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教学刍议

时间:2022-09-22 08:34:52

典故教学刍议

典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作品中运用典故的现象,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会不自觉地忽视典故的作用,因而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更难以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独具的情趣。所以,典故是我们语文日常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典故的作用

1.用作论据,证明观点。这在说理性的文章中最为常见。如以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出”和“斜”,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以及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字为例,说明读书写作需认真思考反复推敲;用“孟母三迁”终使孟子成材来说明环境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性;用“悬梁刺股”来证明学习要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许多典故常用作议论文的论据,如“程门立雪”“高山流水”“孔融让梨”等。

2.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李白的《将进酒》有“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是借用陈思王曹植宴饮事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而一醉方休的思想。王勃的《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借用汉代的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无论怎样,都要建功立业的抱负。这都是在行文过程中为便于读者理解而借用典故转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方法。

3.借以抒感。这一特点在诗词曲赋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如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三国孙权和南朝刘裕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力主恢复中原、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又如姜夔在《扬州慢》里有“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的句子,就是化用杜牧的诗句“豆蔻梢头二月初”,将昔日热闹繁华与今日冷清萧条作对比,表现了词人凄凉的心境。

4.使文章委婉含蓄。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运用了明代方孝孺的“迂气”,《说岳全传》的高僧的“坐化”以及向秀写《思旧赋》“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等典故,间接地表达了对反动派强烈的愤怒之情。这比起直接表白,不仅显得委婉,更显得意蕴悠长。

5.使文章典雅、独具风采。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典较多,其中“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两句,不仅借贾谊、梁鸿的被贬来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感伤,而且使文章显得华丽高贵、文采飞扬。同样,“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两句,化用“贪泉”“涸辙”两典故,既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而自我宽慰的思想,又使文句具有典雅的色彩。

应该指出,文章使用典故,其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既融抒情达意于一体,又集含蓄典雅于一身。

当然,典故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章的晦涩难懂。特别是汉魏六朝以来,追求用典,故意卖弄,结果因“典”害意。但如果恰当地运用好典故,特别是化用(剪裁融化)典故,实非易事,它反映出的是用典者较高的文化素养。

二、典故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用典是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文字,年代久远,所以会造成学生理解上有两个较突出的问题。

1.对典故的含义不理解或理解不深。课本对典故的注释,有的仅交待出处,有的仅提供一句原文,有的叙述相关的故事大意,这势必造成不少学生理解上的困惑。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话一口气引用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子等古人的故事,用他们的事迹劝慰、勉励自己,表达了司马迁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忍辱含垢、坚忍不拔、不完成《史记》不罢休的决心和意志。引导学生理解了这一层意思,不仅有助于学生领会全文的主旨,而且还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对典故的含义虽能理解,但对作者用典的意头不了解。有些典故,注释浅显易懂,学生一看就很清楚,特别对某些故事还很熟悉。但在学生的心用意中,故事是故事,文章是文章,两者没有多大联系。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化用了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的典故:廉颇担任赵国大将时,被人陷害而出奔到魏国。后来赵王想再起用他,派使者去查看情况。廉颇的仇人郭开贿赂了使者,要他回赵后说廉颇的坏话。使者回去后就捏造说廉颇虽然年老,饭量还很大,但一刻儿工夫就拉了三次屎。赵王听后认为廉颇已经不中用了,便不去召他回赵。作者的目的是以廉颇自比,说自己老当益壮,期望能够得到重用,为国效力,但又有谁来给予重视和关怀呢?了解到这种目的,就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辛弃疾“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爱国情怀,并对词人“报国欲死无战场”的哀痛产生深切的同情。

理解典故含义,把握典故的意境,是学生领悟用典意图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分析典故在诗文中是用来证明观点说明事理的,还是借以含蓄抒情、委婉达意的。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抛开很多功利的成分,思考一下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可以发现,只有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所以,促进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是语文教育的天然使命。语文,就是以母语为工具,以文学,生活为载体,以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为量化指标,旨在使学生能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类,抱有一种终极的关怀,真诚地面对心灵、能时时感受到快乐、美、爱和幸福,从而去创造它。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决定了在发展学生个性和健全人格方面有必然的优势。

(作者单位:安徽省当涂县石桥中学)

上一篇:“讲、练、评”三合一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