的激活(Aharon ct a1,,2001;O'Doherty et al。,2003),研究发现,吸引入的面孔激活的区域有眶额叶(Aharon ct a1,,200 1;Kampe,Frith,Dolan,&Frith。2001;o'Dohe~y et a!。,2003;Kranz&Ishai,2006;Ishai,2007;Winston,0'Dohe~y。Kilner,Perrett,&Dolan,2007)和伏隔核(Aharon et a1,,2001)。

尽管以上研究都探讨了对美丽面孔的情绪反应和判断时的脑机制,但是只有极少数研究探讨了对美丽面孔知觉理解的神经基础。Winston,。'Doherty,Kilner,Perrett和Dolan(2007)发现,即使是让被试判断具有吸引力面孔的年龄时,被试的眶额叶依旧被激活,他们解释是因为当个体看到具有吸引力的面孔时,刺激物的奖赏特征使奖赏回路自动激活。但却有研究者提出。也有可能是被试对吸引入的面孔的知觉反应使奖赏回路被激活(Chatterjec,Thomas,Smith,&Aguirre,2009)。知觉特征。例如平均化,对称性,面颊构造,下半部脸的相对大小和下巴宽度都会影响对一个人面孔吸引力的判断。这些知觉特征的影响作用意味着,发生在客体识别前存在一种影响一个人审美判断的低水平视觉加工,这可能在知觉

有吸引力的面孔中起着重要作用 (Chattericc。2004)。

目前,只有一篇研究探讨了发生在吸引入的面孔识别前的视觉加工。Chaucricc,Sabrina,Smith和Aguiree的一项最新fMRI实验中,向被试呈现500张成对匹配的女性面孔,成对的两张面孔有可能完全一致,也有可能面孔二在面孔一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变形技术进行0%-100%不同程度的变形处理。被试的任务一是分别判断成对的女性面孔的吸引力,任务二则是判断面孔二是否与面孔一相同。结果发现,当被试明确判断面孔吸引力时。腹侧枕叶、前岛叶、背侧顶叶、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程度会随面孔吸引力水平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而当被试判断面孔二是否与面孔一相同时,尽管该任务与吸引力判断无关,但当呈现被计算机变形后美丽的面孔二时,腹枕叶区域如梭状回面孔区(fusiform facearea)、外侧枕叶以及邻近区域都被自动激活,并且激活程度随面孔二吸引力水平而变化。以上结果证明,无论被试任务如何,腹侧枕叶区都会自发地被美丽的物体激活(ChaaorttejesThomas,Smith,&Aguirre,2009)。该区域可能涉及了客体识别前的视觉加工,例如对对称性的理解、编组。

4 偏好有吸引力的面孔的理论解释

人们偏好有吸引力的面孔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进化论取向,另一种是认知取向。虽然两种观点的解释角度不一样,但是两种理论解释之间并不相互排斥。

4.1 进化论取向

持进化论观点的研究者提出了配偶品质假设(mate-qualityhypothesis)。该假设认为,吸引力提高了配偶成功的可能性,吸引力特质和对这些特质的偏好可能是性选择的结果(Rhodes ct a1,,2005)。对吸引力的知觉是人们寻求一名具有好品质的配偶的适应性结果{Rhodes,2006)。

研究者还提出了优良基因理论(cood genestheory)来进行解释,该理论认为,人们对面孔的评价源于进化,而具有吸引力的面孔被认为是健康基因、较好免疫能力与生殖优势的标志,所以我们比较偏好拥有吸引力面孔的人,相反,面孔不佳似乎意味着不健康、难以保证种族的延续,因此我们会有意避开他们。可见,面孔吸引力与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预测面孔吸引力的因素也可以预测健康,已有大量研究证明,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因素与健康水平紧密相关(Zaidel,Aarde,&Baig,2005;Fink,Neave,Manning,&Grammer,2006)。

进化论取向的观点有一定合理之处,进化给与的基因是一种原动力,促使人们学习在环境里哪些线索是与健康、存在、生殖成功或者其他与物种适应领域相关的。个人从早期生活就开始学习这种信息,发现这些吸引力线索,在有限的个人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关于吸引力的判断(陈欣,2008)。

但是进化论的观点也受到了很多的批评。例如有研究者认为进化论的观点过于强调生殖成功,还有研究者认为吸引力判断在跨文化研究上缺乏足够的证据。

4.2 认知取向

持认知观点的研究者提出了知觉过程假设。他们认为,对吸引入的面孔的偏好可能是大脑加工信息的副产物(例如识别或知觉)(Rhodes,2006),具有吸引力的特质(如平均化、对称性)只是引起了知觉系统的强烈反应,对平均化面孔的偏好可能反映的只是对熟悉刺激的偏好(Halberstadt,Rhodes,&Catty,2003),因为他们更接近典型面孔的心理表征,因此更容易被视觉系统所加工(DeBruine,Jones,Little,&Ungeg2007)。如果偏好是大脑加工信息的副产品,那么则不会只局限于是对潜在配偶的偏好,还应泛化到其他相似的刺激中。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平均化的刺激和对称性的刺激在其他范畴中也是吸引人的(Halberstadt,Rhodes,&Catty,2003)。这些偏好的泛化意味着正是一般信息加工机制的作用。

该观点最初目的是为了解释面孔偏好的根本原因。但后来却解释了直接原因。例如,产生偏好的心理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抽象化的范畴原型机制、从样例到原型的泛化反应机制以及对极端样例强烈反应的学习机制(Rhodes,2006)。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通过上述的文献回顾,我们不难发现尽管面孔吸引力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同时,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有待研究者的进一步探讨。

第一,面孔吸引力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多是以单个影响因素的探讨为主,对各因素影响力大小以及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发现,平均化和对称性独立地影响面孔吸引力(Jones,DeBruine,&Liale,2007),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平均化和对称性分别对面孔吸引力贡献的程度。随后Komori,Kawamura和Ishihara的研究发现。面部平均化和对称性对面孔吸引力的贡献程度因面孔的性别而异,对男性面孔而言,平均化和对称性都对面孔吸引力的评价有重要影响,但对女性面孔而言,平均化对面孔吸引力评价的影响更大(Komori,Kawamura,&Ishihara,2009a)。以上研究是远远不足的,今后还需继续探讨其他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大小,以及探索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尽管fMRI研究显示,具有吸引力的面孔激活了眶额叶和杏仁核等脑区(o,Dohe~y eta!,,2003;Kranz&Ishai,2006;Ishai,2007;Winston,O'Dohe~y,Kilner,Perrett,&Dolan,2007),但尚未清楚的是,究竟是哪种具体的知觉特征(如对称性、性别二态性特征)对脑区激活的贡献更大。未来的研究应该把“具有吸引力的脸”操作化定义成“更平均化的脸”或“更对称的脸”等,具体探索大脑对不同知觉特征的反应,另外,还可探讨究竟是面孔的哪部分区域或哪几部分区域对面孔吸引力有更重要的影响。例如可以向被试分别呈现眼睛、嘴唇等五官,考察具体的面孔区域影响面孔吸引力判断的脑机制。

第三,笔者所查阅到的所有有关面孔吸引力脑机制的文章,都是以静态面孔作为实验材料。与静态面孔相比,探讨动态面孔呈现时的脑机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今后的研究可采用动态面孔继续探讨面孔吸引力的脑机制,还可比较静态面孔与动态面孔呈现下,大脑反应是否异同。

第四,国外面孔吸引力影响因素方面的绝大部分研究都是以学生为被试,而以不同职业为被试的研究很少,因此在结论的推广性方面受到限制。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不同职业(如艺术类职业和非艺术类职业)的被试,进一步探讨被试对面孔吸引力的判断是否会受职业类型的影响。

上一篇:儿童收养研究中的心理学问题 下一篇:时间知觉的脑机制:时钟模型的困境和新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