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素描作品中的“创意”

时间:2022-09-22 06:02:56

创意素描作品中的“创意”

摘 要: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创意素描伴随艺术的发展而出现,创意素描的创意是与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步的,创意中无不体现出当代艺术的艺术观念。

关键词:创意;素描;作品

中图分类号:J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015-02

艺术发展到今天,大地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波普艺术、影像艺术等各种艺术观念、艺术现象、艺术流派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艺术伴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创意素描当然也是如此。实际上,创意素描,一方面可以作为艺术创作(包括艺术设计)的草图,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单独的艺术门类存在。那么,创意素描是如何进行创意呢?

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而在创意素描中,“创意”应该是比天空更加宽阔的“思想”。

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艺术思想与观念,每门艺术也都有自己的艺术思想与理念。对创意素描进行梳理,发现创意素描的创意方式方法是与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步的,就是在创意素描中注入当代艺术思想与观念。

一、构图上的创意

在创意素描作品的构图上,运用的视点是不固定的,其突破了传统素描的焦点透视方法,一般较多采取散点透视,而且作品除具有传统素描的基本艺术原理与艺术特征外,有的作品还具有装饰性、夸张、平面性等特点。然而,创意素描本质上并不是图案,也不是平面设计、也不是装饰画,仍然是素描的范畴,与传统素描比较最重要的区别是创意素描打破了传统素描的三固定(即对象固定、视点固定、作画者固定)的方式,在创作的艺术观念上、造型上、技法方面更加地自由与大胆创新。因此,创意素描的构图除了传统绘画的构图方式如三角形、圆形、S、X形等等而外,构图上也更加自由多样。但是无论如何构图,创意素描对传统素描构图的形式与法则等基本规律仍然是遵循的。构图的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多加探索,创意素描作品的创意不仅需要对传统素描的继承,同时更需要突破传统构图方式,才能够创作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二、艺术观念上的创意――创意中注入现当代艺术观念

(一)创意素描作品中的超级写实主义

“超级写实主义”又被称作“照相写实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流行于美国的一种艺术风格,并影响到欧洲艺坛。“超级写实主义”包括绘画与雕塑,主张抛弃主观感受,客观、逼真地再现对象。照相写实主义作品几乎完全以照片作为参照,客观而清晰地加以再现。作品所达到的逼真程度是惊人的,比起照相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油画、雕塑艺术创作中对超级写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运用也较为常见,如美国克洛斯的油画作品,中国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及冷军的油画《五角星》等作品,都是运用超级写实主义的方法进行创作的。在创意素描作品中采用此方法进行写生与创作,研究对象的肌理质感美、形式语言美等再进行创意。而且在设计艺术中如广告创意、动画形象创意等的运用也颇为常见。

在创意素描中,采取超级写实主义方式进行创作的方法运用较为广泛。如可以对一块布的布纹与肌理质感细致描绘,也可以对一朵玫瑰花的花瓣体积与纹理及水珠等进行写实,还可以对人或物的某一个局部进行超级写实,如对人的眼睛进行特写,包括皮肤的纹理质感等的超级写实描绘,从中寻找形式美感,添加与变异等进行创意素描作品的创意。

(二)创意素描作品中的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者试图探索接近未知的人类精神状态。?超现实主义的理论依据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米罗、玛格丽特、达利、德尔沃等艺术家为代表,探索人类的潜意识心理,突破合乎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主张彻底放弃以逻辑思维和有序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展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强调将现实与本能、潜意识及梦的经验相融合,作品表现潜意识、梦境、虚幻等。超现实主义的特点是打破理性与意识的樊篱,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超现实主义作品在创作的造型上一般运用写实的方式(也有例外如米罗的作品造型图案化),在造型上是将表达的对像进行分解与重组,组合在一起创作出新的形体,作品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形体的局部写实即局部真实而构成的画面整体艺术效果是虚幻的梦境般的荒诞的。这就是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方式,这种艺术方式在创意素描、艺术设计中及油画创作中的运用都比较多。

在创意素描中运用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想观念与方法来完成创意,是当下运用颇多的一种艺术方法。

在实际运用中,在创意上,有用此物与彼物的结合,物与人的结合(如玛格丽特从鞋到脚趾的结合渐变),人与动物的结合(即移木接花的“嫁接方式”)等等;在技法上,有大物体的小化或是小物体的大化,即是运用现实中大小比例反常的视觉差别,环境替换(即是将天上的换到地上、地上的物体放到天上等),硬物的软化(如达利将怀表画成融化得像面团一样柔软),渐变与变异等等方法,形成强烈的视觉张力与心理震撼。如将一朵玫瑰花放大,花蕊处置放一个缩小的,这既是物与人的结合,将大物体缩小,小物体放大,运用视觉上的现实比例反差,形成视觉的张力与心理震撼,这就是创意。又如埃舍尔的一幅作品,手握一个球体,仅仅是这样的构图是没有创意的,然而他的创意是在球体中描绘了一个广阔的室内空间和空间中的自己,使这幅作品具有了创意。

(三)创意素描作品中的超级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结合

这种手法在创意素描中的运用较广,艺术理念上是超现实主义,造型方法上实际就是超级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方式。

如在创意素描的创作中,采用超级写实的技法,把可乐瓶放大,与缩小得比可乐瓶小很多的人物置放在一起,甚至是把人放在可乐瓶里面,获取艺术效果上的梦幻感、荒诞感等,以此产生视觉上的张力,突出主题。

实际上,在设计艺术中如广告创意上,不乏较多的采取超级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结合的方式进行创意。

(四)创意素描作品中的夸张

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夸张就是一般中求新奇变化,通过虚构把对象的特点和个性中美的方面进行夸大,赋予人们一种新奇与变化的情趣。

在美术作品中,夸张多用于漫画,油画、雕塑等艺术中也有运用。如波特罗油画中的造型多采用夸张的形体进行表达艺术意图。形体动态的夸张方式在创意素描中的运用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在创意素描中,一般采取比例上的反差较多,大物体的小化,小物体的大化,或是局部放大,在形体上采取局部的夸张,动态的夸张,特征的夸张等方式。如埃舍尔的作品,爬在仰卧的人腹部的一个巨大螳螂,与人几乎等大,在画面上产生的视觉张力无疑是强烈的,令人震撼的,并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恐惧感。这便是艺术夸张的力量。

(五)创意素描作品中的渐变

渐变是指基本形或骨格逐渐的有规律性的变化。渐变的形式给人很强的节奏感和审美情趣。

如Adidas足球广告创意,画面上人物的造型是运用大小人物渐变组合排列形成的。再如蒙德里安的《苹果树》与毕加索的《公牛》,每一幅画面苹果树、公牛形象的不断简化,就是不断做渐变创意的结果。这与中国画的“意象”有相似之处,对形象的把握有“似与不似之间”之境。创意素描中也常常运用渐变的方法进行创意。

(六)创意素描作品中的立体主义

立体派是要建立新的空间概念,突破传统的单一视点观察方式,以多视点,多角度去观察和表现对象,追求形体的极端几何化。更加彻底地抛弃传统的艺术,甚至突破了画笔画布的限制,采用拼贴加绘画的综合手法进行创造。

立体主义实际上就是分解与重组。塞尚说,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可以理解为由几何形体构成,他的艺术追求是注重物体基本结构的本质描绘。立体主义的代表艺术家毕加索将人物分解为三角形等几何形,把不同角度观察所得描绘于同一平面上。在创意素描中也可以运用形体的几何化或拼贴等方法进行创意。在创意素描中也可以运用立体主义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

(七)创意素描作品中丹麦心理学家爱德加・鲁宾的著名的二维雕像地面幻觉的运用

图与底的概念,是设计中的术语。在创意素描中,我们也要注重所创意的图像与背景的关系。许多设计就是巧妙的运用图底关系,达到设计的目的。如丹麦心理学家爱德加・鲁宾的二维雕像地面幻觉,看花瓶的背景空间的形会看到两个面对面的侧面头部。再如埃舍尔的版画作品,很多也是运用图底关系的巧妙设计。如他的一幅圆形构图的蝙蝠,在看黑色或白色时,会看到造型由大到小的黑色或白色蝙蝠。

图底双关图形,是正负形的巧妙运用。如常见的一幅作品,我们看白色时,所看到的图像是花瓶;看黑色时则看到的是两个面对面的侧面头像。这可以用心理学家爱德加・鲁宾的著名的二维雕像地面幻觉原理阐释,也是完型心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

(八)创意素描作品中埃舍尔的“矛盾空间”理论

矛盾空间的形成通常是运用视点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三维的立体形态,但在三维立体形体中显现出模凌两可的视觉效果,造成空间混乱,形成介于二维与三维之间的空间。违背透视原理,造成光影效果的错乱,具有表现多视点的特性。

空间关系的改变与突破,反常规,让人觉得“眼见不一定为实”,这就是矛盾空间的创作方法,在创意素描中也颇多地借鉴此方法进行创作。

如埃舍尔的版画《瀑布》,看上去,画面至上而下的水流是合符自然规律的,可是水流到了一楼,通过走廊连接着流向二楼,二楼连接着流向三楼,这样循环往复,看似自然的符合常理的水流,细细分析,却是矛盾的、不可能存在的空间现象。再如玛格丽特的油画作品《》,远看是一个女人头像,近看则是由身体各个部分组成的,使观者产生视觉的置疑。这些方法在创意素描中皆有运用。

归纳起来,在创意素描作品中,运用当代艺术思想观念进行创意,是其重要的也是主要的创意方法。在造型方法上不外乎具象、意象、具象与抽象的结合。创意的思想与方法可以说多种多样,不局限于上述方法,创意素描还要不断突破传统,从思想观念与造型方法上不断创新来进行各种创意。

该文为原川音绵阳艺术学院即现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教研科研“设计素描中的创意探究”立项研究论文,立项编号201301005。

参考文献:

[1]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6.

[2]史蒂芬・发辛,杨凌峰(译).艺术通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上一篇:云计算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浅析西洋音乐在中国的萌芽

被举报文档标题:创意素描作品中的“创意”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免责声明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