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思”情到碧霄

时间:2022-09-22 02:54:27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思”情到碧霄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提问、思考能力,将使他们受用终生。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它具有一定的价值。实践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选择问题,做好问题的梳理,学会思考,真正让小学课堂精彩、有效。

关键词: “学生中来,学生中去” 质疑能力 文本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让学生学会质疑,是不错的方法。“学问学问,一半在学,一半在问”。提问和解决都是思考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可以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中,让学生有所思?中年级段,是小学阶段的过渡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提问能力。教师是否要应用一定的策略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教师采用“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的方法,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个载体。

针对“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的语文课堂,它的教育价值体现和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哪些策略解决,笔者将结合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初步探索。

一、价值体现――各取所需,相得益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的心理更是如此。学生在课堂中有质疑,是对文本的思考,比如四下的《打扫“森林”》,他们提问:森林为什么要打扫?怎么打扫呢?结果呢?其实,在不经意间将文本理了个大概。文章的内容清楚了,启示就不言而喻,也让教师看到学生有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文本的欲望。问题从学生中来,满足了他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是主体,问题从学生中来,在课堂中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是一种收获。教学《触摸春天》时,课前学生认真地写下了质疑,课后,学生在课堂中解决掉的问题后面打钩,写下他们新的质疑点,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是学生的收获。

教师按照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思路很清楚,更关键的是学生知道该如何学习这篇课文,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其实,学生的提问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冲突所在。这样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教师提问的盲目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深浅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让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正如沈大安老师在培训的时候所说,多对学生说:你说呢?教师做了懒老师,学生多了思考的空间,双方受益。

二、问题凸显――或应景,或虚设

有效教学,让语文课堂“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但在实践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容忽视。

1.“月亮”走,“我”也走?

课堂中,很多老师都不敢或者不愿给学生提问的空间,有的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第二课时还是零起点的案例屡见不鲜。教师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中段,在学生联系课题有一定的思考空间了,如果还提问:你有什么想问的?那么,“月亮”走,“我”跟着走。

上一学期,笔者上过一篇选读课文《真实的高度》。当时,笔者让学生说说预习存在的问题,就有学生站起来说:这个真实的高度到底有多高呢,指人的高度吗?正如评课老师们所说的四年级的孩子,通过预习,都能说出故事的大概,这个问题是一点价值都没有,学生只是想顺着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让笔者当时很困惑。原本想引好学生交流预习,却碰上了这样的尴尬事――学生跟着教师上新课的状态走,这也是教师平时“遗留”起来的一个问题。

很多时候,学生面对提问题很茫然,为了提问而提问,不少见。问题缺乏思考,不会提问题,对教学开展“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2.有名无实,当摆设?

很多老师在实践“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的时候,喜欢用预习单,课后也布置这个任务,可更多的时候,放在那里是摆设,根本用不上。笔者在预习单中设定:“难读的词,积累的词,我的问题,我的收获”,并让他们在课堂中加以利用。但很多老师觉得每节课都这样,工作量太大。课堂中,还是教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活跃的课堂热热闹闹地开展,但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不组织交流,无法预知和了解学生的状态,且缺少相应的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检测。教师往往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学生的特点进行问题的设计,很多时候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从而提出很多假问题、无效的问题,而真正需要教师引领、提升是有困难的,却被一带而过。有时候,课堂中,教师给学生质疑的空间,但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多时候,不按常理出牌。教师面对课堂中学生突如其来的有效的质疑,不闻不问地按预设程序继续进行教学,将答案直接“捧”给学生的现象不少见,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降低,思考的欲望也随之降低。

三、策略探索――由表及里,水到渠成

1.授人以思,受用不尽。

(1)学会提问

常言道:“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不尽。”教学中授学生以思,学生将受用不尽。

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课文中的“泡泡”,使其知道怎样提问。三年级上册《灰雀》:“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旁边吹出了一个“泡泡”:“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学生学会这样提问,就学会了阅读。课文后面的思考题亦然。此外,看课题也可以提问,如《自然之道》,这“道”是什么,人们是怎么认识的?课文中的内涵丰富的词句也可以提问,例如《触摸春天》:“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神奇的理性指什么?为什么这对安静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四年级下学期开始,不仅要学会从内容上提问题,还要学会从语言形式上提问。《桂林山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排比句很有意思,顶真的写法,引起学生的质疑。

四年级上一学期,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预习单中提问,收集如下:(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靠什么“呼风唤雨”呢?(2)20世纪的发明和发现具体有哪些?(3)“发明”、“发现”有什么区别呢?(4)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5)呼风唤雨的世纪能够带给人们什么改观?(6)为什么说20世纪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7)20世纪中真有“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吗?他们在哪里呢?都是指什么呢?

这7个问题,有来自“泡泡”,更多的是来自课文内容、内涵丰富的词句等。

(2)选择问题

学生初步掌握提问内容,但是,从上面这些问题不难发现很多都有明显的答案。比如第一个问题,课文中以设问的形式出现,是可以直接有答案的。也就是课堂中,学生提问要么问题太简单、缺乏思考的价值,要么抓不住要领,有的同学无论如何也提不出问题。这就说明学生还没有学会提有效的问题,对问题没有进行思考。正如笔者在前面所讲,提出的问题是跟着老师的脚步走。

“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对问题的要求更高。怎样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问题呢?提出来的问题,你可不可以通过阅读,能够自己解决,特别是文中就有的。除了这些问题,你觉得有意思的,可以和大家交流交流的,可以提出来。教师在平时的反馈中要注意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关注。当然,偏离文本主题的,虽然是学生提出来的,但教师应该果断地让学生结束。除了这点,有教师提出方法:在课堂中进行比较,让学生学会改进提问。“大家看一看,谁提的问题好?”这是横向比较,“这个问题提得好在哪里?”可以让学生明白其他同学为什么会这样提,明白他人思考及提问的过程,从而模仿,从中受益。“看,你现在提的问题比以前好多了,以前你是……现在你是……要保持!”这是纵向比较,切切实实地让学生感受到他在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鼓励,要帮助他进行总结。

当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就能更有效地实施。

2.梳理问题,做足工夫。

在谈论“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方法采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课前的功课上。教师应在课前了解学生的疑问,或者在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梳理,一堂课围绕学生的问题,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达到融合。

教师要当“路灯”、当“路标”,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细读,揣摩学生的疑惑,真正和学生一起解惑释疑。

上学期,笔者在执教四上选读课文《真实的高度》时,设置了一个文本质疑环节。为了更好地把握课堂,笔者以预习单的形式开展。总结学生的预习单,他们的问题如下:(1)为什么小仲马看着那些冷酷无情的退稿笺不沮丧呢?(2)他是为什么一开始不行,后来却成功了呢?(3)为什么小仲马没有用爸爸的盛名来当自己事业的敲门砖呢?(4)小仲马为什么要给自己取那么多的笔名呢?(5)你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的身份?(6)小仲马为什么只要真实的高度?

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笔者和学生共同归类,提炼出两个主要问题:(1)小仲马为什么不用真实姓名而用笔名创作?(2)小仲马是怎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一举成名的?不把质疑当成摆设,也是鼓励学生提问题,从而共同筛选,最后提炼出两个问题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集中,通过解决问题收获一种成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提问的能力有所提高。这里,还要注意个问题,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带着自己明确的目的,让学生的问题为自己所用,让课堂“形散而神不散”,真正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3.智慧处理,期待火花。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曾说:不能因为学生问得幼稚而不予回答,不能因为学生问得离奇而随便搪塞,更不能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责怪学生多嘴,要鼓励学生树立好学的精神。其实,说到底,学生提问,教师的善待和呵护是最好的保障,细节上再多些关怀和期待,效果将更好。

记得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篇关于教师学着示弱,给学生一个“逞强”机会的文章,给笔者很大启示。课堂中学生的质疑是阅读文本的关键问题,但是学生的提问在课堂的开始就出现了,该怎么办呢?是将问题忽略按预设进行下去,答案直接“捧”给学生,还是转变策略,进行引导呢?这时候,“示弱”给了笔者启示。

执教《真实的高度》这一课时,学生的质疑是:为什么小仲马一直被退稿,难道他写得不好吗?针对这一个问题,笔者“示弱”:“这个问题,我还没想到呢?”“不露声色”这个词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小仲马不露声色地坚持写稿,笔者安排的说话练习是:他不――不――不――。通过一系列的“不”体会他的不露声色。而学生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解决“不露声色”的抓点。笔者也“不露声色”,示弱,让学生思考:老师也有不知道的时候,学生可以帮帮老师,好好研究研究。这时候,学生肯定就会重新阅读文本。很多时候,教师的“不为”成就了学生的“为”,教师的“不能”成就了学生的“能”。课堂中,有的学生就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他写得好,但是,还没到可以被编辑发表的水平,所以他还得继续努力。”如此,“不露声色”这一难点就解决了。

教师可以“示弱”,给学生“逞强”的机会,让教学效果更好。

“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教师多探索,多思考,从中年级段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培养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思’情到碧霄”,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留给学生机会和时间,让学生自己向更高处去学、去思,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2]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

[3]方明.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

[4]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5]樊学兵.小学教学[J].河南教育报刊社,2011(1).

[6]张启航.小学语文教学会刊[J].山西教育报刊社,2011(5).

上一篇:民办高校“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下一篇: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