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地方文化资源与作文教学的融合

时间:2022-09-22 09:30:37

略论地方文化资源与作文教学的融合

地方文化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文化,是指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的总称,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各地的千差万别,地方文化的丰富多彩,为不同地方学生的作文教学奠定了丰厚的基础,而现代“大语文”观念的建立与“生活即教育”观念的形成,更为作文教学地方特色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现实背景。只有发现,提炼、加工,利用好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才能突出作文的地方特色,作文中的本土意识,历史感,亲切感等就会自然流露。鉴于地方文化资源的这些优势,就其与作文教学的融合谈一些体会。

一、基于地方文化开发作文资源

审视当前常态下(指非公开)的作文课,不难发现,当前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在花盆环境中进行的,学生整天被关在学校里,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脱节,大量存在按作文的题目仿、编、抄、硬凑些内容装进命题的框框里的情况,进行着“书本――作文本”的闭锁式小循环。老师在很多情况下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教好教科书”,学生视作文为苦差事,老师也为作文教学困惑。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紧要的课程资源,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克服教科书所承载的课程资源的有限性、滞后性,要改变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与儿童经验世界、想象世界联系不够紧密的状况,变被动地使用教材为主动地挖掘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的建立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变革与创新。具体地说,(一)扩充课程概念。走出在结构上趋于封闭的、孤立的设计,重视教育情境、社区环境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课程的所有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天下万物皆为教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地方文化,都可以成为作文教学的资源。如:寿宁自然风光类的作文教学就有犀溪漂流、仙岩赏杜鹃、南山顶观日出、杨梅洲探险等取之不尽的素材;(二)树立大课程资源观,无论是自然类资源、人文类资源,还是社会类资源,无论是火热的学校生活,还是温馨的家庭生活,凡是适合作文课程的,都应该将其纳入作文课程资源库。比如我们寿宁独具地方特色的山水文化、状元文化、廊桥文化、古建筑文化、北路戏文化等地方文化都是作文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在课程开发主体观上,需要具有强烈课程意识的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去开发,去生成,去建构。比如:寿宁斜滩是闽东四大历史文化古镇之一,有是千年的历史。从2009年开始,斜滩中心小学从挖掘地方优秀文化入手,组织具有强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的老师编写《人文斜滩》这本校本教材。《人文斜滩》多方位、多角度介绍了斜滩的地理概况、古镇史实、名胜古迹、地域风情、传说故事、人文春秋等内容,共18万字,154帧古今珍贵照片,全书集史料、知识、趣味于一体,是一本可读性强,教育意义凸显的地方历史文献。为寿宁校本教材的开发填补了空白;(四)在课程实施观上,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具有人本化、个性化、特色化的作文课程来。如: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可以针对“红色少年张高谦”的地方文化资源,去写缅怀张高谦、瞻仰烈士陵园、追寻烈士足迹的内容。中学生的作文教学,可以针对“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宦游之地”、“中国贯木拱廊桥之乡”、“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路戏”等地方文化资源,去表现智慧、传承、坚守等主题。

二、探求作文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的结合

1.收集地方资源,作为作文素材

教师要指导学生要留意身边的资源,如家乡的变化、农务农活农趣等,寿宁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廊桥和冯梦龙等人文景光,南山顶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闹元宵、提线木偶、北路戏等民间文化,高山乌龙茶、高山红茶、竹木制品等地方特产,甲坑红色旅游线、以及实验课、实习课等都可纳入乡土作文素材库中。

有了丰富的素材,我们要分门别类地处理素材,把相同或相近主题的素材归为一类。素材的形式可以是编排的目录、日记等文字载体,也可以是图片、音像软件和网络资源,当然还有即时生成的情境等。

2.探求地方文化与作文教学的结合点

在捕捉到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资源之后,更重要的是有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的效益。我们要充分考虑作文课程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兼顾到作文教学中题材、内容、指导的需要,把地方文化和作文课程同步链接。比如:来到高山茶园,开始“采茶舞曲”的时候,就可以同步链接体验类习作,写忙碌、欢快的劳动场面;荡舟漂流,攀爬白云山、白鹤仙岩就可以同步链接自然类习作,描绘家乡的青山秀水。探寻古廊桥,参观古民居,走访古村落,便可以描写乡史乡貌。走进犀溪闹元宵,欣赏北路戏、民间流传的俗言俗语,就可以整理民间文化,介绍民情风俗。摆弄各式各样的木质玩具,面对琳琅满目的竹制器具,就可以写自己喜爱的小物品,介绍家乡的物产,撰写有关竹木研究的小论文。

三、开展综合性作文教学,发挥地方文化的作用

1.走近自然,获取生态文化资源

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孩子们总是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张扬着生命的活力。亲近自然不仅能激发兴趣,而且能促进体验,容易使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面对鲜活的素材,自然会期盼用笔来表达。如,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教师和学生一起郊游踏青,感受春的气息,闻到春的芬芳,看到春的色彩。大自然的美丽场景很容易被活化为丰富鲜明的语言在孩子们笔下流淌: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人间,给大自然带来了丰盛的礼物。她路过田野,小草发芽,庄稼绿了;她走过山坡,枝头吐绿,花儿红了;她淌过小河,河水清澈,鱼儿欢快。噢,春天来了!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我们可以“查”果园:板栗鼓起它的刺襄,向人们报告丰收的喜讯;熟透了的柿子娃娃,扬起红彤彤的脸蛋,在枝头上挂起了红灯笼。我们还去山林中“查”树叶:“霜叶红于二月天”的情景就在眼前。我曾指导学生为家乡的旅游资源写广告词,他们纷纷发言:“我们的家乡寿宁是山区县,这里山势巍峨,水势回环,山水相映,独具魅力。群山起伏,峰峦叠嶂,山高直入云宵。溪涧清波,流水潺潺。廊桥犹如长虹,躬身于山涧,百年沧桑,风韵尤存……”这样作文写作就回归到了生活本源。因为学生身处现实的情境中,切身体验,对他们来说,写作就不是一件难事。

2.参与实践,感受人文历史资源

教师应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关注社会生活,径收集生活素材。实践性较强,如犀溪元宵竖灯茶礼俗,斜滩台阁铁枝,菊月迎请黄山公,端午节包粽子、挂菖蒲,中秋节吃团圆饭、赏月等民俗风情,参与各种角色,从中获得体验,积累经验。寻访历史,经历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各地都有着久远的乡土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古迹等,它们在发黄的历史典籍中深藏着它们不平凡的故事。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寻访历史,感受地方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如有“状元故里,进士之乡”之美誉的千年名村西浦;冯梦龙宦游寿宁留下了捐俸捕虎、禁溺女婴、禁巫宣医、明断官司、修缮县学、整顿学风、修筑城墙、巩固城防、立谯司更、修坝蓄水、修仓贮粮、撰写《寿宁待志》等众多的政绩;斜滩荆棘寨的传说;粟裕、叶飞、叶秀蕃、范浚、范式人等革命前辈在寿宁领导的那段烽火连天的战斗岁月;红色少年张高谦诠释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理想;千年古刹――三峰寺香火旺盛,游人络绎不绝……都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教师可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查阅县志和走访,了解有关的历史人物、民间遗迹及其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故事,学生不仅通过课本学习历史,也通过生活学习历史,他们在寻访中所得到的这些真人真事,或神话传说,睹物思人,会萌发出创作的冲动,教师指导学生把这些素材作为事例用在作文当中,对这些英雄人物及历史事迹加以描绘,对他们的精神加以赞扬,作文内容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思想主题也更加深刻。

上一篇:试谈相同题材诗词的比较阅读 下一篇:经典文学作品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