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教好初中思想品德课

时间:2022-09-22 11:51:35

新课程下如何教好初中思想品德课

摘 要: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探索新课程改革,逐步适应陌生的,教学的最后阶段是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政治其实就是生活,离开生活政治无从谈起,因此,想学好政治,你要做到―― 多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方法很简单,但是关键是你一定要有这么一种习惯,一定培养一种习惯就是看到一个政治理论就马上开动大脑思考它所能联系的实例是什么。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 专业能力 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58-02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很一门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和有效性的学科,时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工作者和热心教育广大学者应努力探索如何提高学校道德教育水平和学生的道德素质。初中教师站在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前沿,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应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在这学期我探索新课程改革,逐步适应陌生的,教学的最后阶段是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成为一条河、打铁先要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过去有一句话“给学生的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或一缸水”,但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师只有“一桶水或一缸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教师应该成为一一川流不息的河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提高业务能力;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提高道德意识。同时,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些都是在教学中的收获。因为我可以处理我的错误,学生也受影响。我记得有一次在三班,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我也不知道是谁,但我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不要紧,只要承认并改正错误,我们都去原谅他。我刚刚说了不到半分钟,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我真的很感动,不是因为你知道一个学生犯了一个错误,而是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教师要不断探索新课程改革,逐步适应陌生的环境,教学应该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改进。

(2)教师要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这样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愿意接近的教师接受教育,教师的心情能感染学生。当然,老师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烦恼和失望,好心情好难维持,但有的老师不把它带到课堂。只有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努力工作,面对学生经常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始终对以学生微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师应该豁达,宽容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和学生经常谈心,关心学生的困难,和学生打成一片。初中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坚持“教师的专业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改进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形式多样,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探究,指导阅读,讨论”

(3)结合社会实践,把学生带入社会大课堂。“履行受教育义务”前,我先布置学生回家访问自己的父母或长辈,听听当年他们上学之艰难。让他们感受到以前的农村学生特别是山区,学生不容易,学习不好的情况甚至更糟,生活环境是如此的刻苦努力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根据教材,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问问题,解决关键问题和困难,教学相长,实现良好的效果。具体为:①对教学材料的深刻把握,对教材的设计的领悟;②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解决。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关心学生,也要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学习提问的能力,学会分析,解决问题;④教师注重从小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④注重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效率,做到堂堂清。建立学习笔记,全程监控,尽量不让一个学生落后!

(4)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①学习环节方面。听课时,要集中精力弄懂老师讲授的内容,做好课堂笔记,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课余时间应主动问老师或同学。课后的作业应及时、认真地完成。学会有意识地归纳整理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平时多读一些有关思想政治的报刊、书籍,经常收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②学用结合方面。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认识社会热点问题和身边的生活问题,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学好思想政治课还要做到有计划、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己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成绩第一步,课前多想。预习课本内容是听课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预习要带着问题去看书,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教材内容,把教材中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者有趣的句子、段落划出来,圈圈点点,想一想本课涉及了哪些方面问题,会出现一些什么问题,等等,都是课应该多想的内容第二步,上课时多问。上课是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开放性考试后必然带来开放性的教学,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的更多了,这时就更需要多问。“问”是有技巧的,可以问自己、问同学,还可以问老师。重要的应是问自己―― 自问自答,实在不懂才去问老师,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问”还要联系时政热点,多角度多层次地问。第三步,课后再想。课后复习不是一味地搞“题海战术”,练习要做但不是急于跳进“题海”。首先要做的应是回顾本课听了多少?记了多少?明白了多少?如果有不清不楚的地方不妨先翻开书再看看,直到弄明白了才做一些适当的练习以加深应象并锻炼思维能力。

(5)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政治就是一个死记硬背的学科,只要能背下来就能得高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因为政治本身是作为社会科学,这个知识的把握不像理科记住公式就能解决的,那么对政治学科的知识,一定要做到活学、活记、活用,活学就是联系实际的例子理解知识、把握知识。而且必须是在学懂知识的基础上记忆。因为我们文科的确是需要记忆的,但是,记忆不能死。不是死记硬背。一定是要有关的一些概念、原理,通过联系实际,把它学懂,这样才能够学活。只有学活了,才能够会用,会用才能够得高分。所以得高分,绝对不是死记硬背的结果。有些学生会认为基础知识是什么?认为我把政治书全都背的滚瓜烂熟了,但是在答题的时候还是抓不着重点,我觉得这里面仍然还是存在你认为政治背的滚瓜烂熟,实际上你背的可能是盲目的背一些东西,而且在背的过程当中,你根本就不知道你背的是什么。然后你就背下来了,背下来以后,你想找一个捷径怎么答好题,其实这是没有捷径的,你的背一定要理解,你背的是什么,怎么样背,背清楚了、背明白了,在这时候才谈到了一个方法的问题,谈到了技巧的问题。学习政治并不难,第一要把书上的知识点,比如黑体字部分背熟,要做到信手拈来,并要做到理解,第二要锻炼自己回答问题能力,要多做题,重点是大题。我是文科生,很清楚学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惰性,总是敷衍了事,这样的话你就不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侧重点,第三要关注时事,这一点在初中还并没有特别突显,但高中时段就显得特别重要,关注时事并不是单纯的了解这件事情,要想着如何用政治观点分析这一事件,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第一点,因为题是万变不离其宗。

除此以外,由于条件的变化,还会在知识间产生其他的联系。由此看来,知识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要想比较熟练科学地驾驭知识间的联系,就要掌握发现知识联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般方法。(1)有意识地自己动手整理知识体系。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先从课题或节题(中心)入手,逐渐细化知识点,认真思考本课或本节为什么包含这些知识,它们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对本课或本节知识进行阐述的,把能够准确反映知识间关系的内容用尽可能简短的词句甚至用一个词概括出来,用不同方向的箭头将知识连接起来,这样你就可以自己绘制一个知识体系图,这种知识体系能够将知识间的横向、纵向和隐性联系较为科学准确地挖掘出来。如果能经常进行上述工作,就会提高构建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扩而广之,你可以对整册书包含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概括,对一个学科的知识形成一个宏观的认识。(2)重视一册书的前言部分,前言是对本书所学内容的整体介绍。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把知识置于整体当中去认识。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自觉坚持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知识,能够经常去寻找新旧知识间的联系。(3)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的教学原则和重要的学习方法,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去发现和积累一些感性材料,自觉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地认识和分析一个问题。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可以对同一类社会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找出解决这类问题一般使用的理论知识,以实际材料为背景构建一种新的知识联系。如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活动与成果等。

总之,课堂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努力,创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抓住机遇,做出应有的贡献。只有不断的思考,才能有更多的收获;只有不断总结,才能进步。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对老师的喜爱,才会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邓爱泉.浅析思想品德教师的思想内涵[J].潍坊学院学报,2011(1):160.

[2] 徐华杰.思想品德教师要用“心”浇灌学生的心田[J].学周刊,2011(29):22.

[3] 陶丽芬.思想品德教师应具有“三美”[J].学园,2013(27):75-76.

[4] 秦国海.让生命在美丽的思想中飞扬―― 谈思想品德教师应具备的思想性[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7(6):33-34.

上一篇:构建基于大学学习特点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