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构思艺术哲学

时间:2022-09-23 06:37:31

工业构思艺术哲学

1.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1)技术与艺术的概念在工业设计中,我们一般都把技术与艺术看作两个相对的概念。技术指产品功能实现的基本原理、内外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及生产的工艺等将产品物化为现实实体的各方面因素;而艺术则可以指产品所呈现的形式美及通过产品表现出的人类审美倾向、价值判断等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因素。笼统地说,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技术偏重于产品的物质实体层面,艺术偏重于产品的精神层面。

(2)技术与艺术的分离在17世纪以前,艺术与技术是浑然一体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带动了技术提升和专业分工的细化,纯艺术开始与手工技术分离,但对于手工制作的产品而言,技术和艺术仍然是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在工业革命之后,机械化生产才将凝结在产品中的技术要素和艺术要素较为清晰地分离开来。随之而来对这两方面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但两者的分隔也造成了学科的不完整及产品特性的分裂,于是对于将两者重新统一的呼声也随之出现。

(3)设计的独立及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工业革命使设计从手工艺、艺术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业。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随着技术与艺术之间的裂痕不断增大,设计师也在不断探索将两者重新结合的方式,提出了“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的口号。但是,这种新的统一不是原始社会和手工艺时代的统一,而是基于新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的统一;不是由工匠兼有设计者、制造者的身份形成的统一,而是由设计师、艺术家、制造者多方协作形成的统一。随着我们对工业设计认识的深入,产品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众多属性被分离出来加以研究,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也随之产生了多种可能,使得原先的技术与艺术的初始概念发生了变化,其包含的内容也有所扩大和转化。现在,由泛化了的技术和艺术概念所包裹的狭义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要素的发展,不是单一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任一要素的发展都需要其他要素作为支持和条件。这些要素互相纠缠在一起,使得当代设计潮流的风格多种多样,也使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势显得扑朔迷离。但从总的观点来看,仍然是以技术和艺术两大学科门类为分野,两者在分分合合之后,技术和艺术相互渗透,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化的表现方式和产品形态越发自由,艺术的发展也逐渐吸取技术思想作为养料而生发出新的风格和审美观点,两者不断靠近,最终将越来越明显地汇合在一起。

2.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1)功能与形式的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形式是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工业设计中所指的功能,最初是所设计的产品的实用功能,而形式则与一般定义并无太大区别。但是随着产品竞争激烈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划入产品功能范围的因素也随之增加,功能的涵义也因此而产生了变化,而形式的涵义则基本没有变化。比如张福昌将功能细分为如下五个:物理的(机械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性的、美的功能。徐恒醇则根据人的需要将产品功能划分为实用的、认知的和审美的,这种划分反映出产品的功能与人的不同需要之间的关联。我认为这两种功能细分都可看作是按人的需求层次来划分的。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求分为意动需求、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三大类,而又将意动需求细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五层。意动需求中的五个层次中,生理需求对应着产品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安全需求对应着产品质量和人机安全,归属与爱的需求对应产品的时尚化,尊重需求对应产品的人性化,自我实现则对应产品的个性化,同时,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同时也对应着产品的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

(2)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基于上面的分析,产品功能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功能是产品存在的目的,而产品的具体形式则是实现此目的的手段。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即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同时,在哲学五大范畴中,内容与形式这对范畴也可用来描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关系,在泛化理解后的功能涵义中,基本囊括了产品的所有内容,这样的关系自然也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3.微观与宏观的统一

(1)通过在微观与宏观统一下理解产品、人和环境,形成工业设计研究的大系统,这一系统通过人使用产品的行为连接成一体。微观和宏观的统一,在这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体现为不同意义的部分与整体的统一。对此统一关系最初步的理解是,产品本身整体与局部的统一。任何产品有着实用功能、结构、形态、材料、生产工艺等不同因素,这些因素都必须依托产品而存在,与产品整体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完整地起作用的。在更进一步的层面上,则可以将此统一关系理解为单个产品自身的微观性与所有同类产品在人类社会中的宏观性的统一。单独一台计算机,并不能对人类社会产生大的影响,但由一台台单独计算机所组成的“计算机”这一产品类别,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互联网,却是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最主要的力量。在“人———产品———环境”大系统中,此统一关系又可以理解为单一元素的微观性和整个系统宏观性的统一。系统由人、产品、环境这三大要素组成。而人的要素又可以分为不同种类,如按与产品的关系可分为购买者、使用者、观赏者、维修者等类别,按年龄可分为婴儿、青少年、中年、老年等,按收入可分为低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等。产品要素按产品类别可分为生产设备、交通工具、通讯产品、家电、办公用品、手工具、医疗器械等类别,又可分为功能、结构、形态等不同属性。环境要素可分为产品所在的局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这三个要素中的子元素都是整个系统的组成分子,要认清其中任一元素的意义与作用,都要在对其进行单独考量之后,结合系统整体来综合把握。反之亦然。从人类知识的学科分类角度,此统一关系还可理解为工业设计学科的微观性与艺术、技术、科学乃至人类所有知识范围的宏观性的统一。

(2)对工业设计认识的变化从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看来,我们对工业设计的认识一直在不断变化。开始关注的重点是产品本身,研究如何使产品更容易生产,更好地达到实用目的,或拥有更加美观的造型。包豪斯提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由此,设计师开始逐渐将眼光从产品本身挪开,移向使用者。特别是“二战”前后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人与产品的关系倍受重视,设计师也可以展开对人的深入研究,从生理到心理,又逐渐扩展到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上。20世纪后期,环境问题凸显,设计师的关注重点又开始由人转向环境,开始提倡人和自然的和谐;同时,出于对现代主义的悖反,后现代主义又大行其道,讲求设计的文脉和语境,提倡社会传统的继承和地域文化的发扬。经过这一系列关注重点的转变,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工业设计所关注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无论在某一时刻我们关注的侧重点为何,都不能忘记系统整体的影响。

4.结语

艺术哲学是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艺术问题。要想全面地把握工业设计理论,有必要站在这一高度来审视,主要涉及的是从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工业设计。在上述讨论中,也应该看到,由于在哲学上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也是紧密联系的,同时相关概念在使用过程中意义也发生了泛化,所以在认识时不应生硬地使其分割开来。

上一篇:革命文学与左翼文学概念意义 下一篇:计算机云存储数据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