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出坯辊道优化升级

时间:2022-09-23 01:02:57

摘 要:分析了炼钢厂连铸机出坯辊道频繁损坏的根本原因,并结合现场实际进行了相应的设备改造,解决了辊系传动问题,大幅提高了出坯辊道及传动设备的在线使用寿命。

关键词:辊子 传动 改造

中图分类号:T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100-01

在板坯连铸生产工艺中,出坯辊道是炼钢连铸生产线的易损设备,它是连接炼钢和轧钢的枢纽。辊道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铸坯的表面质量,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整个连铸生产线的生产节奏、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本。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保证出坯辊道的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1 出坯辊道主要存在问题

随着炼钢厂连铸生产节奏不断加快,出坯辊道作为板坯连铸机的重要设备之一,近两年来凸显出诸多弊病,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有序进行,大幅抬高了备件成本,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出坯辊道轴承座隔热护板经常因铸坯跑偏而被撞变形,导致护板固定螺栓被撞断,大部分护板因固定螺栓丝扣损坏而无法紧固,长时间高温炙烤导致轴承座内干油固化,轴承失效,而处理及更换停转辊道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2)辊道跨度大,在辊道运行过程中,热铸坯头、尾均有“探头”现象,对辊道冲击非常明显,经常发生轴承座地脚螺栓松动,辊身挠曲变形的情况,频繁紧固螺栓及更换辊子,极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出坯辊道为悬挂式电机减速机驱动,被“探头”的铸坯撞击后松动的轴承座地脚螺栓在生产过程中得不到及时紧固,导致电机减速机受到冲击振动,减速机固定螺栓孔变形,减震垫破损,电机与减速机连接部位破裂失效。

2 优化方案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实际测量数据,对辊道隔热护板进行了重新设计,逐步将出坯辊道两侧单体护板改进为长侧导板形式,将导板厚度由3mm改进为30mm,头尾设计导向角,辊道两侧对称分布,且侧导板安插在圆柱状桩孔上,便于拆装更换,起到有效隔热的目的。

(2)针对出坯辊道及轴承座设计单薄的现状,我们对辊道及轴承座进行了扩容改造,原直径300mm的空心辊改进为直径400mm的实心辊,同时对轴承座及地脚螺栓进行了相应改进,轴承型号尺寸由原来225×150×56mm(23030CCK/W33)改进为300×180×118mm(24136CC/W33),地脚螺栓型号由M24×180mm改为M30×515mm,大幅提高了辊子及轴承座的负载能力及抗冲击能力。

(3)改造现有悬挂式电机减速机为落地式,增加电机负载能力,由原7.5kW功率电机改进为20kW,相应改进减速机与之配套,减速机与辊道间增加万向联轴器连接,这样有效缓解了铸坯对电机减速机的直接冲击,大幅提高了电机减速机的工作能力,提高了辊道的生产效率。

3 结语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出坯辊道事故频发的状况,保证了辊道及电机减速机在线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对提高铸坯质量、提高生产率、提高管理水平有着很大影响,实现了炼钢产能和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上一篇:基于军用的钥匙柜管理系统研究 下一篇:浅析穿插式教学在塑料成型课程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