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擅社交媒体你将孤独终老

时间:2022-09-23 05:49:06

不擅社交媒体你将孤独终老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要求即时反馈的时代:你不即时回应妹子的需求,妹子就马上去找备胎;你不装打车软件,寒风中永远打不着出租车;你若是出租车司机,你不马上抢订车单,你就抢不到生意;你不马上回应消费者,消费者就会选择其他品牌。移动互联网时代反馈的速度决定你赚钱的速度。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反馈经济”(feedbackeconomy)一词被创业者及投资界人士反复提到。“反馈”原本是一个生理词汇,指人的一种生理现象。而如今,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下,“反馈”成为一种“新经济”词汇,促使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新的商业模式乃至新的生活习惯的出现。反馈的速度逐渐成为企业或个人成长快慢的重要因素。

人类已经进入了“过度分享”阶段,尤其对于那些一出生就面临着信息可分享于网络的青年人,拥有手机后的他们更加可以随时捕捉可分享的内容。分享本身就是一个双向的词汇,而处在“过度分享”的时代,意味着人们将对即时互动、即时反馈的渴求度越来越高。那么在未来,谁能满足消费者和用户对信息快速反馈的需求,谁就能赢得用户、赢得市场,赚得更多的收益。

Snapchat是一款由斯坦福大学两位学生开发的“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利用该应用程序,用户可以拍照、录制视频、添加文字和图画,并将他们发送到自己在该应用上的好友列表。这些照片及视频被称为“快照”(Snaps),而该软件的用户自称为“快照族”(snubs)。

Snapchat应用最主要的功能便是所有照片都有一个1到10秒的生命期,用户拍了照片发送给好友后,这些照片会根据用户所预先设定的时间按时自动销毁。

2013年,Snapchat拒绝了Facebook30亿美元的收购邀约,傲娇地放任了这笔看上去不错的买卖。自从拒绝了Facebook的翩翩芳心,Snapchat的势头也足够强劲。截止2014年4月,Snapchat日图片和视频分享量达7亿次,早早地甩开了Facebook。在24小时图片信息集锦的视频中,每天的观看量也达到了5亿次,而根据数码行销漫谈(DigitalMarketing Ramblings)的数据,Instagram每天图片上传量约为6000万张。

“阅后即焚”软件应用之所以走红,是因为它们的理念模拟了现实生活中的对话方式,做到了反馈的即时性。我们的日常对话通常不会被记录下来,这和Facebook、Twitter、博客、微信等社交媒体不一样,它们会永久地留下我们的社交痕迹,一言一行都不会放过。所以我们不得不“三思而后行”甚至更倾向于只分享自己好的一面。而那些不过大脑、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或乱发图片就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相比之下,“阅后即焚”这种模式能让我们放下戒备、为所欲为――就像在生活中与好友或爱人的互动一样,近似地还原了人与人面对面即时反馈的交流方式。

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一切开始要求即时反馈,因为这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碎片化生活成了人们的主角,即时反馈是刚需。人们时时在线,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在这样的时代,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必须“以快制胜”。

过往,手机上市之后,性能和操作系统均已固化,就算发现任何问题也只能到下一版手机里解决。苹果和谷歌将这种模式又向前推进了很多:iOS一年有一次大的升级,android则是半年一次。互联网速度而言,这还远远不够。小米手机的操作系统MIUI是首个实现每周升级的手机操作系统。它一改传统手机系统“闭门造车”的模式,完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MIUI团队的一大工作就是泡论坛,广泛收集论坛上粉丝的反馈,根据这些反馈来解决bug,推动升级。同样,米聊团队也会充分收集来自微博、论坛等各个平台的用户反馈,快速迭代。

除此之外,MIUI还拥有更深度参与的“荣誉开发组”。这个小组由一百二十多名自愿申请的发烧友组成,在MIUI每周升级的节奏中,周五新版本,周六到周一MIUI团队收集反馈,修正bug,周三又将更新的版本交给荣誉开发组的成员测试,不断修改,周五下午五点再向外界,几乎在一周之内小米就完成了对几十万用户的信息反馈。

上一篇:去澳洲上市门槛有多高 下一篇:天价成交额透露股市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