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堵”为“引”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策略

时间:2022-09-23 01:11:03

变“堵”为“引”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变“堵”为“引”,才能使科学活动真正成为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创造性的,幼儿乐于从事的学习探索活动,才能切实提高科学活动的效果。

(一)重实践操作,轻示范讲解

新《纲要》要求在科学活动中要大量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方式,让幼儿去经历一个个充满想象、生动的思维过程,经历一个个实践创新的过程。

实践活动是幼儿主动探索的开始,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要提高科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就要让幼儿有充分探索、操作、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我园科学探索屋中的“筛子分离”区域,提供了不同大小、材质的筛子和各种种子,如红豆、绿豆、黄豆、小米、黑米等。要求幼儿自由操作,自主实践,用不同的筛子把种子的混合物分离出来。幼儿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推动下,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很快就完成了分离。

(二)重鼓励引导,轻限制灌输

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幼儿的探究行为,培养幼儿持之以恒的坚持性,把他们的兴趣引上正确的轨道;引导幼儿学会思考问题并通过观察操作过程,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求知的能力。

教师的引导、支持和鼓励会激发幼儿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使幼儿真正感受成功,体验快乐,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幼儿之间的交往做出榜样。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一句赞美的话语,都会使幼儿如临春风、如沐春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使幼儿体会到教师关注的不只是活动的成败,更重要的是活动过程本身。在科学活动中,幼儿学习对物体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概念。例如,认识猪、牛、羊之后,教师可以引导鼓励幼儿通过对它们的外形特征、习性、功用等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从而形成“家畜”的概念。如果教师硬灌硬塞,反而会让幼儿生厌,容易混淆。

(三)重放手宽容,轻批评搀扶

不少教师和家长往往低估孩子的潜在能力,认为他们还小,在对新事物的认知过程中这也不懂,那也不会,让其自行探索只能是浪费时间,不如领着幼儿学习来得实在。殊不知,这种“搀扶”限制了幼儿的思维,束缚了幼儿的手脚,磨灭了幼儿的创造。因此凡是幼儿自己能解决的事,教师要坚决放手,让他们亲自操作、观察、探索、发现。

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的。幼儿在对事物的探究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知识,但这种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要允许幼儿出错,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的错误、缺点和过失,善于用协商式和激励式的语言给予每一个幼儿以充分的肯定、尊重和正面引导;善于判断幼儿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并把幼儿的错误作为了解他思维和认识水平的线索,而不要简单地予以否定或批评,或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片面追问幼儿,应让幼儿再次观察、尝试、思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四)重创新探索,轻呆板重复

幼儿正处于好奇心和好胜心强、没有思想束缚、敢想敢做的时期,教师只有积极鼓励培养其创新精神,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性得以持续和发展。幼儿园科学活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创新创造是幼儿科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教师要引导幼儿去思想,去感受,去尝试,去做他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接受并尊重幼儿的任何努力;对幼儿追根究底的提问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表示赞赏。在中班科学小实验《如何让蛋壳宝宝沉下去》中,主要让幼儿尝试各种方法让蛋壳沉到水底,许多幼儿用给蛋壳加重、加压的办法,有一个幼儿大胆创新,把蛋壳捣碎让鸡蛋沉下去了。教师及时对这一创新探索表示肯定,激发了其他幼儿想出更多的办法来探索。

由此可见,教师要重视和肯定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任何一项哪怕是十分幼稚的探究,要引导幼儿自由地去思想,去感受,去尝试,去做他内心真正想做的事,不断鼓励他们创新探索;对幼儿追根究底的提问和“天马行空”的创想表示赞赏,不作贬低性批评,以免挫伤和打击幼儿的的信心,扼杀其创造性;让幼儿动脑思考,使之习惯于经常变换角度去自由想象。

总之,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研究探索的心理需要,想方设法组织幼儿都参加到实践活动中去,强调让幼儿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引导鼓励幼儿通过讨论甚至辩论发表不同意见或去发现、解决问题,变“堵”为“引”,才能真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保证幼儿科学活动目标的全面实施。

(镇江市润扬幼儿园)

上一篇:张歆艺点名:杨树鹏我爱你 下一篇:农村幼儿园新聘用教师专业化成长研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