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广东省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时间:2022-09-23 06:38:24

2000—广东省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摘 要]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和 MI指数三个比较优势评价指标,研究广东省2000—2010年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对三大类商品的三项指标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广东省农产品出口处于明显比较劣势,机电产品出口由比较劣势转为比较优势,而高新技术产品厨楼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凸显出来,需要政府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以促进广东省出口商品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关键词]广东省;出口商品;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 F752.8 [文献标识码] A

一、广东省出口商品及其结构

从进出口商品总额来看,1987年广东省进出口总额为210.37亿美元,其中出口为101.40亿美元,进口为108.97亿美元,逆差为7.57美元;1988年广东省进出口总额虽有增加,但逆差增大到13.85亿美元;此后则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并实现了顺差。2000年广东省进出口总额为1701.06亿美元,2010年则上升至7846.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4%,比2000年增长近4.6倍,比1987年增长近37.3倍。

从贸易方式来看,广东省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力促“简单加工装配”向“劳动、资金、技术三密集”转变。2000—2010年,广东省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由2000年的499.7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156.89亿美元,由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4.4%增长到63.56%;其次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由2000年的170.2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753.52亿美元,由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8.52 %增长到35.3%;农产品出口最少,占比不到2%。总体上广东省是以机电产品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贸易为主的省份。

从商品类别来看,按海关进出品商品分类方法,广东省进出品商品可分为二十大类,其中出口排在第一位的商品是第十六类“机械、电气设备,电视机及音响设备”;“车辆、航空器、舰艇及运输设备”;“仪器、医疗器械、钟表及乐器”。三类产品出口额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60.3%上升至2010年的63.6%,“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塑料橡胶及其制品”“鞋帽伞杖、加工羽毛、人造花”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下降,三类产品出口额合计占广东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15.3%下降至13.6%。

总体而言,广东省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资本密集型产品(主要是机械及设备)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但生产环节仍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最终加工装配环节,广东省出口仍以加工贸易为主。

二、比较优势的评价指标及商品分类与数据来源

(一)比较优势的评价指标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匈牙利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提出度量一国的比较优势,即指一国(地区)某种产品出口值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该种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占世界所有产品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率。它反映一国某种产品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强度与专业化水平。后来巴萨对其进行改造,旨在度量一个国家在其所处的经济区域的国际竞争力的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即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出口总值占这个国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该种产品在一个区域的出口总值占该区域所有产品出口总值的份额之比,它反映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在区域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强度和专业化水平。一般认为,若RCA>2.5,表明该产品具有极强的出口竞争力;若1.25

2.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TC表示一国或地区某一类产品的净出口率,其计算公式为:TC=(Xi-Mi) /(Xi+Mi)。由于对世界整体而言,Xi≈Mi,TC≈0,所以该指标(大于或小于0及数值的大小)也反映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而言,一国或地区的某一类产品是处于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的程度。在本文中,Xi和Mi分别表示广东省第i类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C的取值范围为[-1,1],当其值接近于0时,说明广东省第i类产品的竞争优势接均水平;大于0说明广东省在第i类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且越接近1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竞争力较差。

3.Michaely指数MI。该指数表示为:MI=Xi/∑Xi-Mi/∑Mi,反映一国或地区某一类产品进出口相对于本国或地区整体进出口的优势或劣势,比较静态分析还反映该类产品进出口相对该国或地区总体进出口的变动趋势。在本文中,Xi和Mi分别表示广东省第i类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Xi和∑Mi分别表示广东省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MI的取值范围为[-1,1],正数表示广东省第i类产品出口相对于本地区整体出口具有比较优势,负数表示广东省第i类产品出口相对于本地区整体出口具有比较劣势。

(二)商品分类及数据来源

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广东省实际情况,本文中按统计年鉴将进出口商品分为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三大类。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经整理并计算得出广东省各类进出口商品各年份的RCA、TC和MI指数。

三、广东省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及其变化趋势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对2000—2010年广东省三类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计算得出图1。从图1可知,广东省农产品贸易的RCA指数在2003—2009年一直低于0.8的水平,整体上出口竞争力较弱,但2009年之后迅速上升到1.04的水平,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农产品显示出中等的竞争力。而机电产品的RCA指数除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之外,基本保持在1.25以上的水平,说明广东省机电产品加工贸易或是机械设备等方面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比其他省份更具优势;而高新技术产品的RCA指数基本维持在0.8~1.25之间,具有中等的出口竞争力,略强于其他省份。

图1 2000—2010年广东省三大类出口商品的RCA指数

(二)贸易竞争力分析

从产品的TC指数来看(见图2),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都小于0.3的水平,整体竞争力不强,其中机电产品指数最高,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机电产品竞争力逐年在加强;而高新技术产品同样如此,竞争力虽在增强,但发展后劲不如机电产品,不过虽然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处于逆差,而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则不时呈现顺差,TC值从2003年之后一直在0~0.1之间,整体竞争力开始凸显。而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TC指数最低,变化也最大,基本上没有竞争力。原因是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开始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在逐年丧失(见图2)。

图2 2000—2010年广东省三大类出口商品的TC指数

(三) MI指数分析

通过图3可看出,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的MI指数一直为负数,处于比较劣势(其进口大于出口),这主要是由于广东省缺乏农产品资源;机电产品的MI指数基本上大于零,说明机电产品出口已从比较劣势转为比较优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最大。结合行业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广东省的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量很大。不过,该类产品的进口量也很大,主要是加工贸易,且以劳动密集型的最终加工装配环节为主;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MI指数,除2004年、2009年和2010年三年为正值之外,其它年份均为负值,说明政府对高新技术的投入不够大,该类产品的进出口优势还未充分体现出来。

图3 2000—2010年广东省三大类出口商品的MI指数

四、结论

1.广东省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上呈现出比较劣势,原因在于该类产品为初级产品,而广东省缺乏这类自然资源,这是难以改变的,但是呈现恶化的趋势,应予以重点关注。

2.广东省机电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如机械、电气设备、电视机及音响、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的出口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但也有部分产品,如仪器仪表、电子产品等需要大量的进口,特别是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出口,正逐渐变劣势为优势,但该类产品的出口方式主要是加工贸易。而近几年由于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其价格优势正在减弱,该产业面临技术升级的严峻挑战。

3.广东省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即高新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还不太明显,如进口结构中电子产品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计算机通信及集成技术还需要大量进口;而生物技术相关产品占比太低,缺乏持续发展能力。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以水平分工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其中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但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对境外技术过分依赖,并且高新技术产业内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但随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其优势将会不断凸显。

总体而言,通过RCA指数分析可以看出,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省进出口贸易影响较大。目前,广东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机械加工设备,对广东省出口贡献很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如设备制造、新技术的开发等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凸显出来,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同时加快结构调整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傅朝阳.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1980-2000[J].国际贸易问题, 2005(4): 11-16.

[2]魏浩,毛日,张二震.中国制成品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2006(2): 32-38

[3]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开放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时期广东对外经贸发展情况综述.广东统计信息网,2011-07-18.

上一篇:凯美瑞月销跌破5000 广丰推自主扩充产品线 下一篇:安徽省服务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