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的2012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

时间:2022-09-23 12:08:32

红火的2012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实现了预期的高速增长,据中国民航局统计,2012年中国通用航空飞行57万小时,比上年增长7%,2013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50亿元。中国现有通用航空企业149家,其中114家为2012年新增。此外,我国通用飞机数量达到1316架,并已经拥有70个通用机场和329个起降点。

新出政策鼓舞人心

2012年7月8日,国务院正式《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建国以来国务院的第一部指导民航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其突出了民航业的战略性产业定位。其中明确指出:加大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力度,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国家把通用航空摆上了国家战略发展的地位。这些强烈的政治信号和“破冰政策”改变了我国通用航空的命运,预示着中国通用航空产业革命风暴已经到来,使人们看到了低空空域有序开放后通用航空发展的辉煌前景。

2012年12月11日,民航局、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此次依新《办法》规定设立的通航发展专项资金涉及领域更广、扶持力度更大,除补贴应急救援、农林牧渔、工业服务飞行作业外,还支持通航飞行员队伍建设、更新飞机设备等通航发展薄弱环节。而且《办法》施行普惠原则,所有在中国境内注册登记的国有和民营通航企业,均可按规定申请补贴。补贴不再简单地以飞行小时为标准,而是分别按照固定翼和旋翼飞机不同的起飞全重,依据其不同的成本构成和市场定价情况测算补贴额度。

2012年12月24日,中国民航局下发《引进通用航空器管理暂行办法》,对2010年的版本做了较多修改,在通航业得到好评,修改变化主要包括:一般通用航空器引进只要地区管理局备案;任何自然人可以申请引进任何航空器,包括公务机;一般航空器转让不再买方办理批文,公务机除外;符合要求的需要在10个工作日内出结果。

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已经推进了两年有余,管理部门表示,自2010年启动以来稳步推进,在低空空域分类管理、配套设施建设等领域试点取得实质进展,空域活力得到释放。

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已扩大至“两大区、七小区”,即沈阳、广州管制区,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管制分区。部分改革试点地区的通信指挥和低空监视设施已建设完成,并在一些地区建立了飞行服务站,构建覆盖通用航空低空飞行的服务保障体系。2013年,我国低空空域改革有望提速,低空开放试点将向全国推开。

目前,低空空域划分和管理办法已拟定完毕,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管理办法也已拟定完成。业内人士认为,将低空空域改革的“意见”落实为具体的实施“办法”,说明相关部门已经形成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明确思路和方案。

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透露,2013年民航局将出台进一步支持通航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出台规定加强通用航空公司成立到运营整个过程的流程和管理;通过政策补贴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加大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通用航空政策,促进通用航空发展。2013年民航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通用航空飞行57万小时,比上年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50亿元。

制造业空前活跃

在过去一年里,众多新机型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通用航空制造业呈高速发展的态势,中航工业的两大通航企业,中航工业通飞和中航工业直升机都有不俗的表现。

中航工业通飞2012年收获颇丰,并在年底的第九届中国航展之际一系列重要消息。中航工业通飞在珠海基地举行“领航”150公务机下线揭幕暨签约仪式,中航工业通飞与云南瑞峰、北京华德、陕西精功、珠海翰星等通航企业签订了8架启动用户订单。

同时,中航工业通飞与云南瑞峰、北京华德、陕西精功、珠海翰星等四家飞机销售机构签订了40架西锐飞机销售合同,另外又与珠海中航飞行学校、中航通飞俱乐部两家飞机运营机构签订了20架西锐飞机销售合同。这60架西锐飞机预计在未来3年内交付,据悉,中航工业通飞目前正在组建亚非营销中心,与西锐公司的销售体系协同互补,开拓全球市场,壮大产业规模。

此外,中航工业通飞分别与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海南亚太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总计11架“小鹰”500飞机销售合同。目前,中航工业石飞正在对“小鹰”500飞机外装饰设计、内装饰设计以及综合航电系统等方面进行创新改进及完善。

据业内人士统计,民用直升机市场2012年年底机队规模达到270架左右,而2011年底这一数字为237架,增长速度超过10%。

2012年,AC313和AC311两款直升机取得了型号合格证,这对国产民用直升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中航工业直升机尽快打开民用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3吨级AC313大型直升机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款亚洲最大吨位直升机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型取得4500米海拔地区A类适航证的民用直升机,将在抢险救灾、森林防火、交通运输、海上作业、医疗救护、旅游观光、公务飞行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该机的整机性能达到国际第三代直升机水平,填补了我国大型民用直升机研制的空白。

2吨级AC311轻型民用直升机获得了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将开始规模化进入市场,中航工业直升机就分别与陕西通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航国际航空发展有限公司、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签署了62架AC311系列直升机订单。

虽然中航工业集团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就国内民用直升机市场总体而言,国产直升机占据的市场份额仍然很小,大部分市场依然由欧美航空企业占据。

中航工业直升机旗下中航工业昌飞在完成直升机研制任务的同时,也开始把目光投向通航运营市场。2012年,中航工业昌飞参与收购重组上海和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重组完成后,适时扩大机群,拓宽各类通航业务,在和利通航现有的甲类通航资质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开展业务外,还将积极进行141部、145部等资质的取证工作,开展直升机托管、租赁、公务包机等业务,借此扩大和利通航的主营业务和影响力,同时,促进中航工业昌飞直升机的销售。

地方和民营资本大批涌入通航产业

2012年更值得被关注的是地方通用航空制造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新生。全国多地开始筹备建立自己的通航制造企业,合作甚至是收购国外飞机制造公司的消息频频出现。

美中投资基金、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协会和美国Van-Nevel直升机公司签署协议,向中国转让FH1100系列直升机的全部工业产权及技术专利。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协会将与Van-Nevel公司在中国寻找合适的生产基地,计划将FH1100系列直升机生产线全部搬迁到中国,国产FH1100两年内实现首架直升机下线,逐步达到年产300架的能力。

山东临沂港航航空器零部件有限公司,联合俄罗斯现代航空技术设计局、中俄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在山东省临沂市建设中俄通用航空飞机制造及航空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将在山东临沂市建设通用航空4~12座中小型飞机制造基地及通用航空技术研究基地和飞行员培训基地。项目将分三期建设,争取三年内达到批量生产。

沈阳引入意大利泰克南飞机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沈北新区,生产基地项目总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15亿元,主要以组装、生产、制造泰克南P2002、P2006、P92型飞机为主。飞机生产基地项目于2013年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正式投产,正式投产后可实现年产飞机500架,产值20亿元,实现税收5亿元。

武汉与美国联邦航太合作,将建设亚太直升机生产基地,第一年计划生产组装 200架整机与各种零部件,三年内达到生产600架整机的规模。

重庆市与霍尼韦尔合作,将在两江新区全方位打造西部航空产业研发基地、制造基地、维护中心、机场建设等产业链条,建设西部通用航空产业的高地。两江新区将引进霍尼韦尔公司先进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以及导航系统等研发技术,未来还将建设生产线。同时,霍尼韦尔将与已落户两江新区的皮拉图斯固定翼飞机制造公司合作,进行航空发动机的研发。

山东滨奥作为中外合资模式先行者,2012年为同类企业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分别与河北致远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青岛九天国际飞行学院、珠海华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签署12架、20架、2架DA40飞机销售合同,单架飞机售价约300万元。

尽管合作协议签得如火如荼,声势浩大,最终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是个未知数。中国正在走着一条独一无二的通航发展之路,“通航”仿佛10年前的“互联网”一样,既充满机遇又深藏未知,在憧憬美好未来的同时,投资者也需要谨慎,面对政策尚未到位和基础严重落后的现状,我们距离通航市场的真正繁荣究竟还有多远?通用航空发展是一个产业化系统性工程,需要相关配套的环节以及产业链上中下游同步的提升,支撑整个行业发展的配套环节的建设、成熟和完善都需要时间。中国的通航产业不会一夜醒来就繁花似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上一篇:我种地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情注参乡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