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课”为支撑,促进数学课堂实现轻负高效

时间:2022-09-23 04:39:11

以“微课”为支撑,促进数学课堂实现轻负高效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微课教学逐渐进入了各年级的教学课堂中,受到师生的共同青睐。微课教学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并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辅助下将优秀教学资源进行最大化整合,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实现课堂高效化,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进一步达成及超越,并为学生减轻了一定的学习负担。在本文中,笔者将数学课堂作为案例,对“微课”的具体概念及“微课”对师生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

一、“微课”的具体概念

“微课”教学方式主要是在构建主义的基础上,运用在线学习及移动学习的方式对知识结构进行学习的过程。从字面上理解,“微课”这一概念并不难,顾名思义,”微”则代表课程内容较为精简,随着现代化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电子设备也不断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平板电脑、多媒体设备、笔记本电脑都成为教学主要工具。微课凭借其精简高效等优势,逐渐在全国上下的学校中蔓延开来,成为如今应用最广泛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开展微课教学,主要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课件设计,并通过多媒体方式进行课件展示,针对性较强,因此“微课”又被称作“课例片段”。“微课”教学可以通过对多种优秀资源的整合利用,在最短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最高的教学效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大为流传。作为一种新衍生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新元素结合在一起,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数学课堂的轻负高效。

二、“微课”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1.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类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对于学生来说也不过如此。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持有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微课”的优势就在于它教学形式及练习模式的多样性,采用视频、音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并通过微课件及微训练的方式来开展练习。除此之外,”微课”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制造不同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感官,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效率。

2.提高课堂生动性,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的学科,由于其中一些概念理论需要充分的证明才能够理解,对于学生来说较为困难。数学教师可以抓住“微课”教学的直观特征,将数学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通过易于理解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优化课堂资源整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灵活多样的“微课”教学给学生制造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与能力来选择各种难度的教学内容,再结合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选择各种难度的练习题。这种具有层次性的教学方式很好地实现了课堂资源的整合,实现学生的分层学习,满足各个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与此同时,“微课”也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后,再利用“微课”教学方式提取重点、难点知识,进行针对性讲解。

三、“微课”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微课”教学方式的引入,使不少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特别是对于一些工作年限较长的教师来说,为了能够更好地跟上时代步伐,设计出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微课课件,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强化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积极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掌握更多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方式,了解更多软件的操作技巧,成为微课课堂上的创造者与主导者。由于微课具有高度的精简性及鲜明的主体性,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对大量的数学知识概括为简明重要的精华进行讲解,对授课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策划。长期处于这种教学状态下,教师不仅在专业技能及授课技巧方面的水平得到了提升,其教学观念和专业素养也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2.开拓教师视野,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使微课内容更加充实并吸引学生眼球,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对相关资料进行大量查阅,设计出更多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微课”课件,使“微课”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传递更多有用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教师实际上也增加了自身知识的储备量,在一些较为典型的教学案例及情境当中,探索出更多隐蔽的知识,开拓自身视野,实现知识与技能之间的互相转化,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3.课件制作方便,便于推广及应用

基于“微课”的数学课堂主要是依靠现代化信息技术而实现的,从整体上来看制作方式较为简单,方便后续的应用与推广。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微课”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与以往封闭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课程相关知识点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轻而易举地查阅并搜索,传播和推广方式也十分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而“微课”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以往经典教案和题型的截图技巧及原理考证。从总体上看,“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无论是从设计角度还是从应用角度来看都是较为方便的,有利于后期的推广与实施,每一份精心制作的微课课件,对于之后的教师来说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产物,逐渐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式,并深入到各个年级的教学课堂中。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之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更应该提高对“微课”的重视度,加强自身对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将所学到的现代化知识充分应用到“微课”的创造当中,设计出更符合新课标要求并适合于广大学生的“微课”内容,充分发挥“微课”对数学教学课堂产生的轻负高效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推动数学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壮大。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

上一篇:“朋友圈”尽在掌控中 下一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问题导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