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裂缝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应用

时间:2022-09-23 03:24:35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裂缝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应用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的不利因素及控制要点,进而提出大体积混凝土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project,the existing massive concrete unfavorable factors and the control points are analyzed,and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mass concrete measures to achieve a better effect construction are proposed.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控制;效果

Key words: mass concrete;crack;prevention;control;effect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102-01

1工程概况

某楼基础为筏板基础,底板混凝土厚1.1m,反梁高度0.6m,形状不规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强度P8,混凝土工程量1065.25m3,为大体积混凝土。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的不利因素及控制要点

所谓大体积混凝土按照我们常规认为是指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其尺寸大到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

如何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发生和发展成为施工的控制要点。因此在施工中,在确保连续浇筑、尽量减小混凝土自身变形的同时,需对混凝土的温度差和温度应力实施监控,才能达到控制裂缝发生、发展的目的。

3大体积混凝土的控制措施

3.1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3.1.1 水泥品种的选择。本工程底板为防水混凝土,根据防水混凝土要求,我们选择了矿渣硅酸盐425#水泥。

在水泥掺量方面,要求在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掺量,最大可能减小施工中水泥水化热量。

3.1.2 砂石料选择。砂子选用中砂,卵石选择5~25mm级配,要求砂石级配均匀良好,并严格控制含泥量,含泥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1.3 掺加粉煤灰。选择掺加Ⅱ级粉煤灰,粉煤灰可以起到改善混凝土的合易性,相应降低水灰比,代替水泥的作用,从而减少水泥用量,降低产生水化热的热量。

3.1.4 掺加UEA-M复合型外加剂。由于底板混凝土具有防水要求,因此掺加UEA-M是复合型膨胀剂,可以适当补偿混凝土收缩,使得砼密实度得到增加,还可以适当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从而降低了水化热量。

3.1.5 缓凝要求。底板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考虑不可预见因素,因此要求混凝土具备5小时以上的缓凝时间。

本工程使用预拌混凝土,最终确定混凝土配比为:1:0.43:1.59:2.09,其中每立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为365kg,水为201kg,砂为745kg,卵石为984kg,粉煤灰60kg,UEA:45kg,防冻剂:20kg,水灰比:0.43,坍落度:140。

3.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的确定

3.2.1 选择预拌泵送混凝土:本工程施工需配备2台混凝土输送汽车泵,每台泵配备5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可以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的要求。

3.2.2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底板混凝土采取斜面分层浇筑方式,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避免混凝土冷缝的产生。抹面做到“多遍抹压,分遍成活”。

3.3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及测温

3.3.1 大体积砼的养护:本工程混凝土养护采用综合蓄热法进行养护:混凝土浇筑完后覆盖一层塑料布,保证混凝土不失水;然后覆盖防火草帘袋,要求塑料布及草帘袋覆盖严密。

防火草帘袋覆盖厚度,如下计算:

σi=■K=■×1.5=0.09m

故需覆盖90mm厚草帘袋。

3.3.2 混凝土的测温。①测温线埋设:底板钢筋施工时,将测温线预留在钢筋底板中,共布设五个测温点。测温线分三层设置,一层设在下铁上5cm,一层设在上下铁正中间,一层设在上铁下5cm。②测温内容:大气温度、混凝土出罐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养护温度。③测温方法:大气温度:每天8:00、14:00、20:00、2:00观测四次大气温度。

每罐混凝土开始浇筑混凝土时,测温工均要用温度计测出罐温度、入模温度。

混凝土养护温度:测温时采用JDC-2型电子测温仪。每2小时测一次混凝土温度,当发现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时,及时采取措施。

3.4 大体积混凝土的监控

3.4.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计算:某楼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计算主要参考《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和《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进行,分为混凝土浇筑前裂缝控制施工计算和混凝土浇筑后裂缝控制施工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本工程采取措施能够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抗裂要求,且在实施过程中也满足抗裂要求。

3.4.2 现场施工过程管理:①加强技术管理。②合理组织劳动力及机械设备。③加强质量管理。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果及体会

4.1 实施效果

某楼底板大体积混凝土28天标养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的124%,且未发现有害裂缝的产生,底板已经过2个雨期未发现渗漏。

4.2 施工体会

通过实际工程表明,选择合理的配合比、浇筑方法、养护方法能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裂缝发生和发展。

总之,我认为要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首先必须提高施工管理素质,管理到位了,各种措施执行起来才不会有问题;其次通过对配合比的研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使用替代水泥的掺和料、掺加膨胀剂、减水剂,改善混凝土合易性,可以很好的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再次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合理的施工安排,加强养护的监控,并配合计算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状况,完全可以有效的进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的控制。我也相信,以后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新机具、新材料的出现,会更有效的解决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问题。

上一篇:智能型低压开关柜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