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建辉: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时间:2022-09-23 12:24:11

从自己的人生经历里傅建辉得出一个结论“人生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而激情是催化剂……

人物名片

傅建辉,生于1967年,毕业于燕山大学,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北弗吉尼亚大学深造,获工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曾任美国SPIKE公司亚太及大中华区总裁。2000年4月创办高比特公司,任总裁。2001年重组厦门市金桥网络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厦门市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平常傅建辉也喜欢旅游,他常说,“要玩也要有激情”。

今年六月,在第二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上,金桥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与加拿大极速网络公司的合作签约特别引人注目,他们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谈成的合作意向,被媒体戏称为“闪电式婚配”。

金桥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建辉也因此成了众目聚焦点。据傅建辉介绍:“如果一切进展顺遂的话,由‘极速’提供技术,‘金桥’负责生产制造,及国内市场的推广、营销的工作将顺序展开,初步估计,到明年底可创造几亿元的产值……”傅建辉轻描淡写地描述,在外人听来已几近“神话”,他却淡然一笑:在IT业时时都可能创造奇迹,关键是你能否做到眼独手快腰板硬,眼独就是眼光要独到,手快就是要善于捕捉机遇,腰板硬就是技术要过硬,最好是人无我有。

选择面对挫折的态度

傅建辉相信奇迹,并相信每个人都有可能创造奇迹,他常以这样一句格言与员工共勉:Impossible

Possible(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这位外表儒雅的年轻经理,从自己的人生经历里得出一个结论“人生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而激情是催化剂。时时保持奋发向上的激情,人生的旅途中便有可能遭遇各种惊喜。

事实上,傅建辉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点带来的不是惊喜,而是沮丧。中学时代的傅建辉学业成绩年年都是年段第一。可天有不测风云,正式高考考数学的那一天,一场突降的大雨,不但让傅建辉淋成了“落汤鸡”,还因交通受阻,迟到了近半小时,加上身体不适影响临场发挥,最终他最拿手的数学只考了88分(总分120分)。尽管最后的总分上了重点线,但傅建辉还是与他所报的第一志愿清华大学擦肩而过。燕大的名气自然不能与清华相比,这次挫折对心高气傲的青年而言,无异于是次“滑铁卢”。但傅建辉很快摆脱了沮丧的情绪,而选择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在燕大,他很快脱颖而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成了班级、学校的学生干部,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提及这段经历,傅建辉认为:人不可能避免挫折,却可以选择面对挫折的态度。

遭遇人生第一次惊喜

傅建辉真正遭遇到的人生第一次惊喜出现在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更确切地说那只是机遇之翅的一次偶然掠过,而傅建辉以年轻的激情及对市场的敏感握紧了机翼的翅膀,创造了一段佳话。

大学毕业后的傅建辉分配到机械电子部工作,负责机械方面的技术及项目引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瑞士苏尔寿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有意在中国寻找定点生产厂,专门生产陶瓷填料。虽然这已超出他的专业范围,但他却带着干一番事业的激情,认真查阅相关资料,拜访有关专家使自己迅速成为行内人,并在天津大学国家填料研究中心的支持下,赢得苏尔寿总部的信任,成为他们在中国寻找定点生产厂的委托人。当时湖南礼陵市陶瓷填料厂只是当地的一家校办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相当不错,却苦于未能打开市场,一直处于“小打小闹”的阶段。傅建辉慧眼识珠,热忱地把它推荐给苏尔寿。傅建辉的不少同事私下认为如此实力悬殊的双方如能“牵手”无异“天方夜谭”。可结果大跌眼镜的却是他们。校办工厂不但成了苏尔寿的定点生产厂,并借此打开了知名度,进入了国际市场,成为各国知名企业的采购点,成为国际“明星”企业。

这次成功,给了傅建辉极大的鼓舞,也让他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之路。

到一流的人才中淬炼

1996年机遇再次光临傅建辉,他被派往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1997年傅建辉进入了美国SPIKE公司,这在他的人生小结里被称为重大转折的开端。一开始他从业务做起。很快的,他的非凡才干得到了总裁的赏识,并赢得了总裁的高度信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登上了SPIKE公司亚太及大中华区总裁的宝座,年薪十几万美元。这期间更大的收获是:他进入了公司的核心层,对美国高科技公司的成长及管理有了切身的体会,并有机会与美国的通信业巨头(如朗讯、思科等)的高管人员建立合作与友谊。

随着中国加入WTO,电信市场将逐步开放,傅建辉敏锐的意识到电信尤其是无线通信及信息服务在中国尚有巨大的空间有待拓展。一腔实业报国的激情在他心中汹涌。他说服、打动了美国、加拿大一帮富有激情的高管人员投入资金,支持他回国创业。他们的计划是在中国创办无线通信及信息服务公司,同时在美国创办BVI公司,目标是五年后打回美国上市。有了明确的目标方向,带着首期投入的1000万美元,傅建辉雄心勃勃地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从“巨无霸”中探出头

但从设想到现实还有长长的一段路要走。尽管傅建辉和他的合伙人拥有世界上领先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北京、上海、深圳、大连都想争取他们的项目落户。但由于政策门槛相对较高,项目还是迟迟未能实行。2000年,傅建辉来到厦门,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出于对这片热土的深厚感情,他决定把厦门作为创业基地。

初创时期的高比特公司规模不算大,但技术起点高,“野心”也不小,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引进国外专家,挖掘业内最先进的技术,主营设计、制造、加工高速宽带无线网接入系统设备及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完善,并一直朝着上市公司的目标努力。在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第一个在国内开通了3.5GHz固定式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技术实验网。

2001年高比特公司重组厦门金桥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依托高比特公司的技术支持,厦门金桥在2001年成功中标第一批五个试点城市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频率,并成为信息产业部无线接入运营的样板工程。在2003年2月进行的全国32个城市3.5GHz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频率扩大试点招标活动中,厦门金桥作为惟一一家地方性企业,与包括中国铁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内的8家全国性通信公司一道成为中标企业,成为新兴的电信运营商。

这则消息在各大媒体刊出后,“金桥”、“高比特”似乎是一夜声名鹊起,闪亮进入人们的视野。只有傅建辉知道,为这一天他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经历了多少艰辛与挫折,有过多少个无眠之夜痛苦的等待。“金桥”终于从运营电信的“巨无霸”中探出头来,初步奠定了自己的品牌地位。

谈及公司的未来目标,傅建辉高兴地指着前不久中美电信峰会的专题报道说,峰会上无线宽带成为业界焦点,独领,而我们拥有领先的高新技术,我们有信心打造一个无线通信多媒体王国。

关于自己的未来,傅建辉又冒出了惊人之语,有可能转行,最希望成为风险投资家,鼓励发展新技术、开拓新领域,“我始终相信有创新才会推动社会进步”。

关于领导艺术

记者:听说在“高比特”和“金桥”,有不少中层骨干都是元老级的。作为一个年轻CEO,您如何既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傅建辉:企业要发展,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是很重要的。我十分欣赏“以人为本,以德服人”的管理方式。特别是我们这种高新技术产业,很多技术都是掌握在人的脑子中的,只有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中层骨干,我给予他们的就是充分的授权与信任,放手让他们去干,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发挥。

作为一个团体,讲究的就是和谐融洽。紧张的工作之余,我们也常常开展一些团体活动,我挺喜欢和大家玩在一起,甚至和他们一起跳迪斯科,笑着鼓励他们“要玩也要有激情”。

关于成功必备

记者:作为一名成功的归国创业者,除了激情,您认为还应具备什么?

傅建辉:其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清醒认识到回国创业是一个长期的、持久而艰辛的奋斗过程,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二,要有独到的眼光,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要有好的项目,才能占领行业制高点,树立行业品牌。其三,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企业成长的同时带出一支吃苦耐劳、素质高、稳定性强的人才队伍。其四,还要有融资的能力,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足够的资金才能保证项目的开展。

关于在厦创业

记者:一般人比较倾向于将IT行业基地选择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你们为什么会选择在厦门?

傅建辉:家乡的情结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厦门的优美环境以及当地政府的热情、开明对我们极具吸引力。而且,厦门有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这对创业初期的公司相当重要。实践证明了我们当初选择厦门是非常正确的。如果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厦门的信息平台不够宽广,我现在每月要飞两次北京,了解业界的发展动态,与他们加强互动,否则就觉得自己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关于偶像与朋友

记者:哪个企业家让您特别推崇?

傅建辉:其实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成功经验,那是旁人所无法克隆的。我们只能从他们的一些先进理念中得到启发。IT界比尔·盖茨对我的影响最深,这位技术与营销方面的天才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全新之门,他的激情、他的创新意识,他创造的财富神话都让人叹服。另一个令我非常欣赏的企业家是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他把一家乡村小店发展成全球连锁店,他的毅力、恒心及管理能力都值得我们学习。

记者: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是没有真正朋友的,可你却颇有朋友缘,一些朋友甚至成了你的合作伙伴。有什么秘诀吗?

傅建辉:单打独斗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更讲究合作共赢。与朋友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要坦诚相待,彼此信任与理解。那些会“算计”的人是交不到长远的朋友的。

关于家人规划

记者:企业里常谈规划,你会不会把这种习惯带回去,对自己的妻子、孩子的前程也做一番规划?

傅建辉:我的妻子是公务员,有自己的事业。我的女儿还小,现在我对她的美好祝愿就是保持童真,玩得开心、玩得快乐!回想起自己的人生历程,父母也从没有为我规划过,所以才能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路。对于孩子,我也希望她能充满创造性地自由发展。

上一篇:向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下一篇:大学毕业,工作还是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