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声乐演唱教学中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3 05:12:02

试析声乐演唱教学中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

摘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声乐教学作为我国培养音乐人才的主要手段,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除了对于演唱技巧的培养,培养学生舞台表演能力,也是高职学校需要完善的主要内容。传统声乐教学只重视了声音的美妙,却忽视了舞台表演能力,找不到舞台感成为当前声乐类学生面临的主要难题。为此,笔者对于声乐教学中舞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就当前存在的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声乐教学 舞台感 舞台表演能力

声乐是表演艺术的一个分支,它兼具自身的独有特点和其他表演艺术的共有特性。对于接受声乐教学的学生而言,掌握良好的表演技能是完成声乐学习的重要部分。对于声乐学习中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也是从事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和真正的奋斗方向。但就目前我国声乐教学的教学现状而言,对于表演能力的关注急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对于学生声乐学习过程中表演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为打开建设我国声乐教学新局面添砖加瓦。

一、现有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表演者缺乏舞台意识

众所周知,一场好的表演离不开表演者的真情流露,那么,舞台意识在这之中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声乐教学中舞台意识的培养对于锻炼学生的舞台意识十分有效。当前教学中,多数学校对于表演能力的教学相当匮乏,致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由于表演的方式不能与舞台情景恰当的融合,表情单一、与观众无法互动等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很难收获良好的舞台效果。为此,增加舞台表演能力的训练就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缺乏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培养

艺术表现力的衡量指标主要体现在声音、感情和形体表演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真正的教学过程中,高职学校的老师通常都会只专注于声音条件,对于其他两个方面的纠正与训练常常会被忽视。这种情况的频繁出现,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缺失,至于对于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将表演能力培养穿插到声乐教学的方法

(一)增强学生舞台意识

想要增强学生的表现意识,具体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

1.要重视对鉴赏能力的培养。学习和模仿是声乐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著名音乐家的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理解。例如,如果学生们经常接触就会发现,我国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李双江、谭晶等人的演唱中具有明显的民族色彩。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声乐界的表演正在向着通俗化、大众化方向发展,再加上这些歌唱家突出的表演技能和强大的舞台亲和力,使他们的歌声不但美妙也传递了情感,特别能感染欣赏者情绪。还有金光大道中的优秀演员的歌唱,都是以宝们的表现亦是投入其中的,以他们的丰富和到位情感打动评委和观众。

2.联想意识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单纯的使用技巧和演唱方法的舞台演唱已经很难满足现在的观众的需求,想要赢得良好的收视效果,就要在感染观众和增加舞台表演魅力上多下功夫,将自己的表演与舞台融成一个整体,让观众能够感同身受。为此,就需要学生有好的联想能力,将自己演唱内容的画面引入脑海中,这样才能无形之中增加演唱的感染能力。此外,对于不同的歌曲还要针对其各自的特点设置强弱音,安插肢体表演,这都是在声乐教学中亟需补充的指导内容。

3.提供更多舞台表演机会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声乐教学是不能与舞台表演分开而单独存在的,所以,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定期的插入一些舞台表演课程,让学生更多地与舞台接触,使他们所学到的理论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同时,这种教学的穿行能够让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并在他人的表演中寻找不足,并寻找专业老师进行详细指导。表演之后的总结同样重要,对于舞台上真实表演的技巧与方法的归纳对于以后真正上台演出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将实践课程的教学作为考核的一部分也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关注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扎实的演唱技巧是完美地呈现出作品的基础要素。演唱者要先练就扎实的演唱技巧,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创作。如果没有扎实的演唱技巧,那么就无从谈及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当前,有很多学生先天的嗓音条件非常好,声音圆润、洪亮对声乐课程的学习有很好的帮助。但是教师需要注意到,好的嗓音也需要合适的发音条件,只有配合正确的音乐作品才能将演唱者的感情和特色表现到极致。单纯的好嗓音是很难完成一首作品的,所以对于感情与肢体语言的指导意义重大。比如,在《十五的月亮》这首歌的演唱过程中,表演者需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再加上一些动作的配合,望景而生情才能营造出情景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同时也将无形中提升观众的接受度。

三、结语

一个时代的主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声乐教学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我国的人才教育培养有着重要意义。要知道,音乐最终的表现形式都将走向舞台,没有充满感彩的舞台表演而单纯的依赖发声技巧是得不到欢迎的。为此,表演与台风的训练对于声乐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实践教学中,加强声乐教学中对于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是各个高职院校声乐老师需要努力完善的主要内容。将教学活动与舞台表演完美的融合到一起,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舞台,更好地表现自己都是声乐课程中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刘毅飞.声乐舞台表演艺术中对歌者基本舞台素养的培养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2).

[2]李丽丹.关于声乐课堂与舞台实践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2,(06).

[3]路颖.走出课堂 走进舞台――高校开展声乐艺术实践的重要性[J].艺术科技,2013,(01).

[4]陆娅妮.声乐舞台表演模式的教学创新与实践――论情景表演在声乐演唱中的融入[J].艺术探索,2012,(6).

[5]杜惠秋.谈高校声乐教学与舞台表演实践的相互关系[J].艺海,2014,(03).

[6]徐红磊,张丽华.声乐表演的新思路――观看田浩江个人舞台剧《我歌我哥》后的舞台表演启示[J].人民音乐,2013,(01).

作者简介:

宋成贵,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副教授。

上一篇: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春风》调 下一篇:浅析《兰花花》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