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气”湘西

时间:2022-09-22 06:16:59

人们对湘西土匪的印象,大都来自关于湘西剿匪的影视作品,而它们未免偏颇。津津乐道湘西土匪的,大都出于猎奇眼光、调侃心理,这些人并不清楚湘西土匪的来龙去脉。

湘西旧称中国的盲肠,这里山高谷深,林密路险,水奇洞深。有人说,山高皇帝远,深山出刁民。这样的地理环境,难免有剪径之类的事情发生。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对民众压榨,社不平等,贫富悬殊,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事,湘西有,其他地方也有。中国历史上有数十次农民起义,湘西也有揭竿而起的义举。被逼上梁山落草的人,有人称之为好汉,有人称之为强盗。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起义闹革命者,被当政者称为“匪”。

湘西人生性强悍、刚烈,当地话叫“亡魂”“亡魂人”。民国年间,军阀混战,兵荒马乱年月,有的人乘乱纠集一帮人、几杆枪上山,叫做“拖队伍”。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以抗日为名,大肆抓丁,加上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引起民众不满而反抗,湘西各地民间武装乘势而起,纠集力量,购买枪支,壮大力量,与当局抗衡。1949年,第十七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将其所辖湘西19县的各路武装整编为1个暂编军11个暂编师,封了十几个师长,成为阻止进军大西南的一道“防线”。湘西被视为“土匪头子”的十几个师长以及军长,都是大势已去后,湘西防线中的军、警、特、政骨干,并不是剪径的土匪。中国人民1949年进剿残留的湘西地方武装,1950年清剿湘西武装残部,称作“湘西剿匪”。“湘西剿匪”在很大程度上是清剿湘西地方武装残部。那些师长、旅长有的率众起义投诚,有的被击毙,有的被枪决。那些穿草鞋扛土枪的“匪众”,大部分投诚。就那么闹腾几年之后,清剿瓦解的十余万地方武装乌合之众,被夸大成剿除“百万土匪”,结束了“百年匪患”。影视剧的渲染及影响力,加上人们如同热衷于围观车祸之类的猎奇心理,以至于湘西土匪被传得沸沸扬扬,提到湘西就联想到土匪。

人们对“湘西剿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起哄嚷嚷土匪,很少有人清楚“湘西土匪”投诚以后的事。有万余名土匪兵投诚后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那些湘西人作战勇敢,坚忍顽强,能吃苦,不怕死,很多人成为烈士,很多人立了战功。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半数以上是湘西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述的惨烈的松骨峰战斗,牺牲的烈士中近一半是湘西人。故事片《英雄儿女》轰动全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主人公王成的生活原型就是湘西人。

我上中学时,经常给我们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的区武装部长,就是先在地方武装队伍中为匪,投诚后编入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立大功的功臣,他的英雄事迹被以《彭世武缴卡宾枪》为题写入《志愿军英雄传》。

在旧的武装势力中当兵的人,因诸多社原因从军,不是可以一概而论的坏人或者好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土匪兵、旧势力中的士兵,大多是失去土地、落草为寇的穷苦人,他们一身江湖义气,讲正义,敢作敢为,是惩恶扬善的侠客,是讲感情、重义气的铁血男儿。

一些人总爱拿湘西土匪说事儿,似乎湘西每个村寨家家都出土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轰轰烈烈闹革命,比湘西土匪有名多了,怎么少有人提起呢?那时候的湘西鄂西,“扩红一千,只要一天”,家家都有人参加红军,一个县的成年人大部分都参加红军闹革命了。从湘鄂西参加万里长征北上抗日的红二方面军,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多么大的贡献!

上一篇:乐山乐水乐佛乐 下一篇:奇异的彝族舞蹈:小豹子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