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论文

时间:2022-09-23 08:56:27

新型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论文

1存在的突出问题

1.1城镇化水平总体滞后2012年,经济带的城镇化水平比山西省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3.7个百分点.临汾市的城镇化水平也比较低,2012年临汾市的城镇化水平比山西省平均水平低7.2个百分点,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2001年~2012年,侯马-曲沃、襄汾县和洪洞县的城镇化水平均低于山西省和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图4).

1.2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为了研究经济带各县(市、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选取IU比的0.5和NU比的1.2国际标准法来度量.这里,IU比是指劳动力工业化率(即工业劳动力占劳动力的比重)与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比值,NU比是指劳动力非农化率(即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劳动力的比重)与城镇化率的比值.当城镇化、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较为协调时,IU比大致为0.5,NU比大致为1.2.如果IU比明显小于0.5,且NU比明显小于1.2,则说明相对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发展程度而言,城镇化超前.相反,如果IU比明显大于0.5,且NU比明显大于1.2,则说明相对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发展而言,城镇化发展滞后[2].2012年经济带各县(市、区)以及临汾市IU比均大于0.5,NU比均大于1.2(表2),相对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程度而言,经济带和临汾市均表现为城镇化水平滞后.其中,襄汾县、洪洞县的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严重不协调,侯马-曲沃、霍州市和临汾市的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较不协调。

1.3城镇化质量不高在借鉴有关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3],按照反映科学性、使用过程实用性、分析结果可比性以及数据的可得性等原则,选取了16个评价指标(表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临汾市、山西省和全国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主成分综合得分越高,说明按照该评价指标体系,城镇化质量越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软件Spss17.0计算2012年临汾市、山西省和全国的城镇化质量.从主成分综合得分的结果来看,临汾市得分远低于山西省和全国的得分(表4),说明临汾市城镇化质量不高.

1.4以霍州为代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乏力2011年11月,霍州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该市曾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截止2010年底,霍州累计完成煤炭生产2.3亿吨,省外销售1.7亿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煤炭长期大量开采的同时,引发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水位下降、地质灾害、人员失业等一系列问题[4].以霍州为代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乏力,也对以煤炭资源或其他矿产资源为主的经济带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1.5土地资源供给趋紧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着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和耕地面积的减少.2006年~2012年,临汾市城市化水平由35.8%提高到44.1%,尧都区建成区面积由37.4km2扩大到54.0km2,耕地面积则由4945.3km2减少到4944.7km2,意味着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是以减少耕地0.08km2为代价的.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也会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而临汾市和经济带各县(市、区)的土地指标相当有限(表5),因此发展建设和用地供给矛盾日益突出。

2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2.1总体思路

推进“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立足实际,依托基础,发挥特色,抓住机遇,科学发展.坚持城镇化和工业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有机融合,把加快城镇化作为带动“四化”(“四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全面加强城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加快“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2.2重点任务

2.2.1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按照晋南中心城市以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城市目标定位,推进行政区划的改革与调整,促进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尧都、洪洞、襄汾同城化建设步伐,精心构建一城三区的大临汾发展框架,全力打造临汾都市区,积极培育临汾都市圈,承接东部辐射区.规划建设城际交通轻轨,加快滨河东路快速通道建设和霍侯一级公路,洪洞至襄汾段按城市街道改造.力争使洪洞、襄汾县城与尧都区统一建设.围绕尧都、洪洞、襄汾“一城三区”格局,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一城三区在全市率先崛起,成为推动全市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龙头,强化中心城市的作用,着力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5].

2.2.2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不再以城镇人口或非农业人口比例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不再片面追求土地城镇化,而是在不断提高城镇化数量指标的同时,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依据世界城镇化规律,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化速度将逐渐放慢,外延式增长将逐渐停止[6],取而代之的是以内涵式、质量型的城镇化方式为主.相对于其他地区,尧都区和霍州市的城镇化速度趋缓,未来要以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转型,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核心,走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2.3加快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经济带应以满足生活生产需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镇框架,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7].强化城镇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建立完善的城镇水、电、气、热供应系统,建设优美、舒适、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统筹建设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城镇信息网络建设.

2.2.4推进侯马-曲沃的同城化发展随着山西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区的建设,侯马与曲沃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逐步成为山西走向中西部的黄金通道.但是由于曲沃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大型骨干企业数量少,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园区发展滞后.而侯马主要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城市功能较为完备,综合保税区和开发区发展已具规模,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但因受空间限制,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规模较小.而两地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可以通过资源、产业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及合作来解决.所以,加快推进两地同城化发展已迫在眉睫.

2.2.5着力培育霍州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接续产业以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园区化、经济模式循环化为产业引导原则,率先发展旅游及文化产业,继续改造和提升电力等传统产业,培育做强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大力扶持发展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做优现代农业,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霍州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全面转变[8].

2.2.6推进转移农业人口市民化“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和核心.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点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城镇发展要有多元的产业支撑、完善的公共服务保障和合理的户籍制度安排,帮助农民工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

2.2.7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要制定实施好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强各项政策统筹协调,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意见.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建设和管理城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立法工作.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变为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城市规划要保持连续性.

3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城镇化是区域发展的活力与动力[9].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激发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又要利用城镇化的外部环境,还要创造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良好条件,不断推动城镇化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3.1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破解城镇发展瓶颈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地,经济带各县(市、区)的土地指标相当有限,面临着发展建设和用地供给的矛盾.土地集约化利用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城镇发展需要占用土地.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要求城镇发展应当坚持内涵与外延结合、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存量土地利用潜力,合理安排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所必须的建设用地,实现城镇土地的最佳配置[10].

3.2强化产业支撑,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动力要把促进产业发展和集聚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坚持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同步推进[9].加快推进经济带各县(市、区)发展转型,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型,产业结构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

3.3利用资源优势,推进特色城镇化发展把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以增加供应、提升品质、提高效益为重点,走品牌化、特色化、产业化的道路.以实现特色农产品集中化开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联营化销售为理念,以专业合作社、专业公司和农民经济组织为载体,经济带各县(市、区)要按照“小区域、小产品—分头做强”的思路,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设施化生产.同时推动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由传统的服务业和低层次的加工业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拓展.加快提升县域经济,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保障、动力和后续拉力,推进特色城镇化发展.

3.4加快城乡统筹,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侯马市作为全省唯一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城乡一体化统筹建设进展顺利,应继续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引领经济带各县(市、区)发展.围绕建设临汾都市圈、侯马都市圈,大力推进临汾、侯马两个中心城市,霍州、洪洞、襄汾、曲沃4个大县城,霍州大张、洪洞赵城、曲沃高显等19个重点镇和广大新农村建设[11],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3.5展现特色文化,大力融合城镇现代文明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镇化的发展要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引领,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经济带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建设与展现,使城市具有独特的文化品位、鲜明的文化特色、健全的文化功能和宜人的文化氛围.经济带要加强文化开发深度,同时又要注重文物古迹的修缮、恢复.以临汾市为中心,构筑区域旅游交通集散中心;以汾河沿线为主轴,构建绿色休闲游憩带;以“尧文化”为源、以“晋国文化”、“寻根文化”为流,建设三个文化区,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充分提取自身历史文化因素,打造不同的主题文化,深入开展各项活动,提高居民素质,凝聚人心,提升城乡建设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3.6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城镇发展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提高到了决定性的高度,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多方融资,深化城镇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动员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实现城镇建设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市场机制管理城镇,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合理确定有关各方的权益和应承担的义务,打破政府垄断城镇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的旧模式,对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推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变政府对公用行业的直接行为为间接的监管,集中精力加强对公用事业的数量、质量、价格和服务的宏观监管.市场机制破解难题,充分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改革,以经营城镇的理念,努力破解城镇化建设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经济带各县(市、区)应以项目为龙头,实施捆绑式开发,促进城镇带建设快速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发展水平,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经济带各县(市、区)必须抓住机遇,为推进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作者:张晋晋闫程莉单位:中共晋城市委党校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一篇:信息化带动城镇化发展论文 下一篇: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