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矫治与倾向测试

时间:2022-09-22 09:34:08

“强迫症”的矫治与倾向测试

本期个例

韩先生回忆说:“我每天洗澡用三四个小时,皮肤都给擦伤了。”无奈之下,他只好提前退休了。有时因害怕在自己的床上睡觉而干脆在浴盆水中露营:吕女士在自己家里不停地清洗、吸尘、擦拭、给家具上光、一直忙活到深夜,有时为了躲开家里的清洁方式而逃入旅馆:高女士二定会严格按照规则来安排她的日常生活和周围世界、她为整整一个星期的日常事务制定了再详细不过的时间表,还会花几个小时来对齐桌上一叠纸的右角:陈先生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他爱不停地数数,睡前、等车、排队等很多时候,只有数数才能让他的心感到沉静……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痛苦经历,并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煎熬。他们甚至完全能意识到自己的荒谬,知道自己并不像精神病患者那样“受遥控”、“精神错乱”、“发了疯”。虽然他们害怕真的变成那样,可又如何挣脱种种顽固思维的折磨呢?

心理医生透视

以上人群的行为表现虽有不同,但都属于强迫行为,是心理疾病中神经症的一种,即所谓的“强迫症”。韩先生和吕女土的洁癖行为属于清洁强迫症;高女士则有秩序强迫症;而陈先生的表现有数据强迫症的倾向。

强迫症虽不像重性精神病那样危害社会,不像抑郁症那样导致自杀,但它无休止地消耗患者的精力和体力,越是不想去想,却越没完没了地想,越是不想做的,却越是跃跃欲试地击做,因此把人折磨得疲惫不堪,学习、生活、工作甚至娱乐都力不从心,严重者会导致社会功能的明显丧失,进入与世隔绝酌自我世界。精神病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发现,强迫症与患者大脑内传递信息的物质调节有关。由于这种物质的调节发生了问题,大脑中专门负责控制人行为的区域就会发出错误的冲动信号。

强迫症的病因不十分明确。从统计学角度看,患者往往承受过比较严格的家庭教育,本人多有明显的疑病素质和强求完美的倾向。在遇到学业、事业和情感的挫折与打击时,常把完美主义追求转向对某个不完美现象的苛求,如:不允许身上沾一点儿灰尘;不允许书本、床单或物品摆放有丝毫的不整齐;不允许自己忘记某个车牌号码或强求忘记某件不吉祥的情节等等。一旦把精气神全部且持久地用来纠正上述的所谓问题时。强迫行为便由此形成。这些人“精神上的免疫系统”很容易失去平衡。对特别“敏感”的病人来说,别人说一句“把皮鞋擦得锃亮是重要的”,就足够使他产生冲动,没完没了地擦他的皮鞋。在医学上与强迫症有紧密关系的是各种各样的“强迫”,这些障碍有自虐性后果,例如:饮食障碍、不由自主地撕扯自己的头发等。

强迫行为固然使人痛苦,但它却使人回避生活中必须面对的更大痛苦,因此每次“犯病”都有缓解生括中真实焦虑的暂时性的好处,有时仿佛沉浸在冥想之中,这也正是强迫症不好治的根本原因。

森田疗法对于强迫症的矫治有较好的效果。其要点是“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顺应自然”就是对症状性的想法和冲动不强行克制,让它像行云流水般自然来去。所谓“为所当为”,就是不论想什么和想要傲什么,在行动上却不跟着想法和冲动走,而是跟着自己的任务、目的和使命走。在健康的行为过程中,致病的“精神交互作用”被打破。疑病素质得到陶冶,身心和行为都渐趋健康,强迫症状就有望不治自愈。而对于重度患者,可采用行为疗法,即不让病人听之任之,而是通过一个训练计划让他重复面对他以前害怕的诱惑。例如:他必须忍受呆在比较脏的地方,只许正常洗澡,不许收藏东西等。这样,他就能学会面对那些强迫,削弱那些强迫,压抑那些强迫。

心理咨询师 曲伟杰

上一篇:善良女孩儿的痛悔:“有些忙千万不能帮!” 下一篇:嫁为人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