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2》为什么成功?

时间:2022-09-23 06:26:55

《叶问2》为什么成功?

认认真真为观众讲好一个故事,再踏踏实实做好电影的宣传,观众一定会用热情和票房回报你的付出。

相对于好莱坞电影而言,续集化电影一直可谓是中国电影的一大软肋,在业内更是有了“续集=鸡肋”的商业电影“法则”。而随着近两年“叶问系列”电影的诞生,续集电影难以超越前部的“魔咒”似乎终于被打破,《叶问2》更是在电影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两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功。影片首映当日票房即超过850万元;首映周6天全国票房达到9400万元(在今年新片首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巨片《阿凡达》);截止到发稿日(5月16日)为止,影片内地票房更是突破2亿元大关。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笔者认为是与该影片“认认真真讲故事,踏踏实实做营销”的制作与宣发策略密不可分的。

一、认认真真讲故事

作为中国电影文化特有类型的功夫电影,《叶问2》其实只可以算是一个剧情简单、故事稍显老套的类型电影,但正如美国南加州大学传媒学院的乔纳森・塔普林教授所说,“能够真正感动人的故事才是吸引观众的所在”。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被目前很多国产电影忽视掉了。而《叶问2》在剧作上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它就是以这样一个简单紧凑的故事抓住了中国电影观众的两大需求:漂亮的动作场面和国人通过“中国武师大战洋人”而被调动起来的浓厚民族情结。

《叶问2》没有追求巨额的投资、巨星的云集、精良的特效和亮丽的画面,它只是用一颗真诚的心认认真真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武学宗师的感人故事。电影上映后全国各地影院纷纷出现观众在观看期间热烈鼓掌,甚至叫好的场面――这恐怕是“叶问”之前,中国电影十几年未见之奇观了!

二、踏踏实实做营销

好口碑铸造好品牌

《叶问》作为2009年贺岁档的一匹票房黑马,在上映后,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并且摘掉上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的桂冠,而影片主演甄子丹更获得了“新功夫之王”的称号。影片发行方在《叶问2》映前,对上述一系列信息的与炒作,可以说为《叶问2》的上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口碑环境,也为“叶问系列”电影这一新的电影品牌的开创,积攒了一批忠实的观众群体。

档期合理――独步“五一”

《叶问2》4月27日正式全国公映,首映日正好是电影半价日,零点首映,全国约有880家影院超过1000张银幕同时放映。良好的口碑加之搭乘“五一”小长假之便车,造就了《叶问2》首周末极好的票房成绩。而作为影片发行方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档期选择,是因为在《叶问2》公映前一周入市的且能造成一定影响力的国产电影只有《东风雨》,而由于《东风雨》相对弱势的营销,对《叶问2》威胁有限,先前的《杜拉拉升职记》又已经进入到映片尾声,进口影片《诸神之战》又因为是3D电影,对《叶问2》无法造成直接威胁,使得《叶问2》有机会独步“五一档”。

媒体宣传――张弛有度,节奏合理

《叶问2》的媒体宣传策略可以说布置的是稳扎稳打,张弛有度。早在2008年12月《叶问》上映时,片方已经有计划的在宣传《叶问》的同时,主动开始做起《叶问2》的早期宣传工作了。然后,在影片开机前的8个月的时间里,《叶问2》的宣传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月以平均200余条的新闻量一直保持着一个持续稳定的曝光率。而在影片进入发行期以后,影片发行方却一改此前的比较稳定低调的作风,推出一系列“大手笔”的媒体宣传方案:

4月5日到4月7日,全国十大卫视在《新闻联播》前的黄金广告时间同步播出《叶问2》的一分钟预告片;4月7日,发行方又接受大学生电影节的邀请,在距离公映还有22天时做全球首映,获得全场十五次的热烈掌声,进一步大幅提高影片人气;4月22日,发行方于国家会议中心大宴会厅举行《叶问2》全球首映庆典,全部主创悉数出席,进一步引爆传媒、业内和大众的关注。

阵地宣传――“海报营销”抢占先机

一般来说,一部影片的全国宣传势头一起,在阵地宣传部分便不会再去大费周折了。而《叶问2》却在全国宣传大势起来之前就在阵地宣传板块率先烧起了一把火。早在3月29日,《叶问2》的预告片就已经发到各家影院,随后,影片展架、海报等阵地宣传资料也开始陆续摆放。同日,影片主创人员开始在成都落地宣传。这种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落地宣传和阵地宣传的本已不多见,而在4月25日,广州、上海、西安、哈尔滨、深圳、佛山、成都、郑州等八个城市在繁华地区又不约而同挂出《叶问2》的千米巨幅海报,“一代宗师”的矫健身影一时间引无数路人侧目,成为《叶问2》营销的又一亮点。

从简简单单的故事到踏踏实实的营销,《叶问2》的成功可以说是向大家再一次证明,认认真真为观众讲好一个故事,再踏踏实实做好电影的宣传,观众一定会用热情和票房回报你的付出,证明你的价值。

上一篇:来自加拿大的甜心 下一篇:希斯·莱杰的最后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