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文体学分析

时间:2022-09-22 11:51:49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文体学分析

【摘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公认为马克.吐温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对于美国文学的研究者来讲,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小说中的语言运用,本文借用文体学中有代表性的几个理论对其语言风格进行剖析。

【关键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文体学 分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为马克.吐温创作鼎盛时期的佳作,它开创了美国文学上的口语风格,一直以来好评如潮。威廉.福克纳的评价是“马克.吐温是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威氏的评价看似赞誉马克.吐温,实则是因为他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开创的语言风格。下面,笔者将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加以分析。

1.文体学简介

文体学是用语言学方法研究文体风格的学问,其内容实质是语言学与其他相邻学科的跨学科比较研究。西方文体学的研究可上溯到古希腊、罗马的修辞学研究,而西方现代文体学创始人是法国文体学家巴利(Bally,1865-1974)他是索绪尔的学生,并借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反思传统修辞学,力图将文体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建立起来,使文体分析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方现代文体学成为了独立的学科,60-70年代是形式文体学与功能文体学的的兴盛期。80年代语篇文体学兴起,注重分析会话和交际,而90年代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发展迅猛。

2.文体学分析实践

2.1角色和背景理论下的小说语言分析

角色―背景理论是认知文体学的一个重要理论,由1915年丹麦心理学家鲁宾首先提出的,是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角色”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被关注的焦点,“背景”则是为突出角色而衬托的部分。熟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读者都清楚,小说的主要角色是哈克和吉姆,而他们的活动大部分是围绕密西西比河展开的。那么密西西比河就是为角色服务的背景。正如以下引文中对大河的描述:

Sometimes, we’d have that whole river all to ourselves for the longest time. Yonder was the banks and the islands, across the water, and maybe a spark-which was a candle in a cabin window; and sometimes on the water……song coming over from one of them crafts. It’s lovely to live on a raft, We had the sky up there, all speckled with stars, and we used to lay on our backs and look up at them.

2.2变异说下的小说语言分析

1969年,利奇在其代表作《英语诗歌的语言学导引》一书中区分了八种变异形式:词汇、语音、语法、书写、语义、方言、语域以及历史时代变异。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下小说中对讽刺修辞的运用而引起的语义变异。看如下引文:

Next Sunday, we all went to church, about three mile, everybody a Chorseback. The men took their guns along, so did Buck, and kept them between their knees or stood them handy against the wall. The Shepherdsons done the same. It was pretty orney preaching-all about brotherly love, and such-like tiresomeness; but everybody said it was a good sermon.

So I slid out and slipped off up the road, and there warn’t anybody at the church, except maybe a hog or two, for there warn’t any lock on the door, and hogs likes a puncheon floor in summer-time because it’s cool. If you notice, most folks don’t go to church only when they’ve got to; but a hog is different.

第一段引文的大体意思是:哈克和一些贵族们去教堂做礼拜,这些贵族们都带着枪以防不测,教堂中的布道对于哈克来说毫无兴趣,但是这些贵族们却说很有趣。第二段引文意思如下:由于教堂内非常凉爽,猪很愿意到教堂乘凉,但是很多人却是在不得不去的情况下才去教堂。

教堂本是最为神圣的地方,而那些贵族们却带枪前往,这是多么的讽刺,更有甚者,许多人去教堂还不如猪勤快,这是对他们的辛辣讽刺。

3.结语

总之,通过角色-背景、变异两个方面对《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进行分析,读者不但对文体学的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还能够掌握一种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小说的方法,使他们对小说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刘世生,朱瑞青.文体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3]Mark Twa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y Fin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2.

作者简介:康海波(1979-)男,吉林省梨树县人,白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上一篇:深山豪宅皇城相府 下一篇:我和仓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