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陶瓷装饰设计中虚实空间感的表现技法

时间:2022-09-22 10:58:45

探析陶瓷装饰设计中虚实空间感的表现技法

虚实空间是众多类型空间中一个对比的设计手法,本文以陶瓷为载体,阐述陶瓷装饰技法并借鉴环境空间设计的虚实表现手法,并总结出陶瓷装饰中虚实空间的表现方法。

虚实空间是众多类型空间中一个具有设计概念的审美意境,是一种含蓄的、对比的艺术创作手法,是审美意义范畴的设计美法则的延伸。虚实相生作为艺术的美学原则产生于先秦,成熟于两汉,在唐宋以后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明清文人在理论上加以明确的总结。虚实空间在不同的艺术领域有着不同的阐释含义,从艺术家创作的主观角度理解,“实”是指艺术家借助外在的艺术形式直接塑造出可感的艺术形象;“虚”是指艺术家间接地暗示、提示,借助于“实”的部分来进行审美认识和创作体验的象征性情感表达。从欣赏者客观的角度所感知的形象、形态方面来讲,虚就是模糊、空灵、含蓄;实就是清晰、明确、肯定。

以往虚实空间的阐述多集中于室内外建筑等三维空间设计的中;或体现在东方韵味的水墨画中或在诗歌语言中;在陶瓷设计领域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虚实空间、雕塑中的虚实空间;在陶瓷装饰领域,由于陶瓷装饰的技法种类多样,按装饰技法不同,陶瓷装饰可表现虚实空间的有以下几种:1.雕塑、镂空、浮雕与塑造等;2.色釉、结晶釉;3.釉上彩:粉彩、新彩;4.釉下彩:青花、釉里红与釉下五彩等。把这些装饰技法进行重组、搭配,则会产生陶瓷艺术装饰效果的丰富性,虚实相生的意韵美正是是陶瓷综合装饰的表现结果。

可见,陶瓷装饰技法如此多样,加上笔者在绘画创作中的积累,分析一些在陶瓷绘画创作中虚实空间的应用实例,总结出了一些表现虚实空间的方法:

用新彩料表现水墨效果

为了弥补语言的不足,人类很早就学会了用含蓄的抽象来创造一个意境让人的想象去驰骋,画中空白所起到的含蓄作用是很大的,引导着客观欣赏者无限的遐想,借鉴中国画中“虚”与“实”的变幻隐显,表现“当画外之意”及“意外之妙”“境有尽而意无穷”。例如:李可染画牛、齐白石画虾、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等,这种虚实意境在方法上具体表现为:画面的经营布局、造型立意、疏密相间的绘画元素等。正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认为“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真切”。真是“虚而万景入”,空是实之所藏,蕴藏着一切和无限,运用无言能给人以有言所不能企及的美感。

新彩的油墨效果可以表现中国画中的水墨效果,墨分六色浓、淡、干、湿、焦、清。从中国水墨绘画这一角度,秉承中国传统的艺术之道,观察时不从单一处着想、着眼,描写时不从单一出着手、着笔。要遗貌取神,这样才有虚实相生的意境;留白、创造含蓄的意境美,如陈家冷的绘画;构图上要挑战定律、直抒胸臆,如吴冠中的点线面构图;把经典之处描绘经典,如古诗所云:“只画鱼儿不画水,此中亦自有波涛”,这叫做“无笔墨处见笔墨”,也应了老子那句话:“计白当黑”。抽象的水墨元素,它是一种艺术符号,传达着与现实不符却高于现实存在的真实性,延伸出一种与真实不符的虚的境界,这是中国绘画中的虚实原理。

色釉装饰与釉下绘画(写意与工笔)结合

以色釉为主的以综合装饰的技法,是产生虚实空间的另一种表现技法。作为一种釉下的装饰技法之一,它所产生的效果对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其中虚实相生是色釉经过窑变产生的意韵美形象特征之一。创作者对作品在经过被有意识的设计和被无意识的色釉窑变后,有种特别的过程期待,它不为技法所控制,而又被技法所影响。情中见景当代景德镇瓷画色釉创作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的。有时甚至全不写景,但景物却历历如现。例如:宁钢的梅花作品运用传统的粉彩装饰工艺与高温色釉的自然肌理相结合,以中国画泼墨画法,自然泼洒;徐江云的色釉装饰《岚风》瓷板,以色釉喷绘为背景再以工笔线条综合装饰,构成一幅完美的风景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雾朦林中的山林野草所蕴涵的自然野趣美和那种夏日悠然、清凉的意蕴美。釉下彩绘的装饰浓淡技法可以表现出虚实的效果,如李菊生的人物,浓色与淡色的对比,含蓄典雅。视觉上还具有很强的整体感,情中

见景。

在色釉装饰与釉下绘画结合中,虚的是色彩,是颜色釉构成的艺术符号,实的是工笔绘画构成的艺术符号,这是一种清晰与模糊的对比,是写意与工笔的对比。色彩在绘画中通常是以面的形式出现,点缀以线、点,通过用色的出发点,追求画面的形式构成关系,丰富厚重的具有含蓄性的色彩效果,塑造三维度的空间画面,表现物象的空间延伸感,易于表理。单纯平面化的色彩具有直观性,表现力强,于视觉的冲击力也大,易于言情、从这点来总结,那么这是产生空间感的色彩运用法。以绘画色彩学中色调为例,一组暗色基调画面中的低中调(80%暗色与20%中灰);一组中灰色的基调画面中的中中调(80%的中灰20%的明度色调);或一组中短调(80%中灰色调20%暗色调)弱明度的对比,都是呈现色彩含蓄、模糊、朦胧的基调。在这种基调的基础上加以青花、五彩等细腻的工笔装饰设计图案,如此会产生强烈的虚实空间的对比,实显近、虚显远;实可以表情,虚可以达意。令欣赏者因一些可识读的和不可识读的元素而产生主观的遐想,并与作品产生共鸣,达到一种传神的意义。

平面“象”与立体“意”的结合

众所周知,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们可以打破只用平面绘画技法表现虚实的想法,借鉴三维空间的虚实空间设计方法,加以转变、再塑造,例如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某建筑实体在围和成群体时所产生的虚体所构成的空间是虚空间,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运用到绘画载体的设计上。通过设计绘画载体的形状,而这种形状围合的空间就是一种新的空间。用空间的形象去感动人。而在室内设计中,虚空间是指通过光影空间、被感知却不围合的空间等手段来实现的心理空间。由此我们可以想到,针对以上某一领域的设计方法,在创作中加以整合利用,把 “虚实空间”这一概念从立体的三维的空间转移到绘画的二维空间。创作出陶瓷装饰绘画中的虚实空间美,丰富陶瓷艺术装饰题材和技法,产生视觉冲击效果。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借鉴的方法是:在平面的绘画载体上进一步延伸空间尺度、增加空间动态感,在不改变实体空间的前提下,拓展空间感受,增加作品的虚实变化。即:用可视可触的实体和平面绘画元素结合(立体意与平面象的结合)。它是一种艺术空间的叠合,把本不属于同一空间的人物事件,在同一时空中结合。这种方法是用了立体感来显示形状,用平面绘画显示形象。我们把半立体2.5维塑造与2维平面装饰进行重新组合,是一种相叠的、矛盾的、有虚实体的空间结合。实的是一种真实存在,即在平面的绘画媒介上加以立体的结构,并力求与平面绘画的内容相映成趣,将绘画和造型的内容从有形指向无形的过程,虚实彼此衬托、配合。

综上所述,在陶瓷艺术装饰中,基于陶瓷这一特殊的原材料,从原始材料到成瓷的阶段,我们可以一直加以塑造、绘画,所以也不外乎表现这种虚实相生的美学原理。陈望衡在艺术创作美学中指出绘画这一艺术的特点:“它传达的符号是可视的物质实体,这实体是静态的,它长于表现事物的形状、面貌,我们说它是空间艺术”。从创作的媒介来说,在传统的绘画中,有运用笔墨纸宣来创作的;有运用油墨颜料在陶瓷、坯胎上创作的;有在布艺、玻璃、木质、金属上作画的,等等。媒介的丰富性给予了我们很多的灵感,但是在绘画创作中艺术符号表达的不一定是真实的空间再现,可以使感知的空间再现;可以是矛盾的、超越时空的再现,更加注重于心灵的感应,而非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的世界。总之,与实空间相比,虚空间不易为人们感知。所以,若在平面绘画中创作体现实空间与虚空间融合的作品,利用构图、色彩及丰富的表现手法打破大面积二维画面的视觉单一性,加强视觉上的纵深感,使实际绘画空间在视觉上得以延伸可以突出视觉效果,丰富画面装饰层次,产生虚实结合、内容丰富、充满趣味、外延无边的作品。

结语

卢梭认为:“艺术并不是对经验世界的描绘和复写,而是情感和感情的流溢。”石涛说:“绘画有三格,一在力,二在易,三在变,力过于画则神,不易于笔则灵,能变于画则奇,此三格也。”所以,我们在以后的在现代陶瓷装饰设计创作中要打破自然的存在,要力求创作表现个人情感。在绘画艺术中创作虚实空间的方法,可以发挥想象力,变换时空、思维;运用空间叠合、空间并存来体现虚与实的空间。这样可以打破单一的画面装饰层次,多多创造一些处于平面而高于平面的设计作品。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

上一篇:电子书籍设计形式研究 下一篇:探讨酒吧的设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