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走出的农民发明家

时间:2022-09-23 07:58:28

深山里走出的农民发明家

第一眼看到张殿钦的时候,朴素的打扮、其貌不扬的外表很难让你跟一个发明家联系在一起。然而走进永丰食用菌公司,见到他们发明的一系列菌种全自动装袋机,让人不得不对这位中年汉子刮目相看。

西陕县位于秦岭南部,林业资源丰富,加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应各种食用菌的生长,永丰食用菌公司响应西陕县政府“建设农业大县,菌果强县”的号召,不断开拓创新,已经发展成为西陕县食用菌行业很有影响的企业。

1987年,高中毕业的张殿钦加入到香菇种植的队伍中,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凭着农村汉子的坚韧与执着,他很快掌握了香菇的种植技术,第一年喜获丰收,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和技术能人。

不久,他就瞄准了菌种市场,成立了永丰食用菌公司,专门从事菌种的研制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他发现人工装袋,往往由于力度把握不均,生产出来的菌棒虚实不一,影响食用菌的生长,降低经济效益。能不能发明一种机器代替人工劳动呢?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然而一个农民没有专业知识,要发明出这种机器谈何容易!

从那以后张殿钦就开始不停琢磨,试验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有时半夜醒来有了一点灵感他马上翻身下床;有时正吃饭,他会放下饭碗,投入到试验中。他对发明近乎痴迷的态度让家人不解,但又无可奈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和一名高材生高健的大力配合下,张殿钦终于收获了第一次成功的喜悦。“当第一台机器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真的很高兴,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出生了一样”回忆起第一台机器诞生的场景,他至今仍然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

那天他亲自合上电源,不到一分钟,一根坚实的菌棒就生产了出来,但是每根菌棒成型后不能自动掉下来,怎么才能让菌棒自动掉下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张殿钦。他每天除了忙碌的业务外,就是围着那台凝聚着无数心血的装袋机转。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揭开谜底的钥匙。

2006年三月的一天,有朋友约他外出办事,在他拉开面包车门的那一刻,终于从车门滑道上找到了揭开谜底的钥匙。他立即赶回厂里,在机器上增加了一个滑坡式滑道,菌仓在菌棒成型后在外力作用下,顺着滑道慢慢打开,菌棒就不由自主地掉在了地上。试验成功后,张殿钦高兴得一夜未眠。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将自己的成果投入到生产中,原本一天需要十多个人装的原料,现在五个人就能完成,工人们连连称赞,张殿钦也觉得无比的自豪。

张殿钦发明了自动装袋机的消息很快就在圈内传开了,那时每天都有许多同行前来参观学习。他们对这位善于思考、充满智慧的同行十分钦佩,大家希望他赶快申请国家专利,让这台自动装袋机早日批量生产,投入市场。不久之后北京一家机械设备厂商慕名而来,准备50万购买这一技术,然而张殿钦觉得机器刚刚问世,有些地方尚待完善,还没有申请国家专利。于是他婉言谢绝了对方。

2006年12月20日,他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专利申请,一年后他收到国家颁发的专利证书。捧着印着烫金大字的专利证书,他的眼睛湿润了,这个普通的农民兄弟,为了这一天付出了太多太多……

从此之后,这个专门生产食用菌加工设备的工厂享誉大江南北,以自动装袋机为主打的产品销往湖北、安徽、吉林、辽宁等地。临走的时候张殿钦告诉我们,永丰公司将投入更多资金,将企业做大做强。不久的将来,他们的全自动装袋设备将为全国各地的食用菌种植户带来便利和实惠。

上一篇:“风华绝代”李玉刚 下一篇:李天德:安溪有茶“年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