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寻美――《草原》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23 01:40:14

美中寻美――《草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散文,安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胳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二、学情分析

我们这里远离草原,学生对此比较陌生,草原的民族风情,学生更是知之甚少,谈及草原,学生也只能在脑中勾勒其辽阔一碧千里的画面,对草原的理解较狭窄。这篇文章文笔精美,语言流畅、学生愿意去读,易于掌握文章内容。

三、设计理念

有创造性地使用“词不离句,名不离篇”的阅读教学基本思路,引导学生有创意地阅读。以“读说式”的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引经据典”地解读课文、阐述见解的能力。注重学生的课堂语文实践,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能力。景、情、理一体解读、读、思、说滚动推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词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感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草原风光图片及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本课时教学过程描述

本课时教学以“美”为主线,图文并茂,感受草原的风光美,“洒脱”美,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最后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在感受草原风光美时,我是以播放草原风景图片导入,从视觉上就让学生受到美的冲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文章的热情。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想象草原行车的洒脱,体会洒脱美。在教学生领悟人情美感受民族团结时,以一个问题即“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认为应该用哪个词?”促使学生自读课文,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我旁敲侧击,提出重点词句解读。最后让学生以记者身份说明自己最想拍下哪张照片,让学生在脑中迅速梳理全文,从而达到巩固全文的目的。巩固知识之后,以一首歌升华学生的感情,走进作者内心深处,与作者产生共鸣――草原景美、人美,民族之间大团结。

八、板书设计

草原

风光美 一碧千里 蒙汉情深何忍别

人情美 热情好客 天涯碧草话斜阳

上一篇: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语文课情感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