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观浮世的思维与方法

时间:2022-09-22 11:41:01

游观浮世的思维与方法

步入中国美术馆一层西侧的展厅,整个被涂成蓝绿色的空间在这个规矩的建筑中还是有些别致和奇妙感的——“浮世·游观”。庞茂琨艺术展。在一丝讶异中细细探究,将眼前的这个不真实空间中的图像和记忆中庞茂琨的画作相连,居然生出了各种意识的错位。

庞茂琨是中国当下艺术界中为数不多的、一直坚持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中的表达与呈现的艺术家。他独具一格的“手绘”表达已经成为当下艺术界具有典型性的个案:他没有迷恋于对“手绘”语言形式的单纯玩味,而是将个人绘画意志的表达与社会现实紧密的关联起来。他的艺术轨迹告诉我们:艺术不能仅仅从内部来观察,艺术必须要汇入到社会变革的潮流之中,成为时代精神呈现与反思的有力载体。可以说,庞茂琨的绘画是充满“现实主义”意味的,但是在他的“现实主义”绘画语境中,没有批判,没有迎合,而是以一种与现实间离的、不动声色的视角在描述着他对当下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而在图像的表达上,此次展出的新作确与其以往的作品有了很大程度的不同。这种不同中,有概念的延续与变流,也蕴含着某种决裂。如同现场庞茂琨的好友,著名批评家策展人俞可所言“当所有人都想要如何画得更好时,庞茂琨却总想如何破坏,因为他画得太好了。”这看似是一句玩笑,但却在个侧面描述了庞茂琨对于绘画中“表述方式”的反思。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偏执的蓝色展厅。于是,我们看到了画作中那一抹具有破坏性的蓝——不同于之前的戏剧化的舞台感。也如同“浮世·游观”的主题,直接进入日常场景本身,在今天读图时代下,呈现出艺术家对于日常图像的解构与主观化的图像重建。“也许有人会问,在观念,媒介被重新设计的新时空中,艺术家如何准确地用他的创作,来形成与当下文化的关系,而这样古老绘画方式作为思想的载体,是不是有点力不从心”俞可说,“这样的提问肯定给我们带来思考,但我仍然想强调的是,艺术家的类别、才能、对文化的忠诚以及在历史长河的总结中所表现出的对人的态度,才是构成他是否是艺术家的关键。而庞茂琨一直坚持对社会及人之信心,并以这样积极的态度建立起的绘画叙事,已经在过去的时间段里有了印证,这也正好对应了我对伦巴第的绘画的认识。所以我要说,庞茂琨试图在一种对古典艺术认识的基础上用新的观念来形成当下中国特殊语境中人们的生存叙事,这些既真实又生动的图像有可能为今天的绘画提供更多的角度。”

本次展览共展出庞茂琨的油画、手稿等多种媒材的绘画作品50余件。集中展现庞茂琨最新的创作状态,强调了艺术家在这一阶段切入现实的崭新视角。艺术家营造充满主观意味的色彩空间中,观者与艺术家共同“游”进某一时空场景,并感触到了日常生活中不曾体验到的戏剧性的荒诞感。通过展览作品,庞茂琨向观者传递了一个平静的声音——这就是人世,这就是生活,是值得我们为之活着的人生。

上一篇:Design lab,十一年的奋进 下一篇:设计新闻 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