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印花布上的中国式理念

时间:2022-09-22 03:41:45

蓝印花布上的中国式理念

摘 要:都说看一个时代乃至一个民族的发展要从自下而上的角度,而非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因为最基础的视角才能看到最丰富的内容。炎黄子孙洋洋洒洒繁衍了几千年,朝代变迁,却始终为一个词所牵引――“希望”。虽然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造物主,但众人眼中天之大无人能及。也许正是因为科技的水平不够高超才使得人们对手工艺如此的坚守。他们用各种独特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主观希望,描绘自己心中的美好。

关键词:象征;希望;求生;趋利;弊害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157-01

一、蓝印花布的图案纹样概述

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蓝印花布的纹样图案都来自于民间,花纹鲜明,线条粗犷有力并富于变化,反映了百姓的喜闻乐见,寄托着她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蓝印花布的图案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戏剧人物,但更多的是由动植物和花鸟组合成的吉祥纹样,如龙凤、双凤、鸳鸯、百子图等,变化多样,主题寓意吉祥,人们把自己喜爱的形式、纹样、应用到日常用品和工艺品上。采用暗喻、谐音,类比等手法尽情抒发了民间百姓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在民间的传统习俗上,蓝印花布占有相当位置。

二、蓝印花布的图案纹样种类

这些反复出现的民俗纹样内容非常丰富,同时又有特定的统一。丰富吉庆的纹样往往质朴而富有功利性,将其归结起来可分为祈子延福、纳福招财和驱邪禳灾三个主题。

(一)祈子延福主题

由于宗族门姓的传承延续有赖于“夫妇之道”,故“祈子”之意体现了对情感、婚嫁、交合、声誉、哺养等以生命繁衍为主脉的人生活动的关注。本着“祈子”含义的丰富性,可以将祈子延福主题具体化深化为四个部分:

1.情恋婚嫁。比如:彩蝶双飞龙、百年好合、鹊桥相会等等。其中“龙凤呈祥”是最为常见的纹样,龙是阳的象征,凤是阴的象征,龙凤结合,寓意喜庆吉祥,多用于祝贺新婚。

2.阴阳交合。如:鸳鸯戏水、鹭鸶探莲、双鲤交枝、巧莲合藕等等。具有代表性的是“和合二仙”,和仙、合仙,是指高僧寒山和拾得。旧时民间嫁娶,喜挂和合像,取“和谐好合”之意,喻夫妻和谐,以图婚姻美满。

3.生子继嗣。如:瓜瓞绵绵、金鱼满堂等等。最常见的是“麒麟送子”,麒麟是中国古代人们所崇拜的一种“瑞兽”,雄曰麒,雌曰麟,简称麟,是祥瑞神奇的动物,它会给那些积德而无子嗣的人家送来聪明睿智的孩子,使这些家庭繁荣昌盛,子孙万代。

(二)招财纳福主题

这一类型的主题以追求日常生活资料和私有财产的功利倾向为主,也有一些带有追求功名利禄、居官显贵的功利倾向。

1.追求日常生活资料和私有财产。体现这一主题的倾向有连年有余、宝聚财丰等等。如“吉庆有余”,便会表现为磬鱼组图,磬,中国古代宫廷打击乐器。双鱼是吉庆的象征。

2.追求功名利禄、居官显贵。表达这一类型的主题有五子登科、狮童进门等等。人们最熟悉的就是“鲤鱼跳龙门”,俗传能跳过龙门的鲤鱼则化成龙,成为主宰。

(三)驱邪禳灾主题

这一类型的主题体现着老百姓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功利要求。人们渴望和平、健康,厌恶战争、疾病、霍乱。这种渴求和无助在纹样上就表现为各种形象的主题。例如:狮子滚绣球、钟馗捉鬼等等。狮子滚绣球。“狮舞”活动从汉代开始起就在民间流行, “狮子滚绣球”图案,来源于此。

三、民俗艺术观念的特点

民俗艺术以这样的造型形式表达了求生、趋利、弊害的主观意念,人们用自己特有的审美意识和造型形式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渴望,通过主体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产生了作用,不单纯的审美动机形成了这种特有的创作审美理念。

(一)民俗美术的审美魅力不仅来自视觉形象,更主要的来自它所唤起的心理期待和联想。相比之下,形象本身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它所蕴藏唤起的因素。因此表现出象征特征。

(二)民俗艺术不重视形象的符合规律性,而更重视形象的符合目的性,它所反映的总是老百姓心里的内容,从而表现出主观想当然的随意性特点。

(三)民俗艺术不会脱离社会生活,多是各种体现社会功利需求的民俗活动的组成部分。

民间艺术的文化观念已经深深的铭刻在了老百姓的心中,它所带给人们的认知模式和能动的精神调节机制在科学技术日渐完善的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凭借着这些,人们对气象万千的新事物并没有感到茫然失措和无所适从。那些生活在乡村地区的老百姓们依然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把感受到的新鲜元素纳入到这个庞大的系统,编织自己的艺术世界,也是老百姓积极、自由的创造精神和向往幸福生活美好愿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上一篇:从新文人画看民族图示和民族精神对艺术的意义 下一篇:从《阿甘正传》论人物语言在电影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